【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作者:郑宇 胡梦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3-24 | 点击数:8831
 

  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苗族人的打工生计表现较为极端的两种状况。如在C村,一是村内劳动力的外出比例极高,达到约85%的比例,明显地高于周边其他民族。这部分群体所从事的,主要是城市工程建筑、服务业等。二是从1992年左右开始至今,共有10多户家庭先后远赴元江、西双版纳,并最终举家迁往打工地点。他们主要是向当地老板租地,大多是种植香蕉、茶叶等。10多户家庭跟迁入地只有零星的亲属关系,更多的只是听闻“那里地多”,便决定外出打工。他们在打工地大多分散居住,其中约有七八户已经长期不回村,也几乎不再参与本村的各类重要仪式活动。村里的土地,则以出租或免费代管等方式,交给村里的亲戚代种。只有两三户遇到村里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孩子读书需要办理手续时,他们才偶尔回来一趟。

  显然,这种举家迁移的方式,可以看做是他们传统山岳文化中的游动性在当代的集中表现。在此意义上,苗族山岳文化的生计基础虽然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仍在一定程度上以新的打工方式延续着。

  第二,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有限性结合方面,云南及其周边的苗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开发体现出一种转变,即从有限度的开发,转变为深度的开发方式,而这也带来了人们对苗族生计方式破坏生态环境的普遍诟病。而且,这种改变所产生的影响,体现在耕种技术、超自然观念的改变,及其引发的山岳文化的变迁等多个方面。在当代,不少苗族人放弃了传统的资源开发办法,仿效汉族大面积毁林去建构连片的梯土或梯田。然而,他们所处的滇中、滇东南区域,相当部分的地质是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山区地表土层很薄,地下溶洞伏流众多,大面积开垦梯土很容易打穿地表和地下溶洞间的缝隙……诱发严重石漠化……这样的生态灾变加剧了当地苗族居民的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本,就在于他们将平原的土地开发技术,直接地借用于高寒山区的开发,即从浅层的、短暂的有限性开发,转变为了深度的、长期性的开发,从而导致了生态破坏的问题。

  随之产生的还有苗族人对于土地认知观念的质变。从19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苗族人曾经对于土地只重视使用权,而轻视所有权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此期间,特别是林权制度的改革,几乎所有土地、森林资源都被划归到个体家庭身上。苗族人不断确立、巩固关于土地边界的观念。当然,以往因为边界概念的模糊所导致的众多“插花地”,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引发村寨之间的、亲属之间、家庭之间,乃至家庭内部的纠纷重要根源。

  关于超自然世界的认识也在此过程中有所改变。不管人们是否害怕因为开发所引发的神灵惩罚,绝大部分村民已经不能再不断迁移。即便遭受到自然或其他各种灾难,人们也只能直面它们,而不能再逃避它们。也许正是因此,很多村寨中对于山神的集体祭祀已经消失。这也就意味着,不但相关神灵及宗教氛围已经弱化,更直接的后果在于,本土宗教对于自然保护的功能已经极大减弱了。

  第三,在互偿性方面,从曾经的持续不断的迁徙耕种、采集狩猎,从而形成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式的互偿关系,逐渐转变为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对等的、注重短期收益的功利关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演变为一种全面且深度的征服、掠夺关系,因此极容易产生对环境的破坏。

  如越南黄连山的严重的环境破坏历史。在1977~1987年期间,黄连山就被苗族人烧掉了37779顷森林。1980年是最多的,达到了3874顷。当时,越南政府甚至动用了军队、宣传等手段,强迫苗族人停止他们的烧林开荒行为。然而,这种直接的高压政策手段,却遭到了他们的抵制。直至目前,越南仍然还有少量的苗族人不断移居到深山僻壤,去建立新的村寨。可以推想,苗族人对黄连山森林的多次较为严重的破坏事件,可能并不仅仅是刀耕火种生计方式的结果,还可能是他们以此方式来表达对政府压制的反抗。

  可见,正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以及现代国家需要建立对人口、资源等直接、明确的控制关系,它们都内在地要求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产权关系确定。但这种定居、定耕模式是与苗族传统的游耕模式相冲突的。二者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苗族群体与高地自然环境之间曾经建立的平衡、互动与互偿关系被迫中断,结果必然是环境的破坏。

  由上可知,在当代变迁中,苗族的生计方式演变带来了传统山岳文化的变迁,它们表现为作为基础的游耕方式向定居定耕方式的改变。在苗族人经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过程中,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待山林态度的改变;带来了人们关于土地权益及其界限认知的改变;导致了人们对待神灵敬畏态度的弱化;甚至因此让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某些部分出现了恶化。不仅如此,这个过程还使得苗族各支系及其文化加速整合。如他们今天的语言正日趋相近,各支系之间也可以自由通婚、交往;村寨曾经极为分散的布局,也由于人口的增加而使得建筑越来越密集;各支系的服饰已经不再是相互区别的主要标识,而是在相互利用彼此元素的过程中加速整合。但是,他们传统山岳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却依然以举家搬迁打工等方式得以传承,并在神话传说,民间艺术,以及各种族群、家族与家庭仪式中不断延续。

  (本文刊载于《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1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志强】

上一条: ·[孙金菊]回族民俗医疗体系研究刍议
下一条: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
·[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海平 李琳]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城步苗族庆鼓堂·[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刘然]信仰、生计与王朝教化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
·[石寿贵 石维刚]浅谈苗族的赶秋节文化·[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肖远平 奉振]苗族民间故事善恶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林继富 彭书跃]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吴照辉]高排苗族婚俗调查与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