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互译性”的视角来看,在近代的歌谣学学术史研究中,还有许多术语都值得重新梳理,ballad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较早被来华西方人引入中国的术语,也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相当多的讨论。从来华西方人的引介来看,ballad在中译的过程中,虽然也存在内涵不明确等问题,但其基本指向还是与欧洲语境中所指的“叙事的短歌”一致。中国知识分子在引介ballad时,则出现了术语混乱的现象。而基于歌谣运动中对音乐性的忽视、对抒情性的青睐及对民众基础的追求等特点,folksong得以最终取代ballad,成为“歌谣”的代名词。
关键词:ballad;歌谣运动;术语翻译
近代以来,西方的著述、理论大量地被介绍到中国,对近代中国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这些域外思想一方面来自在华西方人的实践与引述,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动求索。两者或重叠或并行,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无论就哪一方而言,一个无法回避的环节就是翻译。刘禾将不同语言碰撞、翻译之间产生的诸类问题称为“互译性”。“互译性”以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知识考古学”立论,以解构的视角颠覆思想史,挖掘话语和其背后更深层的文化社会语境。它是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经常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从中国歌谣学研究来看,术语译介及其背后的“互译性”也并未得到重视。例如西方学者如何把中国的歌谣体裁与西方的术语对接,而中国知识分子又如何把西方的术语“本土化”以实现其学术追求等等,这些问题都未获得足够的讨论,但其背后折射的恰恰是中国歌谣学兴起之初的根基,和由这个根基所引发的未来歌谣学研究的走向。
如果从宽泛的角度来定义“歌谣”,可以说,中国本土有关“歌谣”的术语非常丰富。从时间上来看,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术语来指代“歌谣”这一体裁,如“歌谣”“风谣”“谣谚”“谣辞”等;而从空间上来说,不同地区对于“歌谣”也有不同的称谓,北方有“花儿”“秧歌”,南方有“歌仔”“山歌”等。但无论是对在华西方人,还是对中国本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面临的都不仅仅是丰富的中文术语,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西方术语。仅以英语国家为例,与“歌谣”相关的术语就包括-sayings(popular sayings、folk sayings)、lyrics、rhymes、ditties、jingles、-songs(popular songs、tea-songs、love-songs)、folksongs(folk-songs、folk songs)和ballads等。这些西文术语一方面是西方人在辑译中国歌谣时,用以命名“歌谣”及其相关体裁时所采用的术语,这些术语借由西方人的著述被引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著述时,也进一步地引介了其中一部分术语并扩大了其在中国的影响力。这两者在近代歌谣研究中同时发生并起作用,构成了近代歌谣术语生成的复杂语境。
在诸多的术语中,ballad与folksong是较为重要的两个,也得到了中西学者较多的讨论。本文将以ballad汉译的过程为例,比较来华西方人对ballad这一术语的实践和讨论以及歌谣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们对ballad的译述,进而探讨相关术语间的对译关系,以及歌谣运动最终选择folksong而不是ballad的原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