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成为新媒体关注的重要内容,非遗从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事业正在成为一项可以共享的精神文化财富。但我们注意到,在全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同时,非遗本身具有的“核心价值”开始缺失。尤其是传统工艺类的非遗在各种渠道的资助下获得全面复兴的今天,批量化的生产成为艺人们劳作的常态。
其一,共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走入公众视野,过去“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局面被彻底打破,过去可能只在某个区域或族群使用的非遗,陡然被更广泛的民众认可并开始使用,通过新媒体的即时性传播,它们甚至为世界民众所认识。共享性已经成为当前非遗的重要特征,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之一就是文化遗产的共享,在共享的同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学术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共享后会让文化产生变异,破坏差异性,从而同质化发展。这些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共享是非遗物质层面的共享,而不是非物质层面的共享。比如,相声作为大众的艺术,大众共享的是舞台呈现、临场发挥,而不共享其专业积累;剪纸,共享的是呈现的剪纸作品、原料工具与剪制过程。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即使中国最普遍的传统节日——春节,它也仅在有华人的地方盛行,而且各地也有相当的差异,每个地方都各有特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此意。这种非遗共享,本质上是其传播维度上的共享,而不是传承维度上的共享,这是有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试想,如果某一项非遗因为共享真的获得全世界所有人的认可,那么这项非遗不是正好契合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初衷吗?共享是让更多人知道,知道才有产生喜爱的可能,有了喜爱才能去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
其二,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目前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实施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从2015年开始已经推行3年,已经有110多所高校参与到这项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中来。非遗研培计划的推行深得民心。学员们走进高校,向民间艺术大师学习,和大学教授共同切磋,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些都增添了艺人们的文化自信。在研培计划中,针对不同地区的非遗传承人,高校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有些古老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市场,但高超的核心技术还在,这些掌握技术的艺人们通过与熟知国际市场的设计师合作,经过营销师的点拨,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有了了解,自然会针对性地进行新的创造。非遗研培中不断出现这样的例子。传承人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创意往往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给他们的传承带来更大的后劲。其实在国外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国外华侨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热爱不亚于国内,他们迫切希望有中国味道的传统文化进入国际,一方面可以缓解他们长久的乡愁,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他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敬意和自信。
其三,私密性的冲突和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同的类别,但不论什么类别,传承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靠非遗的本领吃饭,不能让手中的金饭碗变成了无用的道具。共享让非遗过去的私密性特征开始改变,更大的公众号召力和包容性成为非遗走向共享的重要渠道。过去传承人的个人信息是闭塞的、隐秘的,熟悉的范围大多是乡里乡亲。现在单靠口耳相传是不够的,需要更大范围的宣传和包装,利用电商和网络成为必然。如“唯品会+蜡染合作社+村民”就是一个成功的模式。通过与知名电商合作,将民间工艺品推向网络,进行实名标价售卖,产生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很多传承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捷径,通过建淘宝商店和网络连锁的方式,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带来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宣传自我,成为打破私密的第一步,也是多数非遗传承人的成功经验。从过去的乡野走向了公众前台,过去在家里做完再拿到市场销售的方式逐渐成了全然公开的方式。人们在体验中走进传承人的日常生活,在体验中获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在各种展会上,传承人几乎和商品捆绑,一样可以进行自我展示,有了文化明星的感觉。这是过去封闭的农耕生活所没有的,也是需要他们逐步适应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