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属性
公共文化是“相对经营文化而言,是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强调的是以社会全体公众为服务对象的公共行政职能,目标是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造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保护实践中,渐渐地从某些专家收藏式的欣赏和博物馆化的收藏视野中开始向大众展示和推广,这是近年来非遗保护原则和理念变化带来的可喜变化。这说明政府和专家们已经意识到,非遗作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不是谁可以私藏和独自占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属性正在不断强化,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为公众共同关注和“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首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获得明确区分。随后,国家支持和保障公益文化事业的原则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主导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市场为主导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才能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补血”和“造血”机制。除了国家政策的强势扶持以外,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保护条例对其进行帮扶,而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项考核指标,非遗成为“公共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事实。从公共文化的公益性、便利性、均等性特点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符合上述要求,而且随着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的公益文化服务性质愈发明显。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需要明确,作为公益性文化的承载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配合政府的文化宣传和公益性活动,积极开门收徒,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和记忆。在自我传承中还需要不断加强自我造血能力,探索市场规律,在提升文化附加值的同时,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笔者实地走访全国各地多项非遗活动的过程中,许多传承人都有自己的主业或副业,虽然这些事业多是盈利的、非公益性的,却反映了一个事实,有一部分非遗保护与传承需要市场来进行“补血”与“造血”。如浙江省东阳木雕市级传承人蒋宝良有自己的加工厂;山东省莱州市草编技艺省级传承人孙玉兴平时开高端培训画室反哺着草编传承;麻渠大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孙聪彬平时也干着建筑工程的活儿。走向市场获取盈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还属于公共文化似乎将成为一个问题。其实,公共文化服务从文化权益出发,可以分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两类,“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遵循非营利的原则,低价有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
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非物质文化趋向公益文化事业或成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时,一些本来就有很高商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受到市场的青睐,比如一些传统手工艺品从过去的价格低廉,在成为省级或者国家级非遗后,身价倍增,有些价格已经不是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本来的公共文化产品有不断向高端奢侈品发展的趋势,这时候如何看待公共文化的商业性和盈利色彩是我们接下来要去思考的问题。
“产业化经营是指集成同类或同行业的企业和组织,从零散的经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工业生产为标准的大规模生产运作。在发挥产业化功能方面,可以以创意园的方式发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功能。”政府和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变化,并意识到非遗产业化的可能。这时候需要警惕的是,获取市场盈利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在不断改善传承人生活境况的同时,会不会因为创新而损伤作为非遗存在的核心价值,如手工艺类非遗本身所承载的可贵的“手工”性质。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这一现象并非偶然。“黎侯虎作为布老虎技艺中的一个品牌,传承人高秋英老师的生意却并不如意,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高老师开门授徒后,徒弟们让‘黎侯虎'的品牌进入了市场,却无形中冲淡了高老师的生意,她们彼此间成为了竞争对手。作为该布老虎制作技艺原创者的她,如今却成了‘受害者'。由此便可看出,在非遗保护大势下,无形之中强化了艺人们文化自觉的潜意识,使得她们认识到了自己原创的手工技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与此同时,也在秉承着手工性的传统工艺,奈何市场的种种原因生存上举步维艰。在生存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让艺人如何做到心无旁骛,不因为订单的追逼和市场的诱惑而使得珍贵的手工技艺尘封,致使批量化、简单化的作品产生,是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