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杨红]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
  作者:杨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2-15 | 点击数:8632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在当代中国,已由单一行业行为演进为多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其一,“非遗热”持续升温,非遗的内涵及价值在各类大众传播实践中得到愈加广泛的传递,传播促传承的效应已经显现;其二,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市场及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业“产业文化化”趋势,为非遗资源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传播载体与场景,在生活日用与艺术欣赏之间开辟了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其三,社交媒体已由人际沟通工具升级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渠道,基于网络社交的“圈层文化”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传统熟人社会的替代形态,因而基于网络媒介环境开展的非遗普及传播往往覆盖面更广。研究非遗在当代中国的各类传播实践及其效果,有助于了解当代人对非遗的真实认知与切实需求,应作为非遗保护方向确立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文化消费;网络社交


一、传播是达成非遗保护目的的重要环节

  “传播”一词语义复杂,比如人类学所定义的“传播”是指一个社会的习俗或惯常做法流传到另一个社会。那么,这是较为纯粹的人际传播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人际的代际传承和横向扩布都隶属于这一范畴。本文所指的“传播”更偏向于现当代借助媒介和技术实现的大众传播行为,即通过各类传播渠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与知识的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序言部分即提到:“考虑到必须提高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至少是作用之一)定义为密切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流与了解,且明确了《公约》的通过旨在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非遗及其保护意义的认识(至少是目的之一)。因而,无论是从促进非遗在当代和未来更好地发挥人际交流要素作用的角度,还是从提高人们对非遗及其保护意义认识的角度,都与传播实践紧密关联。

  而在《公约》提及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项措施中,“宣传”“弘扬”这两项措施都隶属于“传播”行为;“传承”这一措施中的“非正规教育”即是以文化普及和社会教育为主要形式的传播实践;“振兴”这一措施也离不开社区、群体对遗产意义与价值共有认识的达成,离不开促进这种共识形成的相关传播行为。因而,传播是达成非遗保护目的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非遗保护中传播实践的主要方式

  非遗保护在当代中国,已由单一行业行为演进为多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比如,传媒业、教育业、旅游业、实体商业及电商、演艺行业、娱乐业、制造业、服务业、其他新业态等。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对非遗保护事业本身产生各种影响,而较为确定的是增加了非遗在社会公众中的可见度、影响力,让非遗的保护与利用变得越来越社会化,这也使得这项社会文化事业更加充满活力和可持续性。

  (一)“非遗热”持续升温,非遗的内涵与价值在各类大众传播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递,传播促传承的效应已然显现。

  认知是参与保护的起点,认可是参与保护的理由。在新闻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会展和活动传播、社会教育与普及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逐步被社会公众所认知与认可。非遗的价值认可度越高,非遗保护越能深入人心,并且公众对非遗有了正确认知才能引导他们正确参与保护。

  其一,“传播也是保护”的理念得到更多认可,传播促传承的效应不断显现。媒体的关注、报道与推广,可有效提升非遗项目持有者、非遗保护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自觉。比如,行业内已然达成“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这一共识,而“传承人”这一名词在行业外也得到了普遍认知,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舆论支持的人群类型,而这一认知形成的过程正是得益于正确、有效、广泛而生动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其所传承的工艺技艺被社会所知晓。大多数非遗门类从业者长期处于默默无闻的“守艺”状态,而近年来随着传播渠道的拓展、行业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传承人事迹及其手艺因为媒体报道而被公众所了解。比如,华县皮影传承人汪天稳与汪海燕父女,借助新闻、影视媒体宣传手艺故事,建立自媒体发布工作室动态,与动漫、网游等当代文娱形式,奢侈品、化妆品等知名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将华县皮影展现于当代大众视野,转化融入到年轻人热衷的潮流文化之中。

  与此同时,传承人之间的媒体曝光度、社会影响力存在着显著差异。因而,现阶段的非遗传播实践需要兼顾公平,借助网络传播门槛低、成本低等优势,通过行业性、区域性自媒体为更多传承人提供推介平台,继而为更大范围的二次传播创造机会,将更多展示、推广的机会引向尚未被关注的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

  其二,传播推广促进社会公众的兴趣传承行为,与专业传承形成有机互补。过去,大多数非遗门类和项目的传承基础是生计所需技能的传授,传承行为发生在从业者代际之间,通过“口碑”“招牌”“字号”等确立地方公信力,这实际上也带有明显的传播意义,其意图之一是吸引潜在从业者入门学艺,维持代际传承。而当这类传统职业以及当地社区因此形成的“行业-居住”传统格局逐渐消失时,虽然该工艺技艺的价值还被当地社区所认可,但其经济价值所支配的从业吸引力已然无法挽回。此时,应鼓励以副业传承、兴趣传承维系这类非遗项目的存续。笔者在多地调查时看到,许多城镇社区内留存的非遗项目已然进入副业传承和兴趣传承状态。如何吸引、汇聚和巩固这些非遗项目的兴趣人群,从中得到充足的传承人才资源就成为了核心命题。

  入门式的非遗体验课程、活动等传播实践可为副业传承和兴趣传承提供人才储备,传播与传习也得以相互联接。近两年来,在广东省广州市、浙江省温州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地,非遗课、非遗体验班、非遗体验基地、非遗体验活动等越来越聚集人气,在实现普及传播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兴趣传承,丰富了非遗在当代的传承途径和传承方式。可以说,许多非遗项目因为兴趣传承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专业传承的重要补充。

  其三,部分地区已然通过非遗展示传播性机构、媒体和活动汇集一批持续关注和参与实践的社会公众,凝聚起了社会保护力量。比如,有些地方建立起了体系完善、队伍稳定、工作持续的非遗志愿服务体系,成为参与保护、辅助传承的重要力量。例如,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于2017年启动“非遗创艺坊”项目,采取社区定向委培、社会招募两种方式,截至目前已培育非遗专项志愿者416名。根据实地调查,这一非遗志愿服务体系的形成过程如下:首先,通过“非遗创艺坊”体验基地活动,提高地区非遗项目的可见度和参与度,促进当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一大批爱好者从“台下”走到“台上”,加入志愿者队伍;然后,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的运营力量,由第三方日常管理这一非遗志愿者运行网络,遵循就近、兴趣、受益等原则开展非遗体验课程讲授等各类志愿服务;第三,政府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考核颁发初级、中级志愿者证书,健全志愿者分级管理模式,促进志愿服务体系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志愿者队伍持续涵养非遗保护人力供给的局面逐步形成。

  (二)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市场及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业“产业文化化”趋势,为非遗资源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传播载体与场景,在生活日用与艺术欣赏之间开辟了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当代,文化消费以及商品、服务消费的文化传播功能已然显现。大卫·赫斯蒙德夫在《文化产业》(第三版)中提出:“现代社会中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有赖于三个相关因素:文化产业创造和流通那些影响我们的知识、理解和经验的产品(文本)的能力,文化产业作为创意和知识系统管理者的角色,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及文化变迁的机制。”可见,大量知识、观念在当代是依靠文化产品来传递的,有些甚至已经上升为相关知识和创意的中枢,可以影响经济社会及文化本身的走向。因而,无论是实体文化消费,还是网络文化消费,或是商品、服务消费中附带的文化要素,都或多或少承载着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例如,近几年社会反响强烈的一类文化消费———故宫文创,作为核心因素直接助推故宫成为“网红大IP”,相关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生活与网络场景之中。可以说,从少量供需的“文化纪念品”“文化衍生品”到销售量、覆盖面不断扩大、文化附加值在其中处于不可或缺位置的“日常消费品”,文化有了更大的应用场景,消费者也热衷于为“文化附加值”买单。

  虽然这种附着在消费中的文化传播具有符号化、浅表化、碎片化等特征,但同时也具有可见度高、覆盖面广、传播性强等优点,是不可放弃的文化载体。例如,“中国风”“汉服热”“国潮热”等都体现了当代人认知认同、主动亲近中华传统文化的趋势,背后是人们在古人智慧、传统工艺、民族审美中已然找到了自我所追求的内涵、美感、个性……消费者通过文化消费表达生活态度和文化认同,因而要做的就是在产品、服务以及各类消费场景中寻找更多文化表达的新方式,为更多富含营养的文化资源创造与大众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文化的价值不断被发现和应用。

  以人的传承与创造为核心、附着深厚文化内涵与情感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品、服务的资源宝库。文化消费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显现;而如果能够让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人经常性的文化消费内容,那么既达到了文化消费的更高层次,也达到了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更高层次。

  (三)社交媒体已由人际沟通工具升级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渠道,基于网络社交的“圈层文化”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传统熟人社会的替代形态,因而基于网络媒介环境开展的非遗普及传播往往覆盖面更广。

  传播学者安德烈·开普勒(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亨莱因(Michael Haenlein)给出“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定义是: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内容(UGC)的创造和交流。社交媒体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的人际沟通工具,早已扩展为海量内容的传播源头和扩散平台,从用户个体的态度表达到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再到公众舆论、社会事件的策源,兼具信息与知识传播媒介、经济社会文化表征载体的属性。因而,非遗保护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互联网+非遗保护”模式。

  社交媒体巨大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信息源与用户间、用户与用户间快速、便捷和高频率的交互,以及因这种有效交互带来的不同类型的、“线上”作用于“线下”的虚拟社群,这些社交媒体的特征与功能与非遗在当代的普及需求十分契合。其一,非遗保护机构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低成本发布各类信息,在发布的同时收集措施建议类、工作线索类、用户反馈类有效信息,吸引各类社会力量和专业人才参与保护实践;其二,可实现线下保护实践的升级,保护措施的实施分工精细化,保护实践的要素资源变得可流动;其三,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全链条得以建立,并向着各类社会主体在多环节参与并协作的科学、高效、普惠模式发展,“互联网+非遗保护”的优势不断显现。

  现阶段,“保护机构自媒体+线下实践活动”、“活动电子海报+机构自媒体二维码+线下实践活动”等方式已然普遍得到运用,非遗展示、展演、体验、传习等各类线下实践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扩大,从行业内、爱好者人群走向更广域的社会公众,从偶然性、随机性参与发展为普惠性、持续性参与,为各类非遗项目培育着广泛而稳定的兴趣社群。

  社交媒体专家阿耶莱特·诺夫认为,社交媒体将来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不请自来。将来,适当的信息会在适当的时候被传递给适当的人,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精准传播的依据包括基于大数据的算法应用,也包括网络时代业已产生的“圈层文化”。如果说传统的“熟人社会”是指人与人通过私人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关系网,那么基于互联网的“圈层”就打破了地理位置、社会关系等的限制,而主要着眼于当代人因兴趣、爱好等聚合而成的群体,其通常以社交媒体为连接中枢,而在其内部形成的人际规则、行为习惯等构成了独特的“圈层文化”。传统形态的人际关系与交流方式受到移动互联、网络社交的巨大影响,尤其在年轻人中,人际社交中的一定份额已经被“圈层文化”所取代。特别是与文化观念、艺术审美关系密切的“圈层”,已然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实质载体。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文超]传统工艺的文化复兴与“非遗”实践
下一条: ·[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晓鸣]关于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情况的思考·[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