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耕]规矩、示能和氛围:民居建筑遗产塑造社会的三个机制
  作者:李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1-08 | 点击数:7724
 
  空间的氛围,是由事件推动,也必须经由主体主观的感受传达。集体记忆、集体叙事在表达主观感受上的区别的同时,也借由被遮蔽掉的主观性感知揭示出“另一个声部的历史”,普通人的讲述不仅仅能帮我们揭示所谓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他们本身的经历在呈现事实这个层次上,本身就有非凡的意义。当所有老人回看庄寨都提到“热闹“这个关键词时,也有老人对庄寨的回忆是过密劳作而带来的白茫茫的“空镜头”。一个曾在庄寨生活的老妪,对庄寨生活的印象除了热闹,还有密不透风的作息安排所带来的“空”——过度劳作之下,劳作者面对场所,是一种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流逝、精力都耗散在具体劳作中的“无感知”。热闹经常是和闲暇划等号的,她作为家庭妇女,恰恰缺少闲暇:
  问:那不是很热闹吗?
  答:也不热闹。
  问:晚上不热闹吗?
  答:不,你补衣服,我洗衣服,她洗鼎灶……,个个忙做事情。明早如果去做事情,半夜要起来煮饭,喂鸡鸭,照顾孩子吃喝……以前非常辛苦。下雨天也没空,洗鼎灶、桌椅等,一下大雨马上搬出椅子放在下埕冲。
  问:一年365天都在做事情吗?都没空攀讲?
  答:是,除了病痛。去砍柴时一起走,一起攀讲一下。(21)
  从我们的访谈可以看出来,家庭妇女所承担的家务和生产劳动,穿越了白天黑夜,覆盖了家里家外。今天的庄寨总是通过视觉手法去宣传“田园牧歌”,而庄寨的日常生活,撑起庄寨日常生活的妇女所做出的经济和家务贡献,如果没有口述历史的方法进入空间生活的细部,如果没有对听觉、触觉等多维度身体感官对空间氛围的整体感受的关注,那么这一部分历史,很容易随着被大事件奠基的制度研究被淹没在社会科学宏观分析的隧道里。这种隧道,就像一个透镜,把视觉呈现背后的很多基本的东西朦胧处理以至美化。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前的空间氛围营造中,庄寨似乎就是传统美好乡居的缩影。景观化的形象不断叠加,其实并没有增加厚度,而是流于表面,反复叠加出来的只是单薄的“景观”,是缺少真实细节支撑的刻板印象。人们不再去想是谁的双手撑起了寨墙和木梁,不再去想当遗产还是“活着的”房子(而非人们“构想的”意象)的时候,人们如何去打量它的,如何去改变它,它又是如何改变人的。对空间的切身性(embodied)的研究,对空间氛围给人带来的身体感知的“软性”调查,能帮我们拾取视觉主宰之下遗漏的“硬性”信息。
  结论
  人们太过习惯于透过物质看背后的本质,就如人类学家Webb Keane指出的那样,西方社会科学有一个传统,似乎“意义”隐藏在“事物”背后,把事物当成是意义的乔装打扮,似乎必须把物质剥除干净才能见到意义本质。Keane认为对意义的追寻导致在实际生活中至为关键的一些领域,例如“行动”、“结果”与“可能性”,在学术语境下显得不再重要。(22)笔者认为,如此本质化的重视“意义”,导致上述抽丝剥茧的工作,似乎和真实世界的逻辑隔着一定距离。事实上,物质本身也在参与着所谓本质原理的形成,是人们的行动前导,也是塑造可能性的重要自变量之一。
  建筑空间除了其物质实体的功能性本身,还带有精神、审美、意识层次的特性,这种特性依附于独特的社会形态存在,依附于生活与人的记忆存在。但作为物质的空间不能消解于社会文化范畴,它受制于社会安排的同时,本身也有自身的逻辑。两套逻辑的交叉点,就是空间与人的交接面,不管这种交接是房屋形制和礼制影响下的空间使用规则,还是空间对人们的邀请,还是建筑本身的韵律感和秩序感带给人的主体感受。在交接面上望进社会历史的时空,会发现房屋不仅仅是制度的体现,它本身就是再生产社会的制度性安排。
  本研究就是在人与空间的交接面上,按照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区分出空间的规矩、空间的示能、空间的氛围三个指向人文世界的“发力点”。永泰庄寨是家族聚居型的大型寨堡式民居。不论是作为家宅使用、还是作为财产分配,以及作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活动场所,在各个时期庄寨对人、记忆、身体和社会文化的生产力、塑造力,都贯穿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力”与“气”。空间的能动性,不意味着单纯的强调物对人的支配,也不意味着它是一个浮于表面、没有时间纵深感的概念,仅仅靠描述就可以证明的单薄的立场。空间与人一直是在具体的、切身性的实践中,循环往复的交互性的彼此发生作用。空间对人的塑造可以通过固定的空间图示的机制,进入到人的认知图示中,并延续世代。我们在对空间的力与气的提炼与明确认知中,完成的不仅是认识上的更新,还是对日常生活的重新评估,对被视觉中心主义遮蔽掉的社会事实的再次拾取。
  传统的社会科学并不习惯从物质本身去认识物质世界,对物质的意义解读总是无法脱离人,也没有看到涉身化经验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几乎很少讨论空间的物质基础在性质上的差别及其对身体、记忆与社会的改变意义。本体论转向给物质研究重新提供了伸张物质性的渠道。建筑空间的物料属性,包括材料、颜色、韧度等等,在很多社科研究中都被过滤掉了,成为建筑学者反复琢磨分析的内容。恰恰是这些物质属性,给物质以存在意义上的价值,也正是物料的物理属性,让物对人的影响和塑造有了支撑和依据。庄寨的例子传达出空间作为物质,对于社会具有塑造性的力气。对记忆的形塑、对身体的训练,不只是文化规约、社会制度在起作用,亦有很多物质本身的邀请、矫正、提醒等等。物质属性的获知,需要打开更多的感官。特别声音、光线等视觉所能捕获的信息之外的感官细节提供了细微而关键的线索。更为通感的身体/空间感官认知会让更全面的社会事实融进我们对文化逻辑的理解。
(本文发表于《文化遗产》2019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
下一条: ·[朱以青]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及其价值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