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作者:高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1-07 | 点击数:8227
 

  三、比较神话学研究

  事件:2004年李子贤先生再次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

  中国神话学经过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神话热”后逐渐走向消沉,李子贤先生却一直坚守在这块领域,并且在进入“新世纪”后其学术有了新的视阈与超越。《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这个项目只是一个契机,在1990年代末,随着李子贤先生活形态神话理论建构日趋完善,其学术道路也“越走越宽”。他的田野足迹已经走出西南,甚至来到韩国、日本。他的问题意识已由什么是活形态神话转向当下的活形态神话怎样调适;由神话的特点、分类问题转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神话模式是什么等等。而最主要的改变是以神话为切入点,通过神话系统的比较探寻由不同族群组成的文化带、文化圈。

  从2000年后李子贤先生的论著题目就不难看出这种转向,如《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与稻作神话》、《“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切入点》等。在《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切入点》这篇文章中,李子贤先生将目光由云南拓展到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勾勒出一个“U”型古文化带,其两端为中国的云南的佤族以及台湾原住民,中经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而用以串连这个古文化带的线索就是各地的神话系统。进而李子贤先生又提出这一古文化带的源头或祖地,也许就是云南的佤族聚居区及周边地区。在具体操作上,李子贤先生首先提出在云南范围内佤族的神话系统与其他各民族差异较大,具有其自身的特质,然后通过对台湾原住民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神话母题与类型的梳理,尤其是对以活形态神话为支撑的猎头习俗的深入探讨,发现这些地区的族群属于同一文化类型即山地旱作文化,尔后又通过生计模式、民俗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共同文化元素进行比较,最终绘制出这个“U”型古文化带。此外,近年来李子贤先生对彝族兄妹婚洪水神话的研究也有所突破。2007年,李子贤先生来到云南省开远市老勒村进行田野调查,在这个彝族村寨中,发现了极有可能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续存至今的兄妹婚“人祖庙”,并且认为这是明代以降彝、汉基层文化、民间文化圆融的结晶。圆融是李子贤先生在2000年后经常使用的一个关键词,特指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碰撞而产生新的文化特质的现象,而神话在两种文化圆融的过程中自身不仅被改变,同时也发挥了衔接、调和等功能。在之后一系列关于彝族兄妹婚洪水神话的探讨中,李子贤先生把神话与始祖信仰相关,并放到彝、汉民族关系的历史进程以及东亚格局中考察。

  正如前文所言,李子贤先生早在1980年代就与日本学术界建立了交流往来联系,他关于文化带、文化圈的研究也部分地受到了日本学界的“照叶树林文化”论、稻作起源等研究的影响。但是他充分利用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优势以及自己几十年的田野积淀,在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运用的基础上,探寻出自己的研究路径。韩国学者金善子认为,“他(李子贤)关于‘活形态神话’和‘文化系统’的研究,是在与闻一多完全不同的层面上抛出了许多现代神话研究的启示点。”李子贤先生的许多研究基本上都是首先以神话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类、比较以及归纳,然后又将神话还原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社会经济、民族历史与民族关系中考察,而最后往往又会回到神话这个议题。之所以要把神话作为切入点,是因为神话是一个族群文化系统的表征,并且它的表征能力是其他文化事象所无法比拟的,一个族群的神话天然具有对本族文化的解释权与构造力,神话可以作为文化带中不同族群文化相似性分析的质的标准。而最后神话议题的回归也使得对神话的讨论更为深入。比如在《东亚视野下的兄妹婚神话与始祖信仰》这篇文章结尾,李子贤先生提出“东亚各国、各民族的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为何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原因就在于此。笔者认为,这应当是神话学界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李子贤先生对神话的研究是建立在云南文化“多元一体、多源一体、多元共生、多元并存的格局”的认知基础上的,同样,具体到不同族群的神话也是“多元共生、多元并存,各具特色”。

  综上所述,李子贤先生的神话研究,突破了文本阐释的固有研究范式,以及单一民族、单一学科理论的限制,将神话还原到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中进行立体地审视,将云南的神话放到东亚、东南亚文化格局中进行更广阔地比较,将神话学与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对接进行综合研究。

  四、结语

  李子贤先生不仅开活形态神话研究之风气,还建云南神话研究之团队,育神话研究之人才。在1980年代云南大学民俗学就形成了一个以李子贤、傅光宇、张福三、秦家华四位先生为主的神话研究学术共同体。2001年又组建彝族梅葛的研究团队,其最后的研究成果《“梅葛”的文化学解读》受到多方好评,并于2009年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1983年李子贤先生开始招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生,他的神话学思想对后学也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所有教师都有神话学的论著成果,每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几乎都有与神话学相关的题目。李子贤先生这些研究成果以及田野工作,已经成为云南大学民俗学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至今,李子贤先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就,并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他的《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一文被收入《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活形态神话刍议》一文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杨利慧在她编著的教材《神话与神话学》中将《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一书列为中国神话研究范例。在国外,1985年李子贤先生的论文《试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就被全文翻译发表在日本学术刊物上,并被视为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神话研究的动向。自1987年起,他多次被邀请赴日本进行学术访问,2012年、2015年两次被韩国延世大学邀请,做有关活形态神话的讲演。

  先生已年近八十,但仍笔耕不辍、宝刀不老,新书《再探神话王国——活形态神话新论》即将于2016年7月出版。这本书囊括了李子贤先生近年来的神话研究成果,与1991年出版的《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一脉相承,但是,“再探”并不是对过往研究的重复,李子贤先生近年来的研究在田野资料、理论、方法都有所更新。另外,这两本书的书名都为“探寻神话王国”,实际上李子贤先生一直在努力探寻着一条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路径,从开始的并无现成之路可循,到现今一系列具有典范意义的成果呈现给神话学界。同时,在孟慧英、杨利慧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条路径已日渐宽广。但是,当下的活形态神话出现了许多新景象,一些理论问题还值得继续深入探讨,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活形态神话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本文是通过笔者的理解,对李子贤先生的神话研究进行了一番解构—建构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自知才疏学浅,无法完全用精炼、精确的话语表述出李子贤先生真正的神话学思想。所以,本文只能算作是笔者学习先生的感悟与笔记。最后用先生自己的一句话结尾,这也是他的学术历程的真实写照:“学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地超越与创新。”

  (原文载《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05期,此处略去注释与参考文献,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孙正国]《中国民间故事史》
下一条: ·[庞淑华]贝叶花发笔底惊——汪玢玲与民间文学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马小壹]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僰人悬棺的田野调查报告
·[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刘春艳]疫情下的田野调查:对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再反思
·[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王秋萍 陈胜祥]民间信仰对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影响
·[李子贤]韩国济州岛传承的活形态神话|·[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