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钱生槭 康保成]古戏台修复如何贯彻“修旧如旧”原则
——以长口子戏楼、平型关戏楼等为例
  作者:钱生槭 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7 | 点击数:5332
 
  长口子村是距罗川古城最近的一个村庄。据当地老者张自儒(2)介绍,古宁州(今宁县)通往长安的商道,每二十里一个驿站,全程一共有18个驿站,长口子村是宁州通往长安的的第二个驿站。若从陕西进入甘肃,长口子戏楼首当其冲,是第一座戏楼。根据张自儒的回忆,此戏楼原正对关帝庙,四周有围墙,东西两侧有大门出入,现关帝庙和围墙均已不存。根据这一回忆,笔者草制平面图(彩图五),供参考。
  由于设立了驿站、关帝庙和戏楼,来往于西安和宁州的贩卖生猪和食盐的“猪客”“盐客”都会在长口子留宿。他们在此停留的原因之一,是去程到关帝庙祈求路途平安、生意顺利,返程则停留还愿。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有戏楼在,经常会遇到戏班演出,顺便在此地过一把“戏瘾”。所以当年这座戏楼的演出非常频繁,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也比较好。
  此戏楼每年的定期演出是四月初八的“唤水”(求雨)习俗,还有八月十五的庙会等。此外不定期的演出也比较多。主要剧目有秦腔《玉虎坠》《回荆州》《金台将》等。据张自儒回忆,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前后,关帝庙被改成小学。1955年以后,牲畜都用车运输,改走西安至长武的公路,商贩从此消失,当年驿站的繁荣景象不复再现。
  另据当地村民张连栓(3)回忆,解放前后戏楼演出的大多都是秦腔,有时也有皮影戏。每年七、八月份农闲时,长口子戏楼的集中演出最多。正宁县当地戏班和剧团在此戏楼演出最多,有时也有陕西的戏班。1960年以后基本不再演传统戏,而是改演样板戏。演出的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一度也很火爆。1976年,小学搬离庙院,随后戏楼改为村部。
  二、戏楼原貌及其变迁
  长口子戏楼虽已被“改容”,但还保留着若干古戏楼的基本特征,与庆阳地区其它现存古戏楼建筑风格相合。
  首先,戏楼坐南朝北,属一面观戏楼,面阔三间。戏楼对面20米处原为关帝庙,符合神庙戏台的建筑布局,可惜庙已不存。
  戏楼为砖木结构,硬山顶,采用厅堂式木柱抬梁结构,五檩、三架梁,进深方向列有两排木柱。檐柱上端沿面宽方向有檐枋,前檐下设斗拱,共均匀分布斗拱7朵。梁头前4个雕刻精美的垂花柱。在后排柱与后墙之间采用抱头梁,增加了戏台进深。
  屋顶采用圆木椽子,上铺望板,板上再铺青瓦,青瓦上面在中间和两边增加了三排筒瓦,使得整个屋顶显得布局合理美观。戏楼前额枋原有的彩绘因年久风蚀已基本脱落,但斗拱上还有蓝色残留。
  前檐下左右两侧山墙向前延伸有宽1.6米,厚0.42米的八字壁,为古戏楼建筑所常用。八字壁用条石与0.275米×0.135米×0.065米的青砖砌成,其基座宽0.58米,略宽于墙体。这就犹如一个喇叭口,具有了扩音的功能。据当地村民介绍,戏楼唱戏的时候,声音可以远传到北面的山上。同时,整个八字壁略向外倾斜,看起来给人一种壮观、开阔之感,其精美的砖雕、铁饰、石刻为戏楼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八字墙顶端正面基座砌有精美的石刻两幅(见彩图六),上部则为4副形状不同的砖雕图案,包括1朵莲花状图形及3朵突出的祥云纹饰组成(见彩图七)。
  戏楼山墙用0.275米×0.135米×0.065米的青砖砌成,屋顶前后坡基本对称。正脊砖雕已毁,维修时用普通透花砖砌成。中间有一个子牙楼和两个脊兽,两边是带有脊兽的用筒瓦砌成的纹饰,四条垂脊只有用筒瓦砌成的脊兽造型。(见彩图八):
  戏台进深方向有两排圆形立柱,柱下为三层结构的石础,下面两层六边形,上一层圆形,都雕有不同形状的图案和花纹。
  以上描述,只是为了说明长口子戏楼被揭开天花之后露出的“庐山真面目”而已,然而由于它惨遭“改容”,已变得不新不古、非驴非马。
  据村委负责人介绍,本村于1987年、1995年、2011年先后三次对戏楼进行“维修”。戏楼台口一面全部用红砖砌墙,正中安装大门,大门两侧各开明窗一个。台口上方增加了檐板。台口左右两侧原有的上下台用的土质台阶被拆除,而在台基正前方用砖石砌了10级台阶。台基原为“毛石”(河滩里较大的卵石)砌成,维修时改用现代红砖。基座两则墙体与后墙都做成了水泥墙面,使得这座古戏楼贴上了现代“符号”,与整个古戏楼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参彩图一)。这样,用作办公场地自然方便了许多,但戏台的旧貌却荡然无存。
  另据当地90岁的老者张自儒介绍,原戏台是有活动木门的,演出时可以拆掉。这是陕甘宁一带戏台的特征。旧时戏班往往住在戏台上,由于冬季严寒,不演出时关上台口门,可以御寒,演出时则卸下木门,丝毫不遮挡观众视线。我们在临近长口子的陕西彬县,就看到了这样的戏台。可惜,维修后的长口子戏楼,并没有留下台口活动木门的痕迹。若不是张老先生的回忆,恐怕无人能想象其本来面目了。
  此外,维修后的戏楼在后墙上也加装了三个窗户,原来的流水也没有了踪迹(见彩图九)。若从后墙观看,绝对想象不到它原是一座古戏楼。
  据《庆阳地区戏曲志》的记载,建国前正宁县境内有古戏楼67座,而镇原县为39座,合水县16座,环县17座,宁县26座(4)。由此可见当年正宁县戏曲活动之盛,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到了20世纪50年代,多数戏楼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文革”中,“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拆毁剩余的绝大多数戏楼。到目前为止,全县仅存的古戏楼已经寥寥无几,而且因为得不到保护大多濒临倒塌,或者像长口子戏楼这样惨遭“改容”。不过焦主任告诉我们:村委会已另外选址重建,建成以后,村委会将搬离戏楼,届时将尽可能恢复戏楼原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
下一条: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
   相关链接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陈佳思]宗族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传统再造·[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
·[孟琳峰]破碎与重建:新媒体时代的神话知识趋同化·[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段友文]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 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
·[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
·[萧放 何斯琴]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
·[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乡建的路径与反思·[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重建
·[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曲枫]两种语境中的萨满概念分析与萨满概念重建·[刘大先]重建集体性
·[邵凤丽]在场、认同与规训:网络技术在当代家族文化重建中的作用·[陈科锦]庙宇重建、仪式复兴与地方社会构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