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段晓卿]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
  作者:段晓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7-23 | 点击数:10913
 

  二、现有非遗分类体系分析

  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公布,十大类的分类方法逐渐成为了非遗保护实践中应用最广的分类体系,然而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十大类的分类方法也出现了问题:(1)类目的全面性仍有不足,现有的类别无法囊括所有的非遗形式,例如语言文字类非遗就没有合适的归属类目;(2)类目的互斥性有待完善,类目的划分不够科学客观,造成类目之间的界限模糊,非遗归类出现混乱和不吻合的情况。例如,在国家级名录中,扬州玉雕、岫岩玉雕、海派玉雕、青田石雕、菊花石雕等玉雕、石雕、骨雕等被归类于传统美术,而雕漆则被归类于传统手工艺。(3)单层级的分类体系,增加了类目的复杂度,影响分类体系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在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之中,既有包含了石雕、玉雕、砖雕在内的徽州三雕,也有单独列出的寿山石雕、惠安石雕;从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开始,则将菊花石雕、绥德石雕等具体非遗项目统称为石雕。这里可以看出,国家级名录在实践中也在某种程度上建构多级的分类体系,以降低类目中内容的复杂程度,但并未明确提出或给出相关规范标准。此外,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现有类目设置的均衡性较差,各个类目所拥有的非遗项目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笔者看来,非遗项目本身的分布情况暂时无从得知,且有很大概率其分布也是不均衡的,过于强调均衡性会导致分类系统无法真实反映非遗项目的分布情况,因此在非遗分类的过程中不用刻意强调均衡性。

  相比较官方的分类而言,国内的学者在非遗分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非遗的本体,追求分类系统能够反映出非遗内涵及本质,并借鉴了艺术学、社会学的分类思路和档案资源、文物资源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多种多级的分类体系,但也存在类目设置不全,类目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且多为简单的多级分类体系。也有的学者在应用的十大类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技术,构建了网络化分类体系,在对非遗进行归类的同时,也建构出非遗的关系网络,但这种标签化、网络化的分类方式在计算机环境以外无法实现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分类学视角下的非遗分类

  (一)分类学概述

  分类学是“研究动物、植物的鉴定、命名和描述,把物种科学地划分到一种等级系统以此反映对其系统发育的了解情况”。*十八世纪,卡尔·林奈初步建立起了生物分类的阶元系统,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界下面依次设立了纲、目、属、种等分类阶元。限于时代的局限性,林奈的提出的分类系统是一种人为的分类系统,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主要依靠已有的依据或个人的经验和看法。随着生物起源研究的深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提出和完善,使人们意识到所有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各种物种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在进化理论的指导之下,反映物种之间自然关系,解释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成为了分类学的重要任务*。

  由于生物界的复杂性,在实际分类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生物的相似性、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加之不同分类学家对于分类原理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对涉及的因素各有取舍,最终得出不同甚至对立的分类结果,形成了进化分类学派、分支分类学派和数值分类学派。

  进化分类学派是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综合系谱分支和进化尺度两方面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因而具有丰富的生物学意义,是分类界的主流。但分类系统建立过程中较为依赖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导致研究结果难以检验*。分支分类学派则主要根据演化树的分支顺序作为分类标准,具有严格的分类方法和原则。而数值分类学认为分类体系无法重现生物的系统发育,故以生物的大量客观性状作为基础,通过计算和定量比较,作为分类标准。因其分类过程中尽量排除主观性,其分类结果往往用于验证其他分类的合理性。

  (二)分类学应用于非遗分类的理论基础

  分类学的研究对象与非遗之间具有许多相似的特性。首先,两者都具有传承性。非遗具有代际相传的特性,且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在具有保持自身不变的稳定特性。而生物则通过繁殖产生后代,并通过遗传物质保证后代与自身的相似,维持物种的稳定。其次,两者都具有多元性。不同的非遗或相同的非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表现出来的形态各不相同。生物也同样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不仅不同物种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即使是相同的物种之间根据生存时期不同以及生活地域不同也会造成许多巨大的差异,以人类自身为例,远古人类在形态外貌与现代人类之间就具有很大的差别,而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更是形成了各种不同肤色的人种。再次,两者都具有活态性。非遗的活态性一方面表现在非遗的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表现为非遗在传承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和创新,从而得以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的方向受非遗传承者、享用者、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而生物不仅在个体的行为层面是灵活多变,在整个物种的存续过程中也会由于基因的突变、交换等活动而造成后代的变异和改变,而生物的物种则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实现物种的进化和发展。虽然在具体的作用机制方面有所不同,但非遗与生物物种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使得生物的分类方法相比较档案资源的分类方法,对于非遗分类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下一条: ·[戚剑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传承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