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善传承人认定机制的可能路径
在传承人认定机制还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时,传统文化认定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导致许多传统文化永久消失在人类的视野中。现在必须要扭转断层的现象,以更精细、科学的方法认定传承人。
1.统一认定机制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目前的认定机制状态。传统文化的种类繁多且过程纷繁复杂,认定机构也花样百出,导致认定机制出现了很多破绽,各个认定机构大体的评定标准大都趋于一致,或因掺杂着竞争利害关系,浪费了很多资源。这种紧急局面需要国家立法来规范各省市的制度,不然认定机制一直处于这种不利状态。
2.认定品行高尚的传承人
有些艺人为了能名声大噪,远走他方谋福利,不以家乡和民众为荣,却只身一人把所有荣誉带离最本真的生态环境。所以在认定期间一定要认真核对经常外出演绎的艺人申报工作,引导并确保传统文化与社群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公众认可度高的,乐于造福家乡和社区生态环境的,从事专业技艺有20年以上丰富经验的艺人皆视为重点保护对象。
3.多维角度认定并设置紧急制定制度
传承人一旦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很多变数也会接踵而至,专家和研究人员要结合实事求是的田野调查报告,对传承人的认定、扶持、监管等细则做到亲力亲为,以求最完善成效。在评审或研究过程中可以邀请精通少数民族文化或语言的学者,全方位角度认定传承人,以求降低濒临消亡文化的风险。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呕心沥血之作,随着传承人的逐渐变少,有些传统技艺还没来得及传承和认定,就永久消失了,实在令人惋惜。为此政府应设有紧急临时指定制度,在最短时间内尽最大努力记录和保存这些面临消亡的文化遗产。譬如我们熟知的《二泉映月》等一系列由著名民间艺人阿炳演奏的民乐,就是在艺人阿炳病重的情况下,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杨荫浏等学者抢救下来的[7]。
(五)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传承人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人是这场保护大战的“灵魂”。市场有太多的目的要去主导非遗保护,实践证明政府至始至终都应作为保护传承人的领军者,因为政府能做到科学管理规划和安排,特别是在商业经济冲击下保持清醒头脑,牢牢地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
1.村落保护与传统文化共荣
很多村落因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也被改变了,当下国家正在实施保护村落计划,要不遗余力地保存民众的衣胞之地。同时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力支持,鼓励和倡导传承人走向正确的保护方向,建立专门保护传承人的基金,以实际行动落实好这项工作。李伊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柳州市扶持她运用苗族刺绣技艺建立生产性保护基地,按照“公司+基地+民间手艺人”的新模式,她组织贫困户来基地培训刺绣、运用蜡染技术售卖苗族服饰,近几年,经过发展订单和拓展市场,2017年销售额突破了300万元,不仅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落也在新型保护模式下不断发展。保护传承人和村落两个项目可以完美结合,扶持村落不仅仅是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同时也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保护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在同一片土地上实现资源共享,成就了百姓也保护了传承人。相信在这两项保护项目运行下,民众能从中受益,从而唤醒其文化传承意识。
2.积极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
在保护传承人问题上总有一些领域涉及少数民族禁忌,比方说神事活动,地方神灵祖先不允许别人占用,祭神的神秘性等方面,这时可以借鉴民族事情由民间团体解决。自古民间大事件村民不能做决定时,都会去寻村里有号召力且有智慧的村长或是社长来定夺。在保护传承人和少数民族不让外人接触祖传技艺矛盾点上,民间团体负责人可以起到调节缓和作用,这样不仅节省了政府管理开支也保持了原本的少数民族特色特征。
3.列“病危”清单
同前述设置紧急制定制度的观点统一,应对马上面临消亡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设有紧急抢救清单。保护传承人工作中,关键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抢救缺少科学记录。研究人员或学者要在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做到精细归类好各类传承人资源数据,包括传承内容,谱系、历史、全面影像记录等,以便准确制定保护传承人计划和后期更新传承人资料。展开田野调查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面面俱到了解并记录传承人的最新发展近况,把一些“病危”清单以专业的知识做成及时保护规划。很多传承人,特别是国家级传承人年龄都比较大了,来不及拥有原本就属于他的荣誉就撒手人寰了。
结语
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国际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资源。要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人才”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我们有必要聚集全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在多样化的发展社会中不断用实践去巩固和完善保护策略,制定并完善认定机制和保护机制,为后续传承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调动文化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为中华文化在新时代面对国际新挑战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文发表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