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的有效衔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15]5月1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教体艺函〔2018〕5号),支持高校围绕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通过高校强大的学术理论资源和丰富的优秀人才资源,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六个方面。教育部将对认定的基地予以经费、课题、平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16]
1月25日,由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台湾戏曲学院青年剧团、厦门艺术学校、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共同主办的“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在厦门举行。在为期1周的冬令营活动中,台湾戏曲学院青年剧团的师生共23人,与厦门艺术学校高甲戏班学生一起学习水袖、团扇、把子、趟马等组合基本功。厦门市高甲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晶晶、纪亚福、陈炳聪、吴伯祥等高甲名角组成的教学阵容,手把手为台湾师生传授高甲戏《阿搭嫂》。
2月11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厅(现为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川宣通﹝2018﹞3号)[17](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工作将分为4个阶段推进,从2018年起,每半年为一个实施阶段。2018年上半年,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宜宾将先行试点;到2018年底,试点城市实现大中小学全覆盖,其他市(州)大中小学50%覆盖。到2019年底,实现全省大中小学全覆盖,戏曲活动多姿多彩,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戏曲进校园工作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方案》提出,戏曲进校园的主要形式包括开展戏曲教育活动,观看优秀戏曲作品,组织戏曲传习展演活动,建立戏曲特色学校、社团、基地等。为保障戏曲进校园工作有序开展,《方案》明确了四川戏曲进校园剧(节)目目录认定机制、演出实施考核机制、演出评估反馈机制、戏曲表演团体资格审核机制四大工作机制,并要求各市(州)建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教育、财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文联等部门(单位)参与组织和协调的机制,推进工作具体落实。
本年度,在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联动下,逐步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的有效衔接。
六 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
1.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
2017年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指出,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计划》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18]
5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髤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14个门类的383个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19]河北、青海、山东、湖北等地,也公布了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设立了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至此,传统工艺工作站累计达到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工作站参加国内外各类活动,开展交流研讨,设计孵化传统工艺产品,促成传承人与设计企业、高校等机构的跨界合作;支持举办“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杭州工艺周”“年画重回春节”等品牌活动。我国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进一步结合,正在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持续推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主要技能和技术、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4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对研培计划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今后3年工作目标和路径。[20]文化和旅游部还印发了科学设置研培课程的通知,要求加强工作总结和绩效考核,建立研培院校动态调整机制。据统计,2018年全年共举办各类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143期。
已实施4年的研培计划,全国累计举办培训班590期,培训学员2.5万人次,加上各地组织的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已累计达7.1万人次。
3.1082人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核心力量进一步加强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于5月8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21]此批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主要关注3个方面:一是国务院新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二是前三批中无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项目;三是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去世的项目。在此次入选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有107人,40岁以下的有7人,平均年龄为63岁;属于少数民族的有339人,占比31%。至此,文化和旅游部(含原文化部)已认定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
4.展示传播异彩纷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社会认知度明显提升
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以“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为口号,全国共举办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3700多项。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于6月7日至6月14日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首次将127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170个曲艺保护单位进行集中展演。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出《非遗公开课》,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示了近年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成为“济南人民身边的非博会”和“全国人民看得见的非博会”,获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全年累计推送图文信息194篇,月均推送量16篇;总订阅用户数达22815人。在公众号原有内容基础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年度策划、推出了多个新的原创性专题内容,包括“1分钟知非遗事”、“国际资讯汇”、“非遗数据知多少”、“老字号里话非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译介”等;同时,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等重要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全年发布原创性内容108篇,占推送总量的56%。此外,光明网还开展了2018年度非遗年度人物评选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5.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逐步形成
(1)抢救性记录工程工作范围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启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于2015年启动,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记录的专项工作。随着相关工作成果的积累,原来针对年龄、身体等条件因素考虑选取的记录人选,已逐渐拓展为所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总体方案制定工作:明确了指导方针,即在系统、全面、专业梳理现有记录成果基础上,充分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学术支撑,填平补齐,最终形成完整记录;制定了记录成果梳理规范;部署了民间文学和民俗项目记录成果梳理工作,并开展了培训,进行辅导,开发了成果填报系统;支持对103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记录,对2016年支持的记录项目成果进行验收。
6月9日,国家图书馆启动了“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展映的25个项目成果,是国家图书馆5月完成的首批抢救性记录项目验收的227个项目成果中的优秀成果。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
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度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并申报的《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采集方案编制规范》获准立项,后续将进入国家标准编制环节。该项标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获批立项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该项标准的制定将为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参考和依据,有效提升传统戏剧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源采集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戏剧传承发展。
(3)建设“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互通互联
5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该平台着力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者、研究者和广大公众提供权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服务、资源展示和知识服务。年内完成了包括31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扩展项目)、306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内的一系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信息的梳理、建档和入库应用工作,并在平台中吸纳了3个试点省份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信息,初步实现与地方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作为平台建设的基础工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了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元数据标准(草案),为数据互通和平台建设夯实标准基础。该平台的建设,将有助于带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基础数据梳理、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和数据资源互通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体现数字化保护在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4月22日至24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由福建省文化厅(现为文化和旅游厅)负责的“海上丝绸之路及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展览亮相峰会。通过“互联网+科技+非遗”的手段,以“听得见的非遗”“带得走的非遗”“学得来的非遗”三种简单、贴近生活的数字化方式,展示非遗、讲好非遗故事,呈现福建数字文化建设成果。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资源采集、存储、管理、应用、共享方面的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存续状况千差万别。如何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开展保护实践活动,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的基本认识。
10月20日,“让古琴发声——中国艺术研究院藏古琴音乐展演”首场演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拉开帷幕。多年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古琴艺术的申报和保护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古琴艺术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国内乃至国际收藏琴谱、琴器、古琴录音档案等最丰富的学术机构,现藏有唐代到民国时期的古琴92张,其中,唐琴1张,宋琴2张,明琴多达37张,涉及琴式达十余种,藏琴量位居全国乃至世界之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针对院藏古琴长眠于库房导致其生存样态改变的现状,提出了“让古琴发声”的倡议。在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后,经过遴选,首批“发声”的珍贵传世古琴,确定为枯木龙吟、鸣凤、真趣、小递钟、无名琴(蕉叶式)。此次展演古琴用弦尽可能使用旧弦。对于不堪使用的旧弦,则使用由香港黄树志依古法所制的丝弦——太古琴弦。目前,5张琴状态稳定,音色迥然,古意高远。经由诸位琴家操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来自久远的回声,引发共鸣。
“让古琴发声”,包括名琴保护研究、琴人切磋实践、听众参与互动等内容,涉及考古学、音乐学等研究领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文物保护研究的琴瑟和鸣,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创举,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化水平具有范式作用。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共表彰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99名;举办10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班、2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培训班、1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和1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级研修班。千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参加了培训活动,学习了政策法规、文化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分享了优秀案例,考察了保护实践示范机构,交流了保护工作经验,探讨了问题与对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9-06-06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