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林安宁]活态神话让花山岩画“活”起来
  作者:林安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6-07 | 点击数:5491
 

  摘要:花山岩画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当它与活态神话联姻时,人们或许还能看到他们生产出远比父母更聪颖可爱的混血儿。无论是在影视创作、舞蹈创新,还是旅游创意等方面,活态神话都可以使花山岩画“活”起来。

  关键词:活态神话;花山岩画;多重文化呈现;《麽经》神话;傩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环北部湾地区民族濒危傩书搜集、整理研究”(16XMZ036)。

    作者简介:林安宁(1972-),男,广西苍梧人,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学学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民族文学、民俗学。



  花山岩画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人们对于它的感情,却是当代的,鲜活的。人们不愿把花山岩画看作是天外来客的匆匆急就,因为它确确实实是壮族祖先留下的杰作。虽然以岩画作为民族(族群)的祭祀等功能已逐渐消失,但它作为文化遗产,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披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而学者从不同视角的阐释,形成一批新的文化财富。神话学阐释视角可为花山岩画财富的积累,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活态神话视角使花山岩画从“遗产”走向当代

  (一)文化遗产有死去的遗产,有活着的遗产

  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遗产又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文化景观等。花山岩画虽然是文化景观,但把它视为广义的文化遗产,也没什么不妥。文化遗产大多数功能已丧失,如中国的长城,它的第一功能是军事防御功能,随着其功能的丧失,它的存在失去了最大的军事(可延伸到政治等领域)动机,因而,它可被视作是死去的遗产。有的文化遗产却是存活着的遗产,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里又称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属于口头传统,国际上通常把神话、传说、故事等口耳相传的作品称之为口头传统,即中国称为民间文学的内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濒临灭绝的活态文化,如中国三大史诗中的《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和《江格尔》等。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广西的《布洛陀》《密洛陀》等史诗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活着的民族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二)以活态神话视角考察,花山岩画可能是活着的遗产

  随着对中国神话材料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神话研究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的神话概念。活态神话曾是20世纪80代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①不仅少数民族有活态神话,汉族也有活态神话。诚然,神话作为整体的传承环境已不复存在,但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在南方还保留着大量活态神话。如壮族地区就依然保存着活态神话。笔者曾在发表的《壮族傩仪调查与傩书研究初探》一文中指出,“丧场活动中演绎的傩书是师公信仰神话的活态展示。丧场中,由于人们与亡灵同场,造成生/死、阳界/阴界的二元对立关系,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心理紧张。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紧张的需要,是活态神话的演绎的重要基础。师公的神话故事内容丰富,但就神话的本真状态而言,它不是娱乐,而是克服人类生存局限的需要。古代很多神话的活态环境已不复存在,但就师公民间信仰,人们永远摆脱不了生死的困惑,因而,它的活态环境将会长期存在。”[1]60-67在壮族的麽公信仰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活态神话。这方面的成果,李斯颖等学者的调查,提供大量的鲜活材料。[2]笔者也就麽教经文中的神话内容作过较深入的研究,并著有《壮族〈麽经〉神话》一书。陈建宪曾指出,《麽经》中的大量神话母题仍在壮族民间以活态形式存在,是《史记》式的百科全书。《壮族〈麽经〉神话》一书堪称壮族神话的《史记索隐》。[3]序言1-3

  二、花山岩画的活态神话呈现形式探幽

  (一)壮族《麽经》中之呈现

  笔者曾就壮族《麽经》的灵魂叙述,与花山岩画的各种图案作了对比、分析,指出“花山岩画与壮族《麽经》中的灵魂信仰存在着整体性联系。壮族花山岩画的众多人物与动物图像,与《麽经》的灵魂叙事存在着宏观对应关系。口头传统研究者不应在如此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面前失语。壮族大量民间宗教典籍,正不断地被民俗学者搜集、整理与研究。随着对壮族口头传统研究的深入,学者对花山岩画的研究水平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4]17-23笔者通过花山岩画的显性图案,与较为抽象的《麽经》灵魂叙述连接起来。虽然很难断定《麽经》的神话叙述与花山岩画叙述是同一时空的产物,但是根据壮族族群的迁徙规律,《麽经》传承的族群与花山岩画的创作者很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以《麽经》神话去推断花山岩画叙述,就有了逻辑上的关联。当然,笔者尚未能把《麽经》中的布洛陀神话、汉王祖王神话、创造神话等内容与花山岩画的叙述相结合,这也留给了后来者探讨的空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杨丽 夏循祥]团山村俐侎人的信仰与变迁
下一条: ·[杨军]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模式研究
   相关链接
·[林安宁]壮族傩仪调查与傩书研究初探·花山梦——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之路
·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等四处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申遗
·[赛音塔娜]达斡尔族斡米南仪式中的活态神话·[柯杨]敦煌遗书中有关伏羲神话的记载与甘肃民间活态神话之比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