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陆薇薇 菅丰]“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
——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
  作者:陆薇薇 菅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09 | 点击数:8297
 

  三、作为“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

  继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之后,美国人类学家华琛(James L.Watson)(14)在《东方金拱门》一书中结合麦当劳的个案对“第三种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指出当全球化的麦当劳遇见东亚的地方文化时,它发生了地方转型。这种地方转型与地方主体的能动性密不可分,他们有意无意地重构了麦当劳文化,打破了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15)这一全球统一标准。同时,当地的文化也因为麦当劳的存在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形成了一种跨越两者间的边界、在两者间动态互动着的“第三种文化”。(16)与此类似,中国锦鲤文化是对全球化的日本锦鲤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再建构。普通民众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有意无意地重构了日本锦鲤文化,赋予了其中国传统鲤鱼文化的新内涵,这打破了日本锦鲤文化复合体的固有形态,同时也对中国鲤鱼文化带来了一定冲击,形成了“中国锦鲤”这种跨越中日两国之间的界限而不断互动、杂糅的“第三种文化”。

  (一)中国鲤鱼与吉祥文化

  作为“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文化的形成,是与中国鱼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密不可分的。陶思炎还对中国鱼文化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中国鱼文化作为我国民间最见习的行为模式和象征符号,体现在物质成果、仪礼制度和精神活动的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所有领域。”(17)陶思炎对鱼文化的功能类型作了归纳,即包括图腾崇拜、生殖信仰、丰稔物阜的始生导向,辟邪消灾、星精兽体、世界载体、沟通天地与生死、阴阳两仪、通灵善化的外衍导向,以及巫药占验、祭祀祝贺、游乐赏玩的内化导向。(18)

  在众多的鱼类当中,作为祥瑞动物的鲤鱼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是鱼文化的重要代表。它曾与道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有“琴高乘鲤涉水,子英乘鲤升天”之说(19);亦曾被奉为唐朝“国鱼”,受到统治阶级的尊捧。正如金泽所言:“在传统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某些民间信仰形态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并不完全是民众自发的行为产物,这与社会上层,特别是统治集团的有意推助密切相关。”(20)可见,鲤鱼之所以能成为民间普遍性的吉祥物、受到民众的崇拜,是与其在宗教、国家等权威话语体系中被赋予的“神圣性”紧密相连的。唐朝之后,鱼文化加速走向大众化、日常化、民间化,赏鲤馈鲤、以鲤为符等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雅趣逐渐在百姓中传播开来。(21)以鱼龙图为例,该图案本是用来表达鱼与龙具备相似的特性和神能、可以相互转换的含义,但随着鱼文化的脱“圣”入“俗”以及“‘鲤鱼跳龙门’的图样在民间大量出现,成为年画、挂笺、刺绣、木雕、印染、剪纸等民俗艺术品中常见的传统题材,反映了时人偏好祥瑞图与吉祥物的民俗心理,以及逐步凸显的追求腾达的市民情趣”(22)。

  鲤鱼成为祥物之后,更加贴近于百姓的日常,成为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寄托。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除了“鲤鱼跳龙门”的成名之愿以外,还有“年年有余(鱼)”年画中男孩怀抱的象征着丰稔、富庶的大红鲤鱼,表达对爱情的美好祝愿的“喜结连理(莲鲤)”中的鲤鱼图案,祭祀财神以求通达的鲤鱼供品,以及池塘中供人观赏的红鲤,日常馈赠亲友的鲤品等等,鲤鱼文化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吸纳和重构日本锦鲤文化的基础。

  (二)中国锦鲤文化的生成及特征

  鲤鱼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日本锦鲤文化流入中国之时,人们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将锦鲤作为“他者”的异文化加以对待,而是在与日本锦鲤的异文化的碰触中呈现出“自我”的表征,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锦鲤文化。

  如上所述,日本锦鲤文化主要包含了象征、生产、品鉴的三重维度,是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在中国语境中这三重维度的文化内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杂糅。

  首先,从象征文化的维度来看,被建构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与日本庭园合为一体展现和风之美的锦鲤,被直接置于江南园林里,融入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之中。例如在上海豫园中的庭园、玉佛禅寺觉群楼前的池塘里,都游动着色彩斑斓的锦鲤。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游乐赏玩的花鸟鱼虫文化,池塘中原本也有红鲤鱼、金鲤鱼的存在,所以观赏者对日本锦鲤的到来丝毫没有违和感(23),或者说感觉它们的存在仿佛是理所应当的,是自古就有的。不仅如此,在玉佛禅寺净意谭边有关锦鲤的介绍中,人们寄托于鲤鱼身上的对日常生活的美好愿望被顺理成章地依附到锦鲤身上。例如,头顶红斑的红白丹顶锦鲤被喻为“鸿运当头”,由红、白、黑三色组成的大正三色锦鲤被称作“三慧合集”,成为求财求缘的象征等等。

  除中国的传统园林之外,在人群聚集的公园、博物馆、风景名胜之地,宾馆、餐厅的水池中,车站、机场的宣传画上,甚至在工艺、美术创作的世界里都不乏锦鲤的身影。例如,原本在寓意吉祥的中国国画中,常常出现的是黑鲤鱼和红鲤鱼的组合构图,现在却不乏锦鲤的身影。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中融入锦鲤这一形象的“创新”,恰恰反映出日本锦鲤文化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人们对鲤鱼与锦鲤的等同、混杂使用。更重要的是,这种鲤鱼与锦鲤的杂糅,不仅意味着对锦鲤的无意识本土化建构,同时也赋予了锦鲤新的吉祥文化内涵,这是作为日本文化复合体的锦鲤不曾具有的象征意义,是其在中国语境中与中国鲤鱼所代表的吉祥文化融合的结果。

  其次是锦鲤生产文化维度的交融。在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众多锦鲤爱好者。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为了振兴经济,也积极推进锦鲤产业的发展。例如广州市周围的顺德、中山、江门等地区建有大型的锦鲤池,江门市还在2009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指定为“中国锦鲤之乡”。由于锦鲤生产的特殊性,锦鲤养殖指南类的书籍多是日文的译著,但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中国锦鲤爱好者自主编写的锦鲤养殖实用技法类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会有一些对锦鲤文化的概述,然而在肯定锦鲤的发源地为日本的同时,都会千篇一律地强调锦鲤的祖先是鲤鱼,而鲤鱼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这实则是在强调锦鲤的“根”在中国,锦鲤文化根源于中国文化。这种对锦鲤历史有意识地再建构与扩大中国锦鲤产业的经济战略密切相关,是激发锦鲤爱好者、养殖者的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再者,从锦鲤的品鉴文化来看,中国的锦鲤爱好者以企业家、投资家等富裕人士居多,他们对锦鲤本身的价值极为重视,往往耗费巨额的资金,与其他观赏类的动植物、古董、美术品等投资有类似之处,这也决定了他们会基本依据日本所制定的世界标准来进行品鉴。但与此同时,在中国的锦鲤品评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例如将黑白花纹品种的锦鲤大奖命名为“水墨国画奖”,显然是将锦鲤身上的图案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当作为日本文化复合体的锦鲤“游”来中国后,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建构。颇有意思的是,以锦鲤爱好者为主,对锦鲤生产文化与品鉴文化的“有意识”的调试,并未给标准化、全球化的日本锦鲤文化带来多少冲击,反倒是普通民众在象征层面对锦鲤文化的“无意识”的重构,打破了锦鲤文化的全球化标准,使得作为“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文化形塑而出。而这种中国锦鲤文化能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锦鲤”和“中国鲤鱼”的相似性、亲缘性,这种相似性、亲缘性使得国人对于外来的锦鲤文化没有过多的抵制,较为自然地将其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之中,并赋予它与鲤鱼同样的吉祥文化的内涵。同时,我国的鲤鱼文化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鲤鱼与锦鲤的混同。“第三种文化”是“超越国界的”,(24)它不再一味地追问文化的起源,而是将目光转向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关注文化杂糅的动态过程,这种杂糅性、互动性正是作为“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文化的特征所在。

  四、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锦鲤

  中国的鲤鱼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民间基础,这使得由日本锦鲤文化本土化建构而成的中国锦鲤文化在民间迅速蔓延开来。并且,伴随着移动媒体在中国爆发式的增长,虚拟空间中作为“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文化进一步演变,不论在速度、规模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都远超其在现实空间中的体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出现了锦鲤迷因(Koi memes)的衍生物。

  (一)中国锦鲤的符号化与神格化

  中国锦鲤文化的核心在于“吉祥”,与鲤鱼的民俗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虽然在文化杂糅的过程中人们延续了日本锦鲤生产文化、品鉴文化维度的大部分内容,形成了中日锦鲤爱好者间的良性互动,但最为中国普通民众所广泛接受的却是日本锦鲤文化中未曾包含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幸运”的象征内涵。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来转发锦鲤祈求好运的网络民俗成为热潮,形成了中国锦鲤文化的衍生物——中国锦鲤迷因。根据笔者从微博上收集的资料显示,转发锦鲤最早出现于2013年5月,而一个名叫“锦鲤大王”的大V账号对转发锦鲤热的形成有重要推动作用。2013年7月19日,该账号发出了第一条微博,称“关注并转锦鲤图者一个月内必有好事发生”,截止至2018年11月,该条微博已被转载93万余次。

  2013年至今的锦鲤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日本锦鲤图,第二类是中国鲤鱼图,第三类是人形锦鲤图。第一类和第二类分别是对日本锦鲤之吉祥象征意义的重构以及日本锦鲤文化冲击下出现的鲤鱼和锦鲤的混同,这与上文所述的现实生活中生成的“第三种文化”无异,是中国锦鲤文化在虚拟空间的延伸。然而第三类的人形锦鲤图(一些综艺明星、话题人物与锦鲤、鲤鱼的结合图)中包含了很多流行文化的“梗”,是中国锦鲤文化的新的演变,成为2018年最受欢迎的转发对象。

  戴望云指出:“当传统文化和互联网发生冲突时,变革不可避免。尽管名叫锦鲤,但是许多现代锦鲤迷因根本没有鱼的特征。相反,它们经常围绕一个成功人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获得期待已久的奥斯卡奖之后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或者是一个被认为特别幸运的人,比如2018年一部人气电视剧中无情的玛丽苏式女主角魏璎珞。偶尔这些人物的形象也会被编辑得像鱼,但通常它们与实际的锦鲤只有微弱的联系。”(25)可见,在网络世界里,锦鲤已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幸运符号”,其形象是日本锦鲤还是中国鲤鱼变得不太重要,它甚至已经不再出现于锦鲤图之中。然而当锦鲤只剩下“锦鲤”二字之时,我们或许也会逐渐遗忘中国锦鲤文化的生成过程,跳过中国传统鲤鱼文化与日本锦鲤文化的杂糅阶段,直接将中国锦鲤迷因作为传统鲤鱼吉祥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碰撞而生成的产物。

  同时,随着人形锦鲤图的蔓延,“拜锦鲤教”也开始出现。虽然自2013年起就有人形锦鲤图,但说到锦鲤本鲤崇拜,不能不提2018年的话题人物“杨超越”。董牧孜分析了年轻人拜杨超越的情感结构和心理特征,认为杨超越的走运是与她同样焦虑的群体的“精神安慰剂”,而拜人形锦鲤现象的本质是后现代式的戏谑,是明知其荒诞而为之。(26)其实,这种现象也不是当下才有,早在转发锦鲤之前,年轻人就曾将李宇春等“幸运”的选秀明星捧上神坛,“2008年‘信春哥、不挂科’的顺口溜流行于网络,2009年对‘考神’李宇春祈愿开始成为热潮”(27)。民俗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网络民俗更是如此,至于灵验与否祈愿者倒不是十分在意,只是寻求心理安慰罢了。(28)如今,融入锦鲤这一元素之后,祈愿的内容更显多样化,比如“考试前夜拜杨超越,想要打败情敌则拜魏璎珞”(29)。然而,不论是学业有成、事业进步,还是财运亨通、爱情美满的祈求,都可以从上文所述的中国锦鲤(鲤鱼)的传统寓意中找到印证,就连人形锦鲤的神格化也可以从鲤鱼曾经拥有的神圣性中寻得关联,这种中国锦鲤文化的新的演变实质上并没有跳脱传统文化的语境。

  可以说,人形锦鲤是中国锦鲤网络迷因的一种,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文化潮流,这种文化的承载者主要是年轻人,它的变异性较强,愈发脱离了实物的鱼,愈发褪去了锦鲤的日本语境,将其变为符号化、神格化的存在。但另一方面,它还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锦鲤迷因相较一般的网络迷因而言,蕴含了更多的传统性,(30)这也使得它比稍纵即逝的其他网络迷因存续的时间更长,影响的范围更广。

  (二)中国锦鲤的商业化与国际化

  2018年的四大人形锦鲤分别是杨超越、魏璎珞、信小呆和棠福蘆。依笔者所见,前两者和后两者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区分,即从信小呆开始,中国锦鲤迷因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信小呆是支付宝国庆期间选出的“中国锦鲤”,棠福蘆则为天猫“双十一”10周年晚会抽中的“欧气(31)锦鲤”,两者都与阿里巴巴的商业战略捆绑在一起,可谓民俗经济的产物。吴玉萍认为:“企业节日必须有民俗行为的支撑,这种行为体现在节日符号的设计、带有民俗元素产品的开发以及民俗平台的打造等。只有通过这样的民俗实践,企业节日才能有效形成。”(32)趁着网络上转发锦鲤的热潮,将锦鲤元素融入蜂鸣营销(Buzz Marketing)中,无疑是阿里巴巴2018年极为有效的民俗实践,它增加了民众的认同感,在国庆期间创造了企业传播案例中迄今为止总转发量最高、企业营销话题占据微博热搜榜单最多的纪录,并在双十一当天刷新了之前的销售额,2018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全天成交额最终突破2000亿元。同时,阿里巴巴的民俗实践也给中国锦鲤文化带来影响,信小呆的热度迅速超过杨超越、魏璎珞,成为新一轮锦鲤代言人。不仅如此,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中国锦鲤的概念及意象被进一步确立,作为“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虽然笔者在本文中为了区分中国锦鲤文化和日本锦鲤文化,始终在锦鲤之前冠以“中国”两字,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锦鲤与鲤鱼的混同,或者说认为锦鲤就是传统鲤鱼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作为“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文化的特征),所以信小呆出现以前,网络上流传的都是“锦鲤”一词,没有“中国锦鲤”一说,是支付宝的“中国锦鲤”活动使这种说法普及开来的。活动之后,网络上出现了“转发……,下一个‘中国锦鲤’就是你”之类的信息,商家们开始争相效仿支付宝的活动,打造出“成都锦鲤”“杭州锦鲤”等中国地方锦鲤。从意象上来看,支付宝“中国锦鲤”的图标是极富中国特色的,火红的背景上跳跃着一条金鳞红鲤。虽然上文中反复述及中国锦鲤文化中锦鲤与鲤鱼的混杂、混同现象,如池塘中并存的锦鲤和鲤鱼,网络上同在的锦鲤图、鲤鱼图等,然而支付宝的图标设计极富冲击力,似乎在昭告天下这才是中国锦鲤应有的姿态。加之其巨大的影响力,于是,杨超越的表情包里偶尔闪现的色彩斑斓的锦鲤到了信小呆的表情包里已经变成了清一色的中国鲤鱼,而其他商家的“双十一”宣传画也大多模仿了支付宝中国锦鲤图标中的中国意象。(33)

  同时,伴随着阿里巴巴的全球战略,被其建构的愈发中国化的中国锦鲤文化开始向境外、海外传播。中国锦鲤文化是日本锦鲤文化向全球扩散时与中国传统鲤鱼文化相融合的结果,虽然在互联网空间中形成了转发锦鲤祈求好运的中国锦鲤迷因,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但基本是国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地方性文化。然而由于中国“新四大发明”(34)之一的移动支付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包含于其中的民俗文化要素也开始“渗透式”地对外输出,中国锦鲤文化的商业化和全球化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在信小呆当选“中国锦鲤”之后,支付宝的全球合作伙伴纷纷向其发出邀请。2018年10月10日,搜狐网刊登了《一条“中国锦鲤”的英文,竟然难坏了这么多国家的人》的趣文(35),对世界各地的一些机场及购物场所中“中国锦鲤”的相关描述做了调查,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譬如,香港国际机场用了一红一黑两条鲤鱼的传统吉祥图像及“luckfish”这样一个体现中国锦鲤文化“幸运”的核心内涵的词汇加以描述。迪拜机场和欧洲的比斯特购物村则直接选用支付宝的中国锦鲤图,在文字表述上,迪拜直接使用了“中国锦鲤”的中文字样,比斯特购物村除了“中国锦鲤”外,还加上了“Chinese Jinli”的英文表达。公共空间中的这些展示,潜移默化地宣传着由支付宝建构的愈发中国化的锦鲤文化,将锦鲤的英文表述为汉语发音的“Jinli”而非日语发音的“Koi”是其最为突出的表现,也是支付宝国际影响力的一种证明。

  另一方面,该文提及的日本药妆店和法国巴黎春天商场门前的图片中,出现的依旧是色彩斑斓的锦鲤的身影。在锦鲤原产国的日本,若将其表现为红色鲤鱼或许会有指鹿为马的感觉,而法国保安手中的锦鲤则暗示着日本锦鲤文化已在法国有了一定的影响。显然,当“第三种文化”的中国锦鲤文化向全球扩散时,我们不仅将面对与当地(尤其是锦鲤原产国日本)本土文化的碰撞(36),在那些已经受到日本锦鲤文化影响的国度,中日锦鲤文化也将发生冲突(37),文化的杂糅会进一步加剧,中国锦鲤文化可能被重构,或将形成“第三种文化之第三种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周连华]礼俗互动视角下的当代宗族建构现象分析
下一条: ·[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关链接
·[傅灵犀]红与灰:当代青年“锦鲤祈福”习俗的文化分析·寻找“民俗锦鲤”:中国民俗学网点击量突破一亿次庆典通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