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陆薇薇 菅丰]“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
——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
  作者:陆薇薇 菅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09 | 点击数:8295
 

摘要: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第三种文化”,即“中国锦鲤”文化。中国锦鲤文化不断发展变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出现了“中国锦鲤”“网络迷因”的衍生物。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向全球扩展,中国锦鲤或将形成“第三种文化之第三种文化”。

关键词:锦鲤;中国锦鲤;第三种文化;祥物;网络迷因


  一、引言

  “中国锦鲤”是一种新兴的民俗文化,是日本“锦鲤文化”中国化的产物。它萌发于现实世界,源于两国人民对“鱼”的喜爱之情,同时又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迅速传播,成为一种聊以慰藉的网络流行文化,往往用以指代“独宠于一身的幸运儿”。

  以2018年为例,“锦鲤”是人们茶余饭后趣谈的重要“梗”之一。先是在腾讯视频出品的中国首档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中一路“躺赢”取得第三名,并在之后由于孟美岐、吴宣仪的退团而成功占据C位的“杨超越”,因为具备了锦鲤的幸运体质,被称为“人形锦鲤”,取代原本的锦鲤图案成为人们竞相转发的对象。“转发杨超越,你就能……”“今天你转发杨超越了吗?”,也成为青年人日常交际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是一位名叫“信小呆”的网友,由于参与支付宝国庆期间转发微博的幸运抽奖活动,一夜之间化身成概率仅为三百万分之一的“中国锦鲤”,幸运度超过了杨超越,成为中国锦鲤本鲤的新代言人。而这一次,信小呆不仅开启了新一轮微博、微信的转发、刷屏模式,还受到了国际瞩目,就连支付宝的全球合作伙伴都火速向这位中国锦鲤发出了跨国邀请。伴随着阿里巴巴的全球商业战略,中国锦鲤文化开始向海外渗透。

  在此番锦鲤文化热潮的席卷下,人们开始梳理锦鲤的历史。他们有的把中国锦鲤史写成了一部中国鲤鱼史,重新发明出一个锦鲤文化的新传统;有的虽提及鲤变成锦鲤是在日本,却局限于科普锦鲤的生物学知识,缺乏对锦鲤文化的现代性把握。

  鲤与锦鲤虽然同源,但其文化意义却大相径庭,它们在英文中的表述分别为“Carp”和“Koi”。

  虽然中国鲤鱼史可以追溯至八千年以前,但中国锦鲤文化的兴起不过数十载(1),是全球化的日本锦鲤文化与中国本土吉祥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属于“第三种文化”(third cultures)现象。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指出,在某种源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会出现这种文化不断扩张,吞噬其他文化,形成同质化的格局(第一种);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均排斥这种文化,反对其全球化,形成异质化的格局(第二种);在这样两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文化流动方式之外,还存在“第三种”文化杂糅的可能性,即这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与地方文化相融合,跨越了民族国家间的界限,达到同质化和异质化间的一种平衡的状态。(2)费瑟斯通所述及的“第三种文化”,主要是以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实物的交互作用为基础生成的。而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种文化”的生成不论在速度、规模还是社会影响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着重讨论“中国锦鲤”的生成问题,即现代中国锦鲤文化和作为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s)(3)出现的中国锦鲤现象的生成过程及背后的原因,探究民俗文化在国际化、信息化时代所呈现出的动态性与杂糅性。

  二、日本锦鲤文化的形成与国际传播

  锦鲤有“水中活宝石”之称,体色大致有红、白、黄、橙、黑、蓝等几类,由于色斑艳丽、图案雅致,好似锦缎而得名。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锦鲤类属鲤科,这点经常被作为“锦鲤之中国起源说”的佐证。据有关学者研究,远在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池塘养鲤(4),之后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食用鲤逐渐遍及世界各地,也包括日本。然而,鲤鱼传到日本时,它只是鲤鱼,而非锦鲤。在日本,改良过的食用鲤呈现出了花色,此改良品种又与德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其他鲤鱼品种不断杂交,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现代锦鲤。更重要的是,锦鲤不单单是生物学上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复合体(5)的象征,围绕锦鲤形成了生产、流通、品鉴等一系列日本地方民俗文化,这种地方文化又逐渐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全世界扩散。

  (一)锦鲤的地方史

  锦鲤诞生于日本新泻县中越地区的山间。这片区域曾被称为“二十村乡”,包括现今小千谷市东部的东山地区及长冈市山古志、川口町地区。

  二十村乡为大雪地带,冬季经常被冰雪覆盖,有时甚至无法与山脚下的平原地区取得联系。当地居民为了生存,修建梯田,在水田中养殖鲤鱼。“山古志的梯田群中散落着灌溉用的池塘,人们在池塘中饲养用以食用的黑鲤。池中有‘种鲤’和‘雌鲤’之分,可见是有计划的养殖行为。插秧之后放养稚鱼,秋收之时鱼已长成,便可作为待客或过冬的食材。”(6)养殖鲤鱼本是村落中自给自足的生计活动,未曾想却从中诞生了享誉全球的锦鲤。换言之,锦鲤文化是根植于二十村乡的地域风貌之中的。

  锦鲤爱好者大多将锦鲤的起源追溯至江户时代的文化文政时期(1804~1830)。传说当时除黑鲤之外,还养殖了红鲤和白鲤,红鲤与白鲤交配产生了花纹。这一传说为曾担任新泻县水产试验所所长的越田秀包所言,他将此传说收录进其1931年编撰的《农家副业的养鱼法》中,之后被转载于各类锦鲤概说、锦鲤指南书中,然而该传说并无史料可考。据目前所能确认的一次史料记载,是在明治初期,即19世纪70年代左右,在长冈市出现了观赏用(而非食用)的彩色鲤鱼。(7)这种鲤鱼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锦鲤,充其量只能说是锦鲤的前身,但这意味着鲤鱼不再仅仅是食物,养殖和品鉴观赏性鲤鱼的文化在该地域内开始形成。

  大正三年(1914),在上野公园召开的东京大正博览会上,新泻县展出了“变种鲤鱼”(即彩色鲤鱼)。展示的初衷是扩大彩色鲤鱼的知名度,以此振兴贫困山村地区的经济,没想到不但斩获了博览会的银牌,还得到了皇太子裕仁亲王(即之后的昭和天皇)的青睐。(8)以此为契机,新泻县的地方风物受到了日本其他地区人们的关注,拓展了在日本全国的销售渠道,为锦鲤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增强了二十村乡民众的地方认同感,为了进一步打造地方品牌,他们积极引入西方的孟德尔法则,改良繁殖技术,开始了鲤鱼的杂交培育。数年后,竹泽村的星野荣三郎成功培育出了“大正三色”品种(9),时任新泻县水产主任官的阿部圭将之命名为“锦鲤”。(10)

  但此后,日本社会依然存在“彩色鲤鱼”“变种鲤鱼”“花鲤鱼”等与“锦鲤”并存的说法,直至二战之后重新恢复锦鲤产业,锦鲤再次在日本全国普及以后,“锦鲤”的称谓才逐渐固定下来。1952年,新泻县开始用“新泻县锦鲤养殖渔业组合”来为鲤鱼养殖机构命名。(11)所以,严格说来,现在人们常说的“锦鲤”一词仅有60多年的历史。

  (二)锦鲤的国家化和全球化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锦鲤逐渐脱离地方语境,开始了国家化、全球化的历程。1969年,“全日本锦鲤振兴会”这一全国性机构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全日本综合锦鲤品评会,在品评会上锦鲤被称作日本“国鱼”(12)。这一称呼不仅与新泻县的锦鲤养殖者有关,也和出生于新泻、把新泻作为重要选区的田中角荣等政治家紧密相连,田中角荣在第一届锦鲤品评会的纪念册封面上亲笔题写了“国鱼”二字。1970年,日本举办了大阪世博会,日本政府在会场里展出了极具日本特色的庭园,由新泻、大阪、广岛的养殖者所提供的“国鱼”锦鲤也被安放其中,成为展现“和风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作为日本文化象征的锦鲤,通过经济、文化两种途径同时向海外输出。首先,与中国向他国赠送大熊猫一样,锦鲤作为“友好的使者”成为日本各级政府外交时的重要赠品。他们认为,锦鲤是活着的日本传统工艺品、美术品,是国家的代表。其次,日本锦鲤爱好者的组织机构不断壮大。以“全日本爱鳞会”为例,该会于1973年在美国设立了首个分会,之后在增设海外分会的同时还发行了会刊《鳞光》的英文版。再次,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日系移民积极在当地组织起锦鲤爱好者团体,例如美国锦鲤联合俱乐部(Associated Koi Clubs of America,简称AKCA)、西北太平洋锦鲤协会(Pacific Northwest Koi Clubs Association,简称PNKCA)、巴西锦鲤爱好会(Associação Brasileira de Nishikigoi,简称ABN)等,他们举办锦鲤品评会,扩大了锦鲤在当地的影响。

  在锦鲤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系移民无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虽身处他乡,却心系故土,所以当作为日本“国鱼”的锦鲤文化渡来之时,他们积极接纳以慰相思。同时,象征着日本传统文化的锦鲤也成为生活在异国的这一“少数群体”确认民族身份、增强彼此间纽带的重要文化要素。另一方面,日系移民之外的当地人也给予锦鲤全球化一定的支持。例如在英国,早在1970年就以当地人为中心成立了英国锦鲤饲育者协会(British Koi Keepers'Society,简称BKKS),继而于1974年又成立了中部锦鲤协会(Midland Koi Association,简称MKA),英国锦鲤饲育者协会规模庞大,曾拥有5000名会员。

  随着锦鲤全球化的推进,目前“全日本锦鲤振兴会”的会员已遍布20多个国家,成为养殖和销售锦鲤的从业人员最主要的团体。同时,锦鲤外销至5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成为日本锦鲤的主要去向。

  (三)作为文化复合体的锦鲤

  如上所述,锦鲤不单单是生物学上的存在,也就是说,不是变了色的鲤鱼都是锦鲤,锦鲤身上承载着文化的要素,是一种文化复合体的表现。现代锦鲤文化是日本国家与地方协同建构而成的,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锦鲤的象征文化。锦鲤已被建构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故而经常出现在日本庭园、大河剧、日本特产之中。本是生长在水田中的锦鲤,随着国家化、全球化的进程被重塑了历史,与传统庭园文化结合在一起。这也使得锦鲤养殖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喜爱锦鲤本身,享受锦鲤的养成过程;另一类则对培育锦鲤的池塘、庭园更加偏爱。前者会花重金购买高品质的锦鲤,热衷于参加品评会,力求取得佳绩;后者则将锦鲤视为庭园的一部分,属于欣赏庭园之美的余兴,对锦鲤品评会的成绩不太在意。除庭园外,锦鲤之所以在大河剧及面向外国人销售的日本文化特产中频频现身,也是出于不断建构其悠久历史并巩固其“国鱼”的合法性身份的需要。

  二是锦鲤的生产文化。养殖锦鲤起初是新泻县的地方行为,之后先是引起了日本其他地区一些富裕人士的关注,继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日本民间爱好者的增多而逐渐趋向产业化。锦鲤养殖技术主要依靠不完全的系统交配和个人的筛选经验,娴熟的技术是日本锦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锦鲤的筛选技术是生产优质锦鲤的关键所在,所以现在全世界各地的生产者依然络绎不绝地赴日拜师学艺。

  三是锦鲤的品鉴文化。锦鲤虽是由食用鲤演化而来,却不再被食用。作为一种高档观赏鱼,锦鲤的品鉴文化在文化复合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锦鲤的欣赏、品鉴和评价体系均参照日本的标准。具体来说,有100种以上的锦鲤品种名称是用日语表述的,评判的基准也由日方决定,分为体型、色彩、图案、质素等。由于评判的标准极为抽象,主要依赖于评委个人的审美情趣,而日本的规则又是世界标准,所以世界各地的锦鲤品评会上,日本评委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可以说,象征、养殖、鉴赏的文化复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日本锦鲤文化。在锦鲤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它是以这样一种复合体的形态向外扩散的。2000年以后,随着日本“Cool Japan”计划(13)的推行,日本推广文化软实力的势头加剧,锦鲤文化也变得更加国际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周连华]礼俗互动视角下的当代宗族建构现象分析
下一条: ·[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关链接
·[傅灵犀]红与灰:当代青年“锦鲤祈福”习俗的文化分析·寻找“民俗锦鲤”:中国民俗学网点击量突破一亿次庆典通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