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
  作者:项江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04 | 点击数:6375
 

      4月2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中国最初录音”两个项目课题组的对话与交流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早期录音的介质保护与数字化建档、珍贵录音档案的共享策略:限制与开放的伦理原则、劳弗录音档案与田野资料的多学科价值、劳弗特藏与早期中国少数民族人类学调查等议题展开讨论。

      见证“中国最早的录音”:伯特霍尔德·劳弗的人类学之旅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艾伦·伯德特馆长和魏小石博士先后围绕该校传统音乐档案馆的历史和馆藏、“劳弗特藏”的数字化建档成果、“中国最初录音”项目的缘起和进展等话题,通过PPT演示和录音资料样本的播放,全面介绍了“中国最早录音档案”的建设思路和内容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

      伯特霍尔德·劳弗为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通晓汉语及十多种东亚语言。他以英文、法文和德文发表的著述逾两百种,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伊朗: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史的贡献,特别参证植物和作物栽培的历史》《中国泥塑》《中国篮子》《玉:中国考古学与宗教研究》等。劳弗有关藏语和西夏语方面的著作,如《藏文书写的缘起》《藏语中的借词》《西夏语:印-汉语文学研究》等,至今仍为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必读之作。

      1897-1899年,劳弗参与了著名人类学家弗朗茨·博厄斯发起并主持的“杰瑟普北太平洋考察项目”,前往萨哈林岛和阿穆尔江(即黑龙江)河口区域开展民族志调查,主要负责阿伊努、尼夫赫、鄂温克、那乃等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调查。整个项目在白令海峡两岸的沿海地区展开,由11人共同完成,留下了136卷蜡桶录音。接着年仅二十多岁的劳弗主持了于1901-1904年开展的“雅各布·希夫中国考察项目”。据博厄斯解释,该项目旨在收集“能代表中国习俗、信仰、工业、生活方式的实物”。劳弗在这次考察过程中所收录的大约四百卷蜡桶唱片,已被学界普遍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录音”,略早于百代唱片工程师弗雷德·盖斯伯格录制的吹打乐和孙菊仙的《举鼎观画》等。1908年,劳弗正式入职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并于1908年和1923年两度重返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因而其后期的调研成果包括采集到的实物大都收藏于该博物馆。

      劳弗录音档案“回归”中国之路

      201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传统音乐档案馆正式启动“中国最初录音”项目,旨在将劳弗于1901-1902年间录制的四百卷蜡桶录音进行出版。这批录音资料于1961年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转存于印第安纳大学的传统音乐档案馆,成为“劳弗特藏”,并于2017年进行了数字化建档。与此同时,该项目还计划对配套的104张照片、7500件实物及田野笔记作出评述和详解。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将联合中美两国历史学、民俗学、音乐人类学、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共同完成制作英汉双语版的档案试听网站,同时出版一套画册和CD,将纳入劳弗所采集的照片、田野笔记以及音响资料的注释等。

      长期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魏小石提出,相比于同时代录制于中国的零星录音资料,“劳弗特藏”堪称是一宗系统性的记录档案,其中不仅包括了丰富且互为关联的音乐种类,而且有着较完整的配套图文资料。“劳弗特藏”以数据归集方式保存了二十世纪初期流存于中国的十余个乐种和多种方言的口头表现形式。其中在上海的录制部分(1901年)记录了当时吴语民歌、滩簧戏、秦腔等多种传统体裁的存续状态,足以让人重归那个年代上海滩精彩的民间曲艺氛围。北京部分(1902年)大多录制于现场表演,部分唱词在后来存世的曲艺资料中实属鲜见,展现了小调民歌(如孟姜女调、五更调)被纳入京津地区曲艺表演中的早期面貌。伯德特馆长在总结中说,我们希望中国学者和其他受众能够通过“劳弗特藏”了解劳弗所做的工作,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希望将来能与更多的中国学者和民间人士展开共同研究。

      从音乐档案到口头遗产: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交流现场播放了劳弗于1901年在上海录制的孟姜女小调,滩簧戏、秦腔、京剧片段,1902年在北京录制的鼓词、时调、民歌等,以及1908年录制的西藏传统音乐。结合“劳弗特藏”的录音、实物、图片资料和田野采集记录,学者们讨论了当前早期音声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会议当天适逢“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田青和人民音乐出版社电子音乐中心主任黄志鹏一同带着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项目成果《世纪绝响——阿炳传世乐曲》和《丝桐神品——古琴》两套专辑与会,丰富了讨论的话题。田青认为,除了文字记载是我们文明的一个载体以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音声档案。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研究所首任所长、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就曾用钢丝录音机记录下幸存于乡间陌野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当属国内音乐学界最早的田野录音档案。随后,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传统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寺庙音乐等乐种的录音档案,长达7000小时,来自中国五十多个民族,并于1997年以“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为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该名录的文献遗产项目,其中就有阿炳创作的传世名曲《二泉映月》。在回顾和讨论早期中国民间音乐田野采集的学术历程之后,学者们结合中外相关的口头遗产建档实践和既有田野经验,围绕音声档案的田野技术、内容识别、信息著录、内容管理及数字知识产品的生产、获取及共享的可能性路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强调了文本研究向音声表达的学术趋势和形成跨学科合力的必要性。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主要应用于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数据采集、汇交、整合、质控、审编、获取以及共享的标准体系,以促进数字资源向知识本体的转化,完善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信息化的专业研究环境。今天探讨数字人文资源的建设、获取及共享机制,必然要为跨学科研究的互补性合作提供空间并搭建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指出,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例,很多原本就很衰弱的一些传统,随着几代代表性传承人的离世,已经在原地找不到相应的音声表达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手段使我们重新了解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变得更便捷。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04月24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
下一条: ·“中国最初录音”,韵起独行之采风,“回归”于声音生长之地
   相关链接
·[专题]百年前的中国音声之美:走近劳弗录音档案·“中国最初录音”,韵起独行之采风,“回归”于声音生长之地
·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聆听百年前的“中国记忆”——“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圆桌会议综述
·[圆桌会议]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巴莫曲布嫫、朝戈金、毕传龙、李刚]蒙古英雄史诗的数字化建档实践
·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