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叶涛]作为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祇园祭
——日本京都祇园祭考察札记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13 | 点击数:7886
 

  摘要:京都祇园祭是日本最著名的节祭活动。以2018年对祇园祭的实地考察为基础,有助于探讨作为日本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祇园祭,在历史起源、山鉾巡游和仪式变迁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而可以发现信仰文化是祇园祭得以传承千年的基础。

  关键词:祇园祭;八坂神社;山鉾巡游;节日;祭典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每年的7月,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的京都“祇园祭”,是日本最著名的节祭活动,它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合称“日本三大祭”,与同在京都举行的5月的“葵祭”、10月的“时代祭”合称“京都三大祭”。

  京都祇园祭中的29座山鉾*本体及其重要悬挂品于1962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财*,“祇园祭山鉾行事”于1979年被登录为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祇园祭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双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由日本政府申报的“京都祇园祭山鉾巡行(花车巡游)”入选该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夏,笔者在位于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访学,得以对2018年度的祇园祭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同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对祇园祭的起源传说、仪式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进行了初步梳理。在此,本文仅从日本传统信仰文化传承的角度,就祇园祭中的相关问题略述己见。

  一、祇园社、八坂神社与京都祇园祭的起源

  在京都最繁华的四条大道的东首,赫然伫立着八坂神社十分醒目的朱红色大门,是为京都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形象。今天的八坂神社,在明治维新之前,称作“祇园社”。“祇园”一词,来自于早期佛教的“祇园精舍”。祇园精舍位于中印度,是佛陀说法遗迹中最著名的处所。祇园社供奉的主神“牛头天王”,也是“祇园精舍”的守护神。由此可见,“祇园社”原本是具有浓重佛教气息的寺院。

  祇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中叶,“渡来人”(来自大陆或朝鲜半岛的移民)在山城国(今京都)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后被命名为“祇园感神院”。其后一千余年,祇园是以佛教信仰为主、本土神道融合其中的信仰场所。明治元年(1868年),日本政府颁布“神佛分离令”,“祇园社”改名为“八坂神社”,成为一座纯粹的神道之社,供奉其中的佛像也被移到了其他寺院。但是,神社所举办的最重要的节祭活动依然称作“祇园祭”,由神社氏子组成的传统居住社区依旧称作“祇园”。

  祇园祭,又称“祇园御灵会”,是八坂神社及其所辖地区的例行祭祀与节庆活动。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所谓御灵泛指蒙冤离开人世的灵魂、即冤魂,人们将突如其来的天灾、瘟疫,特别是瘟疫看作是这些冤魂在作祟,因此,怀着畏惧和敬畏的心情称他们为御灵,尽自己所能安抚他们,祈祷他们不要加害活着的人”[注]。“御灵祭”的称谓恰恰道出了祇园祭起源的本意:祭祀冤魂亡灵,祛除瘟疫灾害。[注]

  关于京都祇园祭的起源,学术界的观点并不一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日本平安时代贞观年间(859-877年)[注],全国流行瘟疫,人们认为这是御灵(冤魂)作祟的原因(一说是牛头天王作怪),为了安抚冤魂、驱除病魔、祈求健康,皇室命令制作了象征六十六个地方(方国)、长约两丈的六十六根长矛(即“鉾”),将它们送往神泉苑供奉,用以安抚御灵(祭祀牛头天王)。此外,还有诵经活动,并举行歌舞和音乐演奏等用以娱神。虽然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镇魂驱魔,但其娱乐热闹的程度并不亚于过节。

  虽然后世祇园祭的山鉾巡行(花车巡游)成为祭典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但其祈求健康平安、驱除瘟疫灾祸的核心内涵始终一脉相承、千年延续,在今天祇园祭的各项活动中,在信仰空间(主要是八坂神社本殿)里面举行的一系列祭典仪式,依旧因其神圣性而不向普通市民和游客开放。

  二、京都祇园祭的“山”与“鉾”

  “山鉾巡行”(也称“花车巡游”)是京都祇园祭最重要的仪式性活动,那么,什么是“山”?什么是“鉾”?

  “山”与“鉾”都是车的形状。祇园祭的活动以“山车”为主,所谓“山车”,指日本民间传统祭典活动时出现的台车,其上或有屋顶或有各式装饰,每个山车还会有不同的名称。京都祇园祭的山车,既是节庆期间神灵所依附的处所,同时本身就是神灵的象征。已有学者详细考证过日本祭典中这种山车(花车)巡游的形式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此不赘述。[注]

  祇园祭的山车型制分为“山”与“鉾”两大类,又习惯统称为“山鉾”。

  “山”的形制相对较小,多为单层,无顶,车上大多装饰有松树,并安置有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木质偶像。山车从地面至树顶一般有五六米高,重量也相对较轻(约1.2-1.6吨),过去是由许多人肩扛着巡游,但是现在已经全部安装上了车轮。

  “鉾”的形制则要高大的多,从地面至顶端往往高达二三十米,重量多达十几吨,必须依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拉动。“鉾”都是两层,上层空间较大,安装有屋檐,像一座装饰华美的小亭台,亭子顶端会树立一根长达十余米的“鉾杆”,例如每年巡游队伍打头开路的“长刀鉾”,其树立在车顶的“长刀”便成为祇园祭的标志性景观。鉾车上亭子内的空间,可以坐得下由二三十人组成的演奏“囃子”[注]的乐队。除乐队外,亭子面向头部的前面还会装饰有象征神灵的木偶小儿(稚儿)。过去各个山鉾町都是选择本社区的儿童扮饰稚儿,如今只有长刀鉾尚为真人,其余的均改为木偶了。

  “山”“鉾”的组装(“山建”“鉾建”)全部由各个社区民众负责,组装时采用传统工艺,不使用一个铁钉,全部使用草绳和麻绳捆绑扎制,数吨重的车体被组装得十分结实。尤其是动辄十几吨的鉾车,上面还会乘坐二三十人的乐队,在行进中会被拽拉直行、拐弯侧行,对车体的捆绑扎制技术要求极高。

  尽管机械动力已经发展到能够登天入地的水平,但是,在祇园祭中,无论是“山车”还是“鉾车”,其行进的动力完全依靠人力推拉,始终保持着最原始的动力形态。这种以人力作为动力的传统,导致参与大的“鉾车”巡游的壮劳力人员一般需要七八十至上百人,小的“山车”巡游也需要四五十人,因此,社区民众的积极参与是保证祇园祭山鉾巡游千年存续的基本前提。

  如今,每一个“山”“鉾”都有一个属于“公益财团法人”性质的保存会,并且在各个山鉾町内都有一个专门保存“山”“鉾”文物资料的会所,前祭和后祭之前的“宵山”展示、展演活动主要都是在会所内举行。

  2018年度的祇园祭,山车和鉾车共有33组,其中前祭23组、后祭10组。前祭23组包括:长刀鉾、函谷鉾、鸡鉾、菊水鉾、月鉾、放下鉾、船鉾、岩户山、宝昌山、孟宗山、占出山、山伏山、霰天神山、郭巨山、伯牙山、芦刈山、油天神山、木贼山、太子山、白乐天山、绫伞鉾、螳螂山、四条伞鉾。后祭10组包括:北观音山、南观音山、桥弁庆山、鲤山、净妙山、黑主山、役行者山、铃鹿山、八幡山、大船鉾。[注]从这些山鉾的名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既有日本历史文化事件与地域特色,也明显地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如函谷鉾、郭巨山、伯牙山、孟宗山、白乐天山、鲤山等。对于祇园祭山鉾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已有专文予以论述。[注]

  以山车巡游(或称“花车巡游”)形式为主的各类祭典在日本各地非常普遍。当然,这些祭典都以各地的民众聚居地为活动空间,并且融入了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具有了各自的地域特色。京都祇园祭被认为是日本各地这类山车巡游祭典的源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张瑞娇]达州“元九登高”节俗探源
下一条: ·[毛巧晖]北运河的民俗印迹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杨宇]明清洛阳地区关帝信仰碑刻的生成机制研究
·[杨建国]山西应县龙王信仰及其演变初探·[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
·[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宋亦箫 宋博文]三星堆人的雷神信仰
·[商梦圆]陕西白水仓颉传说与仓颉信仰的日常表现形式·[裘兆远]太湖流域渔民的祖先信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