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作者:林继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02 | 点击数:8214
 

  二、诞生于家园重建中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从文化项目到人及其生活的整体保护,包括灾后家园重建,或者与家园重建相关的所有推进羌族社会发展的行为。受我国历史上文化政策、地震灾害的影响,羌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分布在传统村落、社区,甚至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个别人的生活里,或者存续在较为边远的村寨。5·12地震后,家园重建以及新型城镇建设的新社区、新村落影响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传承人的生活。为了全面、系统地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统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等,国家从羌族传统文化保护、羌族民众生活以及家园建设的角度考虑,设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当代羌族民众生活区域为中心,其中四川省汶川县、茂县、理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除此之外还包括四川松潘县、黑水县和平武县,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等羌族民众生活区域。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羌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非遗”项目国家级17项、省级54项、市(州)级232项和县级419项。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涵括了羌族民众生活的主要区域,涵括了羌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区内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项目均有具体的保护规划,其保护成效明显,并且向纵深推进。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建设,不仅是羌族民众家园重建、重拾生活信心的一部分,而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家园重建如何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园是人们生活的依托,由可以感知的时间、可以触摸的空间以及人们丰富的活动构成。羌族家园重建中,如何选择生活内容,如何选择羌族民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文化符号就变得尤为重要。

  羌族家园重建包括居住空间、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建设。居住空间包括在新空间上建设家园,在传统居住空间上建设家园以及对地震中破坏的家园进行维修;文化空间建设包括羌族民众生活、文化关系以及文化活动的建设;精神空间建设包括以生活、文化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以及家国情怀、家园情结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均离不开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以人为本”。北川羌族家园重建有多种可能性选择,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选择的根本是羌族民众的生活,将那些与家园建设主旨一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激活,创造条件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社区、新城镇、新村落得到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家园重建的传统精髓,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质文化传统及保护人的生活“家园”具有紧密的联系,包含了羌族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择和尊重。5·12地震后,政府先后建设了羌族文化生态项目,诸如茂县古羌城、北川民俗博物馆等,茂县黑虎羌寨、北川吉娜羌寨、理县桃坪羌寨等典型性的羌寨保护性维修。让因地震损毁的、羌族特有的以及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文化形态得到有效抢救,而且结合灾后重建,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并落实到城镇建设规划中,突出羌族文化风貌,提高城镇民族审美价值。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项目建设经过了慎重选择,包含了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选择和创新。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羌族刺绣带来挑战,传统羌绣“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的制作技艺逐渐远去。传统羌绣常用神话传说故事和吉祥图案为题材,表达羌族民众对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灾后羌绣题材有所扩大,文化表达更为丰富,刺绣技术更为现代,这些进步离不开羌族民众在当代生活基础上的文化选择。

  四、“家园”作用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5·12地震后,作为特殊人群,北川县城的羌族从被毁的家园迁移到新北川、新城镇,进入新的社会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个人传统价值体系,他们除了失去亲人的至痛,还不得不面对迥异的生活环境。他们在祖居地上的生活是丰富的,这种丰富性来源于文化上的丰富性,其系统、娴熟的人际交往关系、祭祀仪式、传统生活空间、节日体系和商贸习俗等构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生命活力,发挥着自我调节、自我治理的文化功能。

  5·12地震后,羌族家园的物理空间建设快速实现,灾民搬进了政府提供的新房,但是文化家园、精神家园建设则相当漫长,并且较多地依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家园重建充分体现羌族民众现代生活的传统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民众建立了秩序井然的生活关系和文化关系,体验到生活在新家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羌族家园重建的空间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论证的规划。北川新县城建设充分融入羌族传统居住元素,广场、马路、草坪相映成趣,与羌族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天性相一致;羌族传统村落兼具地域性和地方性的文化空间在新城镇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传统风俗习惯、信仰体系,以及依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体系仍然存活、重现在新建的城镇、羌族社区和村落之中。

  在家园重建中,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的目的是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羌族新的家园中获得相应位置,积极融入新生活。尽管带有诸多人为因素,但是更多的是羌族民众生活对于传统的需要或与祖先血脉之间联系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羌族民众在新空间里温暖生活的来源,是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的来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始终以传承人为基础,这些传承人生活在传统村落、社区,当他们进入新的家园,要适应城镇生活,要在新的生活环境里、新的关系中,体会、感受到自己熟悉、乐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幸福感、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使他们成为灾后家园重建或者新城镇生活的受益者。从这个角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新的家园能否顺利进入,能否适应新家园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羌族新家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命力。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家园重建提供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生产性领域,不仅改善了羌族民众的生活,为他们增加经济来源,增加就业渠道,而且增添了新家园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活力。

  五、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涵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在生活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常态。不同类型或者不同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存在差异: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社会能力较弱,或者无法适应民众生活的现代化,就会淡隐于社会历史中;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生活及自然环境关系紧密,表现出强盛的传承活力,这就要求坚持分类保护基础上精准施策。

  5.12地震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开展了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全面搜集羌族地区受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及相关实物,以此抢救羌族家园的历史和文化,抢救羌族先祖的生活记忆。

  羌族家园重建是空间再造过程,这种空间再造是依靠羌族非物质文化得以实现的,包含对羌族民众生活的深层观照。羌族家园重建中的空间再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空间上的再造。地震后,羌族许多村寨遭受程度不同的破坏,许多传统空间消失了,有些空间不适合羌族民众现代生活,这就需要进行再造和改造。阿坝州理县蒲溪乡休溪村位于岷江上游蒲溪沟海拔2600米高山缓坡上,全寨有6个家族,57户家庭。村落周围的高山流水、田园耕地、野生动植物构成羌族民众的生活和精神文化空间。5·12地震后,休溪人选择在原址上重建家园。休溪村民居重建采用羌族传统的自然片石与粘土、木料,恢复修建纳萨石台,供祀白石、神树枝等,同时,也注入了时代元素。羌族传统火塘建筑主体中层柴火烟雾不易散去,重建时把火塘、厨房分割移离。畜圈、厕所、火塘、炊灶由传统居室的上中下分层改为平面相依,保证了人居与畜居的空间分离。这就意味着羌族家园重建不是因袭传统,而是在丰富传统、发扬传统。二是重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比如,灾后北川新县城就建设了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并且与新县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有机结合,形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体系。北川新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羌族民俗博物馆、羌族文化演艺中心;羌族巴拿恰以及吉娜羌寨、卓卓羌寨、恩达羌寨、黑水羌寨等;羌族口弦、古羌茶艺、羌绣、古羌水磨漆以及羌族上刀山、斗牦牛、跳曹盖等传习所,均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保护和传承空间。

  羌族新家园建设格局有别于传统羌族村寨布局、族群组织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但是也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街将羌绣文化展示和展演、羌绣技艺体验活动、羌绣产品生产销售结合为一体,使具有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平武县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成为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发基地,让海内外游客充分感受和体验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了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和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实现了羌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宣炳善]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
下一条: ·[潘文焰 仲富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
   相关链接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
·[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孟媛媛]礼让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六尺巷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
·[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
·[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
·[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
·[李毓 林立英]文化濒危与教育:水书文化传承的实践特征与机制·[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