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作者:王德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29 | 点击数:4398
 
书名:《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作者:王德刚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ISBN: 9787010202143
 
 
 
 

  内容简介

  民俗的价值,是民俗学的本体论命题,本项研究以“中国当代民俗学者”为对象,选取了20位国内著名民俗学者(包括刘魁立、朝戈金、乌丙安、刘铁梁、张振犁、叶春生、高丙中、叶涛等)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几十万字的能够充分表达个人学术思想的口述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将口述资料与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对读”研究,经分析、聚类和综合论证,总结、归纳出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民俗学者”这一学术共同体的民俗价值观共识: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体现在“人类个体、特定人群、整个人类”三个维度上,具体表现为:在人类个体日常生活层面,民俗具有“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民俗学具有“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的价值;在人类特定群体意识形态层面,民俗具有作为“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的价值,民俗学具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的价值;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建构层面,民俗具有“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民俗学具有“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同时,对民俗学和民俗学者的社会地位、民俗学作用于社会的途径等进行了延伸研究。

  作者简介

  王德刚,男,54岁,文学博士(中国民间文学专业,非物质文化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山东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民俗与乡村旅游研究;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出版相关专业著作20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内容涉及乡村与农业旅游、社区利益等领域,其中在社区利益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相关理论成果多次获教育部、住建部、国家旅游局奖励,并受邀在世界非物质遗产大会上做主题演讲;曾主持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研究项目、国家旅游局重点研究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立项科研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课题十几项。

  目  录

前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第一章  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与理论借鉴

一、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
二、理论借鉴

第二章  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初步分析

一、访谈提纲设计与访谈对象遴选
二、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收集
三、口述资料分析过程
四、主题凝练结果

第三章  主题阐释

一、传承与发展
二、乡土根基与行为规范
三、民俗实践与民俗学科发展相辅相成
四、圈子文化
五、“非遗”与民俗
六、能动地解释、服务和作用社会生活
七、凝聚认同到国魂
八、与政治政策的矛盾统一
九、民俗与市场结合
十、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十一、无形的使命感
十二、民俗对个体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十三、完整的人类文明知识图谱
十四、以小见大和由小到大的价值
十五、全球化

第四章  主题属性聚类分析

一、属性分类
二、聚类分析
三、主题阐释所表达的主要思想
四、主题阐释所显现的价值观种类
五、主题阐释的局限性

第五章  民俗的价值

一、民俗价值的三个维度
二、民俗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
三、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
四、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

第六章  民俗学的价值

一、民俗的“外价值”与民俗学的价值
二、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
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
四、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

第七章  民俗学科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一、民俗学科的地位
二、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关于价值维度
二、关于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
三、关于民俗学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四、展望——民俗学发展进入价值共创时代

附录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薛梦潇:《早期中国的月令与“政治时间”》
下一条: ·陈志勤:《地方社会与民俗文化建构》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