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妈祖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仰在历经千年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变迁,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北部湾地区分布广泛的妈祖庙宇在文化涵化过程中吸纳传承了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妈祖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在北部湾地区不断分化和演进,促进了地域认同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妈祖信仰作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对话和政治互信,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妈祖庙;文化涵化;地域认同;“一带一路”
持续千年的妈祖信仰涉及政治、经济、外交、侨务、文化等诸多领域,已然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学术文化课题。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等不同学科的不同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妈祖信仰研究更为多元化。在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视域之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及其理论框架的引入,使海内外妈祖信仰习俗研究取得了更加丰富的成果。当下全球有妈祖庙宇近万座,妈祖信仰习俗在与中华文化渊源相关的地区积淀传承,丰富了人类社会璀璨的历史文明。2006年“湄州妈祖祭典”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妈祖信仰及习俗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年以前,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妈祖信仰文化从发源地中国福建传遍中国沿海地区,传入很多东南亚国家。北部湾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早期始发港之一,受妈祖文化的影响深远。北部湾地区存在的诸多天妃庙、天后宫、三婆庙体现着妈祖信仰文化在北部湾地区的涵化历程、结果以及地域认同建构的表征。在千年历史的传承和变迁中,妈祖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在北部湾地区不断分化和演进,促进了地域认同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的推进过程中,北部湾地区人民更是借助悠久的历史遗产与地域文化象征符号,增进国家文化认同以及民族文化交往的多样性途径,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内部凝聚力。
一、妈祖庙:海丝路文化传播与涵化的表征
文化涵化(cultural acculturation)是文化变迁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指两个以上的不同文化体系间因为持续接触和影响,从而造成一方或各方发生较大规模的文化变迁。在这一进程中,他们将经历文化再适应直至文化创新的过程。妈祖信仰本是福建东南沿海的地方神灵信仰,是由海运而兴,并逐渐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之地的共有民间信仰及历史传承习俗。在地方史籍记载中,妈祖信仰传入北部湾地区后,与当地的汉族民俗、疍家民俗、客家民俗结合交融,形成了独具海丝路始发港特色的地方信仰文化现象。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所形成的一条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秦始皇在统一大片疆域之后,进一步将版图扩张到了岭南。灵渠的建成使用改变了中国早期航运版图。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合浦郡(该地名为“江河汇集于海”之意),因海洋贸易的拉动,使合浦郡成为汉王朝唯一有内陆水路直通大海的岭南重镇。《汉书·地理志》中记录有:“自合浦、徐闻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千里……”让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径与源流都有了追溯的开端。另据记载,汉武帝还曾派遣黄门使者分别出使东南亚和南亚诸国,其船队就是从合浦港出发远航。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北部湾地区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了中外通商往来的重要门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而进入红海,抵达现今的东非和欧洲地区,成为中国海外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海丝路沿线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到了宋元时期,当时的中国与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随着海港商业的发展,妈祖信仰习俗文化也随着海丝路广泛传播。
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妈祖庙(也称天后宫、天妃庙)众多。以合浦乾江镇古港口到古廉州府入海口的历史遗址为例,在这4公里江河段旁,同时建有5座天后宫,分别是海角亭天妃庙、乾江天后宫、西门江天妃庙、九头岭天妃庙(九头庙)、府城南门外天妃庙,都是当年香火鼎盛之庙宇。在这5座祭祀妈祖天后的庙宇中,规模最大的是乾江天后宫,目前能够保存原有的格局和规模的,也只有乾江天后宫。乾江天后宫建于明清之交,占地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建筑格局为木梁结构,是沿海渔家出海前举行祭祀仪式、祈祷平安和渔获丰收的场所,历代多有扩建修缮。在当地渔家老百姓的心目中,天后宫的规格是当地庙宇之中最高的。
位于北部湾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城,在其历史遗址、遗迹的发掘过程中,曾于1988年出土了一方《天妃庙记》碑,碑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妈祖信仰历史文化信息。“天妃庙记”碑据记载为宣德三年(1428)监守雷廉珠池采珠钦差杨得荣所建,大部分碑文可辨认:“天妃,闽中湄州人也,少即神慧,海上有难,舟楫得济,人民获安,故海边各立宫庙奉祀之。宣德三年余领命奉守珠池,遂于海岸起立新庙一所,佑宝地风平浪静,海道肃清。众生乐业,共享太平。乃使工刻石于宣德四年冬十二月戊寅日。”碑文为考察妈祖文化进入北海海上丝路始发港传播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地点及人文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格尔茨认为,宗教是一种“文化体系”,是本土社会用以解释人生和社会的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北部湾地区渔民常年面对海上风云变幻的生态环境,异常艰辛危险。人们通过精神信仰上的寄托,以期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因此,北部湾地区的渔民出海时,船上大都会安放着妈祖神像,或是带着从各处妈祖庙求来的护身符。当在海上不幸遇到风浪,就祈求妈祖神灵一路护航,保平安与丰收,因而妈祖信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可以说,如今北部湾地区沿海的每一座沧桑的妈祖庙,都是千百年来北部湾渔民艰苦卓绝的海上劳作的见证。北部湾地区妈祖信仰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寻常的民间信仰,而是在历史变迁中逐步发展与沉淀成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综合体,积聚了丰厚的有形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了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
同时,中国妈祖信仰的产生和流传也是宋元时期以来,中国海丝路上贸易交往频繁及历代封建朝廷对于妈祖文化符号的利用与张扬的必然结果。由于宋代航海业的发展,妈祖信仰很快得到宋代朝廷的重视。在民间流传的传说中,妈祖并非民间杜撰的偶像,而是从老百姓中走出来,逐步被神圣化的真实历史人物。据福建沿海各地口头叙事所流传,妈祖在凡间的姓氏为林,名默,福建莆田人,大约生于北宋建隆年间。因一次遇大风船翻,奋不顾身救起父亲,找回兄长尸体,颇为人们所称赞。她又经常为老百姓行医看病、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为当地老百姓所信赖倚仗。相传北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她升天为神。故此,福建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把她奉为海上保护之神,尊称为妈祖。而在《敕封天后志》与《天妃显圣录》等文献记载中,则将其生平加以神圣化。撰其是母亲吞食观音菩萨所赐药丸所生,出世时祥光异香四溢,且天生慧根,周岁时见到神像就会合掌敬拜,幼时即能背诵《观音经》,少年时得到道长所教之玄微秘法,可渡海救助遇险之船舶,同时还潜心研习医术,为百姓治病。亦常驾云周游诸岛,被百姓称为“通贤灵女”。在其升天通灵后,百姓们感念其慈悲为怀、济世救人的精神和善良贤慧的高贵品德,从此为其建庙设像供奉并尊称为“妈祖”。正如美国人类学学者华琛(James Watson)在其著作《神明的标准化:对华南天后信仰的提倡》中,通过中国封建王权时期之元、明、清三代将民间女神妈祖改造成天后过程的描述,阐述了民间习俗“小”传统可能被国家信仰“大”传统吸收的观点。认为国家意志通过被“允准”的神灵信仰来推动国家宗教信仰文化的标准化。天后这类符号是创造统一文化传统的重要要素。而法国社会学派的葛兰言(Marcel Granet)则提出“很多具有社会意义的地方性仪式活动逐步被统治者吸收、改造,蜕变为帝国所需要和采用的官方象征文化符号,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并为典籍文本所记载”。
北宋时期宣和五年(1123),当时朝廷赐予妈祖庙“顺济”庙额,南宋时期又先后赐予“灵惠夫人”等封号,从而确立妈祖成为本土海神的地位。在此之后,中国历朝皇权统治者对妈祖一再进行诰封,封号也愈为显赫。元代共敕封5次,最显赫的封号为“护国明著天妃”;明朝敕封为“昭孝纯正灵应孚济天妃”,准许沿海皆建妈祖庙进行祭祀;清代康熙年间封为天后,道光年间封为天上圣母,到同治年间止,共封妈祖18次之多,为历代之最。
从发展的视角对妈祖庙的兴建与变迁进行观察,可见民间自发信仰与国家意志的合力使我国许多著名港口城市的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中国近代很多港口城市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如天津、烟台、青岛、营口、连云港等地,都被后世记载为“先有妈祖庙后有某某城”。妈祖庙所凝聚的人气以及民众向心力逐渐使很多荒凉的渔村发展为繁荣的港口城市。台湾同胞把最早供奉至台湾岛上的分灵妈祖尊称为“开台妈祖”。澳门的葡萄牙名称MACAU,就是粤语“妈阁”的音译。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地都有数量众多的妈祖庙、天后宫。总而言之,妈祖崇拜在包括北部湾地区在内的广大沿海地区逐步扩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有关,与国家力量的推行有关,也与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