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张瑞娇]达州“元九登高”节俗探源
  作者:张瑞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27 | 点击数:8029
 

      达州上古时期属巴地,巴蜀賨民与道教的深刻联系,促动了元九登高早期的活动形态,即在正月初九登高、建庙、祭拜以庆祝玉皇诞辰。如今这些活动已经不存在了。而元稹却成为了当地一个越来越鲜活的文化符号。元稹曾在元和十年(815年)至元和十三年(818年)被贬到此地,在当地引导民众开荒耕种,并组织人们在翠屏山上修建了戛云亭,戛云亭一度成为当地民众对科举乃至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有“达邑文风所关”的盛名。清嘉庆年间鲁凤辉等编纂的 《达县志》中即记载:“元微之建亭翠屏西岭,常有祥云罩其上,因名戛云亭”。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名人热的带动,纪念元稹被当作元九登高的主题被确立下来。

图5:(左图)元稹纪念馆

图6:(右侧)戛云亭

      当地政府自1978年以来,逐渐将登高的地点从原来的翠屏山迁移到了凤凰山,并且在凤凰山山腰修建了元稹纪念馆、元稹文化广场和元稹诗廊,这些后起的建筑逐渐取代了翠屏山上戛云亭的地位,成为民众元九登高的主要活动场所。

      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众历史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一种积淀,也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空间的重要窗口。而地方性节日则是了解特定地区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民众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渠道。 “元九登高”节是达州地区经久传承的文化宝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民众慎终追远、修身明性、追求理想的表达方式,也是国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对这一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庆祝活动也日益多样。登高活动一方面折射出了道教的发展在达州地区遗留下来的民间信仰,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民众对著名文人的历史情感的沉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这一活动以一种健康自然的方式传承至今,并且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7年,笔者在撰写毕业论文之际,才真正关注到了这一节俗。生活在民俗生活之中的民众,时常会忘记以他者的眼光对自己的生活圈加以反思,直到接受了一定的学术训练之后,才能稍微抽离其中,以陌生化视角审视自己生活的文化语境,这个过程意味着调查者有与被调查对象深入接触的天然优势,但也同样意味着难以保持对民俗事象的敏感性、针对性等劣势。

      此次采风,获益之处颇多,尤其是与节俗参与者之间的亲密交流,让人能够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年节之中的登高不仅是一家团圆共同向上、排除过去一年晦气的最佳举动,更是在文化滋养中把文人崇拜融入生活、教导子孙的实践,节俗、信仰、实践共同构成了他们充满希望的生活世界。

      作者简介:张瑞娇,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

(原文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 第2038期(2018年11月29日) - 第04版:副刊。)

(本专栏投稿邮箱:1178718234@qq.com)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张建军】

上一条: ·[朱婧薇]田野伦理:是枷锁还是翅膀?
下一条: ·[叶涛]作为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祇园祭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俞玲]变“节”惟新:中华传统节俗的现代性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
·[常睿]新冠疫情下的端午香囊节俗消费考察·[萧放]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徐金龙]试析荆楚端午节俗的文化内蕴及现实价值·[纪军]上蔡重阳节调查报告
·[冯瑾]乡宁云丘山中和节节俗及其儒家文化意蕴·[杜凯月]孔尚任《节序同风录》管窥
·[萧放]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何泠静]艺术人类学视域下明尼苏达州苗族艺术形式的变迁·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
·“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邀请函·[张瑞娇]四川达州元九登高节俗辨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