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多民族国家,我国有28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少于30万。这些人口较少民族拥有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记忆,并通过口头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近日,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工作。
口头传统的内容既包括讲唱形式的民歌、歌谣、史诗、谚语、格言,也包括口述历史、生产生活技能等,是认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钥匙”。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脱贫攻坚的开展,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很多口头传统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和场所正在减少甚至濒临消失,口头传统内容也面临流失的风险。
鉴于此,国家图书馆秉承“抢救为主、兼容并包、科学致用、永续开放”原则,启动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工作,将分典藏记录、保存服务、传播推广三个阶段逐步展开。今年将完成相关试点工作;2019年至2023年,将以民族为单位、以省区市为区块,逐步进行口头传统的记录典藏。之后,将在记录基础上进行资源的翻译、编目和保存,典藏资源也将全部上线,供读者检索使用,并持续推进典藏成果的转化、传播与推广。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9年1月18日 【本文责编:何厚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