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主题书展:神话学的世界——华东师大的学术文脉与传统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09 | 点击数:4276
 


策展人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田兆元教授

展出时间

2018年12月21日-次年2月中旬

展出地点

闵行校区图书馆裙楼二楼主题书展区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日月星辰,是理想的灯塔,不断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引导者人类的前进的路程。随着历史的发展,神话世界不断累积发展,成为无尽的文化宝藏。神话滋养了世世代代的民众精神,也养育了一代一代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所以神话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既是童年时代的金色回忆,也是现实世界雨露阳光。神话是文化遗产,是民族培根固元的资本,也是文化认同的基本对象。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今天,我们依然需要神话来确认我们的身份。

      神话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哲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学,以及宗教学都与其关联。神话学有古老的传统,有一百多年的现代学术经历。九十年前,即1928年,大夏大学谢六逸先生的《神话学ABC》在上海出版,揭开了体系化的神话学的序幕,所以非常荣幸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是中国现代神话学的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同时我们也非自豪,华东师范大学的另一重要前身光华大学也是现代神话学的重镇。吕思勉先生是中国神话学的早期拓展者,而他的弟子杨宽,作为古史辨派的殿军,其《中国上古史导论》更是中国现代神话学的经典。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一代一代学人,撑起了中国神话学的一片天空。如今,在上海“创世神话创作与传播工程”文化项目中,华东师大人甘于担当,承担了重要的文化责任与学术责任,神话学成为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文脉的重要构成。

      这是馆藏神话学著作的一角,我们藉此窥见中外神话学学术的博大精深。愿更多的华东师范大学学子,通过神话学典籍的阅读,增强文化自信与创造活力,诞生新一代的神话学大师,担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

精选书目

 01 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

      作者:叶舒宪 / 李家宝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 B932.2-53 Y383 2018

      内容简介 :《神话学文库: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是《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栏“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2006—2014年己发表文章的精选本,包括神话学研究、神话学资源的当代转化、新神话主义潮流、相关学术访谈和理论综述等,并附录近10年中国神话学研究论著索引。论文作者汇聚当代神话学界的知名专家,如B.Riftin(俄)、Elliott Oring(美)、Robert Segal(英)、郑在书(韩)、刘锡诚、萧兵、吕微、陈建宪、万建中、田兆元、向柏松、刘亚虎、杨利慧、那木吉拉、王宪昭等。《神话学文库: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体现了中国当代神话学研究的发展面貌,可供神话学研究者、大学文科师生及神话爱好者参阅。《神话学文库: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对神话学知识的普及,对探索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对探求中国文化的起源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均具有学术参考价值。

02 神话与中国社会

      作者: 田兆元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 B932 T356

      内容简介:神话关系与社会发展研究

      第一章 释“神”--S纹与二元对立

      第二章 神话成因:矛盾法则与超然--禁忌公式

      第三章神话史的理论及几个基本概念

      第四章中国原始社会的至上神崇拜

      第五章神话与原始社会的矛盾冲突

      第六章 神话与上古氏族面貌

      第七章 夏商奴隶制时代的神话及其走向

      第八章 西周三位一体神系的建立与崩溃

      第九章 齐鲁、三晋、楚、秦三大神话系统及交融

03 当代中国的口承神话

      作者: 杨利慧 / 张霞 / 徐芳 / 李红武 / 仝云丽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索书号:B932.2 Y238D 2018

      内容简介:本书是对当代中国口承神话的传承与讲述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的结果。依据来自田野调查的资料,集中探讨了以往研究中很少关注的问题,生动展示了古老的神话如何在当下语境中被传承和建构,并揭示了神话与中国社会、政治、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对中国神话的民族志研究有新的探索和贡献,对神话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有深入思考。

04 俗神密码

      作者: 沈泓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索书号:B933-64 S412 2011

      内容简介:本书记述了中国各地的民间纸马文化,主要内容包括:“天地神: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土地神:管理本地的福德正神”、“城隍:城镇的守护神”、“山神:三山五岳的主宰”等。

05 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

      作者: 王宪昭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B932.2 W2339Z 2012

      内容简介: 人类起源神话指以探索人的产生为主要目的的神话。这本《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由王宪昭著,以我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类型研究和母题研究为切人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解析和阐释。根据我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统计数据和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对神或神性人物造人、孕生人、化生人、变形为人、婚配生人、感生人和人类再生等七大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重点解读,探讨了每一种神话类型的产生、主要特征、母题分布情况等情况,并对其基本类型体系和典型现象做出分析。

      人类起源神话研究意义深远。许多神话母题对后世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创作将产生积极影响,也会成为当今共建多民族文化和谐的重要参考和文化依据。

06 中国古代神话

      作者: 袁珂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索书号: B932.2 Y792Z 2017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神话》著者把童话、神话、传说这类人民的口头文艺创作缀集起来,写成了这部有系统的完整的神话集,相信能让你大饱眼福。神话又是民族性的反映,各国的神话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各国民族的特性。中国的神话,自然也在好些地方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特性。从我国保留下来的古代神话的片段如像“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所记述的事迹看,我们的民族,毋庸自愧地说,诚然是一个博大坚忍、自强不息、富于希望的民族,神话里祖先们伟大的立人立己的精神,实在是值得作为后代子孙的我们很好地去学习,去发扬的。研究神话,就能了解民族性的根源,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当然也还是有帮助的。

07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作者: 吴晓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 K928.631 W514 2013

      内容简介:本书以《山海经》文本中隐藏的四面环海景象与二十八座定位山和二十八宿的对应两大规律分别重建了《山经》与《海经》的叙事语境,指出《山经》是一个脱胎于社祭祭词的文本,具有浓厚的口头传统特点,而《海经》是观测者站在观象台上以四周的山为定位参照对四周的天文、地理与历史进行的实景与想象性描述。在此前提下,作者将《山海经》中零散的神话记载置于这两大语境中加以关联式的解读。

08 中原神话研究

      作者: 张振犁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索书号: B932.2 Z369 2009

      内容简介:《中原神话研究》所收入的内容有三种:一、《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此书于199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坊间很难再找到此书。它主要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在民间流传的特点和规律。它是中原神话研究和发表考察报告最早的学术专著。二、中原神话探索,这一部分是从1997年至今10余年间为探讨神话学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学术问题进行讨论的论文。有的是学术界存在的老问题;有的是新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有的是对中原神话研究的来龙去脉的总结与回顾,等等。这些论文由于都是为适应各种需要(学术研讨会等)而写,针对性较强,经历时间也较久。因此,可以从中了解中原神话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和认识的变化。这对研究中原神话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反思,也是进行新的研究的准备。三、《“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剖视》,这是一篇关于中原新密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的发掘、考察、研究、论证、申报成功、授牌成功以及保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成功范例的重大课题报告。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2019-01-08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中国蒙古民俗研究百年历程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相关链接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苏永前]神话的理论化与理论的神话化
·[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陈连山]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
·[谭佳]悖论式嫁接:比较神话学在晚清的出现·[杨利慧]神话主义研究与“朝向当下”的神话学
·[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
·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杨利慧]“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论纲: 路径、视角与方法
·[赵蕤]日本神话学“南方说”研究·东亚神话比较研究的大视野
·[沈玉婵]从《长生宴》到《神话与史诗》·[杨利慧]“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论纲:路径、视角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