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仲富兰:《图说中国人生礼仪》
  作者:仲富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01 | 点击数:6659
 
 
图说中国人生礼仪
 
作者:仲富兰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6月1日
编者: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装帧:精装 
页数:413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48613701
 
 
【内容简介】
中国历来重视礼仪,人生礼仪是礼仪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本书即从母亲孕育中的“怀子礼”,呱呱坠地的“接子礼”,满含期望的“命名礼”,开启慧根的“抓周礼”,开启教育的“童蒙礼”,青春飞扬的“成人礼”,组成家庭的“婚礼”,孝敬老人的“敬老礼”,生命落幕的“丧礼”和敬奉天地人、慎终追远的“祭礼”十个角度出发,围绕这些关键的人生节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了诸多对当今生活仍具积极指导意义的人生礼仪。
 
编辑推荐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著名民俗学家仲富兰教授将其多年研究的精华浓缩于此书中,从博大精深、浩瀚如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和聚焦与当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十大主题,用详实的材料完整地叙述了生命从孕育到消亡所需的礼仪。在叙述中,作者把相对严肃的学术语言转换成了轻松又不失精警的文史随笔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中华优秀礼仪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做人之道、道德精神、君子人格等,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全书配图难得一见,极具文献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仲富兰,男,汉族,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为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中国民俗学通论》(三卷本)、《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民俗传播学》等四十多部著作。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目录
  概说:探寻人生礼仪的意义      1
  礼敬生命,优育后代
  ——话说“怀子礼”
  1.从“多子多福”说起      13
  2.你见过送子观音画吗?      17
  3.那个叫“碧霞元君”的泰山老奶奶      20
  4.张仙与送子传说      23
  5.渴望新生命降临人间      26
  6.“瓜”与“蛋”的隐喻      30
  7.纸上画着的祈子期盼      33
  8.安胎:传承最完美的基因      36
  9.“四目人”与孕期禁忌      39
  10.稳婆“绝唱”与产育吉祥      42
  行礼接子,礼乐传家
  ——话说“接子礼”
  1.为人生的第一声啼哭报喜      49
  2.外婆的“长命锁”      52
  3.“红蛋”风俗意蕴绵长      55
  4.说不尽的“蜡烛包”      58
  5.踩生习俗说“交感”      62
  6.为婴儿祝吉的“洗三”礼      65
  7.祈祷祝福的“满月酒”      69
  8.“满月剃头”落胎发      72
  9.“姑家的帽子姨家的鞋”      74
  10.“满月对联”的祝福与期待      77
  守礼循善,满含期望
  ——话说“命名礼”
  1.摇篮边的期望与祝福      83
  2.古礼上的命名礼仪      85
  3.说说姓氏的来历      88
  4.姿采各异的命名习俗      92
  5.五行学说与取名之道      96
  6.命名中的礼数      100
  7.关于命名的忌讳      103
  8.生肖与取名      106
  9.取名中的“模拟巫术”      110
  10.少数民族命名礼仪      113
  舐犊情深,开启慧根
  ——话说“抓周礼”
  1.戴百家索,穿百家衣      119
  2.“认干亲”习俗及其异化      122
  3.生养中的“跳墙”礼      125
  4.抓周礼上有哪些物品?      128
  5.开启人生五味的年轮      132
  6.“初度”是“生日”的代称吗?      136
  7.抚我成人,寄思“母难日”      139
  8.生日宴上那碗面      142
  9.从生日说到生肖      145
  10.祈拜六十星神的由来      149
  礼润童心,养性立志
  ——话说“童蒙礼”
  1.古人怎样给孩子开蒙?      155
  2.从“朱砂启智”到“开笔破蒙”      158
  3.“社学”与“童蒙养正”规矩      161
  4.古代的“学生守则”      164
  5.“蒙养”细节决定成败      168
  6.“教先从家始”习俗养成      172
  7.洒播在儿童心田的哲理      175
  8.懂规矩方能守规矩      180
  9.一生爱劳动,饮食不忌口      183
  10.随墨香流转的蒙学教材      186
  青春飞扬,早成大器
  ——话说“成人礼”
  1.“孺子”与“成人”      193
  2.从头改变的“加冠礼”      196
  3.冠礼“三加”      200
  4.笄礼“三拜”      203
  5.由“冠礼”说到帽子      206
  6.笄与古代女子的头饰      211
  7.古代女子怎样化妆?      215
  8.“女人好,天下安”      220
  9.变味的“成人礼”有多少文化?      225
  10.习与性成的“成人礼”复兴      229
  琴瑟相和,百年好合
  ——话说“婚礼”
  1.古人如何相亲?      235
  2.“婚仪六礼”的嬗变      239
  3.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45
  4.“掀起你的盖头来”      248
  5.“交杯酒”与“同心结”      253
  6.明媒正娶与古代媒人      257
  7.“双喜”与婚俗趣闻      261
  8.“洞房”为啥要“闹”?      265
  9.此物最相思      269
  10.古礼不提倡婚事奢办      273
  尊老爱幼,孝行中华
  ——话说“敬老礼”
  1.“尚齿”与长者为尊      279
  2.“是谓能养”与“继志述事”      284
  3.乡饮酒礼与“王杖令”      289
  4.孝道是敬老的精髓      293
  5.祝寿与寿诞礼      297
  6.寿诞礼的象征寓意      303
  7.“六十六块肉”是咋回事      307
  8.“千叟宴”与“子孝父母安”      311
  9.生命信仰中的“寿星”崇拜      315
  10.敬老尚需崇文      319
  礼遇生命,庄严落幕
  ——话说“丧礼”
  1.“事死如事生”      325
  2.治丧、吊丧与入殓      329
  3.“生者寄也,死者归也”      333
  4.程式化的丧服与居丧      338
  5.居丧六礼之演变      342
  6.生者与逝者的对话      346
  7.人生“白喜事”      350
  8.“做头七”是怎么回事?      354
  9.殡葬形式的革故鼎新      358
  10.融会中西的丧礼习俗      362
  礼祭先祖,慎终追远
  ——话说“祭礼”
  1.祭礼的对象与空间      369
  2.祭祀皇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73
  3.祭祀地母——亲和后土彰显仁爱      377
  4.祭祀先祖——怀念先人民德归厚      381
  5.“家祭无忘告乃翁”      385
  6.释奠礼——祭祀先师之礼      389
  7.土地记忆与城隍信仰      393
  8.慎终追远的节日祭祀      396
  9.清明祭礼的演变      400
  10.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      404
  主要参考文献      409
  跋      411
  编后记      413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修订版)》
下一条: ·张举文 编译:《民俗学概念与方法——丹·本-阿默思文集》
   相关链接
·[扎西卓玛]礼物与仪礼·[王丹]生活歌唱与仪式表征:清江流域土家族人生仪礼歌研究
·[邵凤丽]历史、理论与实践:建国70年来人生仪礼研究的热点与范式转移·[孟令法]人生仪礼的口头演述和图像描绘
·[姜义华]礼敬人生——《图说中国人生礼仪》代序·[孟令法]人生仪礼的口头演述和图像描绘
·[陈玉平]越过生命的“关口”·[华智亚]人生仪礼、家庭义务与朝山进香
·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孟和套格套]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个案研究
·[陶立璠]中国的成人礼与生命价值观·[孙英芳]从传统庙会到新兴人生仪礼
·[金晓晓]浅谈山西省长子县的人生仪礼·[滕光耀]发自肺腑的生离死别之歌
·[汪宝荣 姚伟 金倩]《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徐彬 孙黎丽]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
·[王逍]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李佳霖]近现代婚礼的变迁
·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李昌宪]从《水浒传》看宋代社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