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隐性知识”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存在形态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手工艺人在技艺修为上的高度和水平。所谓的工艺大师之所以技高一筹,实质上是其掌握着同行所不能领悟的个性化经验知识。这种个性化的经验知识体系来源于日常实践,多片段式经验和体悟,少原理性理论总结,因此向来少有人去梳理。正如潘鲁生所言,“手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习得性知识,重实践、重形态、重经验,是“嵌入的、非编码”的隐性知识,是“隐含在各知识主体手中和头脑中的,体现为技能、技巧、诀窍、经验、洞察力、心智模式、群体成员的默契等”的知识文化形态,一直以来多经验总结和形态批评,少原理性研究,相对缺少“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哲学意义上的辨析和阐释。那么,在传统手工艺传承中隐性知识是如何产生?又以何种形态存在呢?
毫无疑问,对于传统手工艺人而言,隐性知识的创造也很难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得,经年累月的工艺实践才是知识创造的源泉,长期性和累积性是其重要特点。在手工艺人知识创造的过程中,主动创造和被动创造同时存在。主动创造即艺人在长期有目的实践中“熟能生巧”,关于技艺的体悟渐渐清晰,技法趋于成熟稳定,可能生成新的口诀或对旧口诀有新理解,以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考为标志;被动创造往往体现为主体在从艺实践中不经意的偶然所得,或者艺人已经创造但并未意识到其存在价值,这时的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隐性知识一旦产生,就成为手工艺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终会从无意识的存在转化为有意识的经验,成为手工艺人个性化的知识资源和技艺表现。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过程中,隐性知识可以以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存在。
(一)以人为载体、以工艺过程为核心的动态表现
隐性知识依托人而存在,通过手工艺人个性化的工艺过程表现出来。手工艺人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成为隐性知识的载体。
语言和行为是隐性知识表达的第一载体,也是俗语说的“言传身教”。但手工艺人的传艺语言并不依赖逻辑思维,而更注重形象塑造。手工艺传承的本质是某种核心技艺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和共享。在转移和共享的知识中,既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表达方式上明显不同,它首先会以手工艺人个性化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并常常伴随着一些俗语、寓言、故事、比喻等形象化的方式辅助理解。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去阐释某种技艺,体现了传统艺人“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重经验轻逻辑。这与中医理论中的某些知识表述方式是一致的,如脉诊中“如盘走珠”“如刀刮竹”“如循琴弦”“如循刀刃”等描述皆属此类。“取象比类”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抽象本质的直观体验”,通过“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手工艺人更容易理解技艺的玄妙,超越逻辑分析的枯燥。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弊端就是可能使手工艺人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艺手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传统工艺的传承过程中,亲身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在师傅“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身教”往往更加重要。再形象的语言和技巧,也必须通过身体的动作在工艺过程中表现出来,尤其是手的动作。师傅在教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声地言说着某种技艺规范。比如工具的用法、手的角度和力度等都需要学艺者仔细观察揣摩,并在实践中检验。某些技艺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如材料的软硬、染料的配比、温度的控制、火候的掌握等都充满了意会性。像武义大漆髹饰技艺中使用的生桐油需要熬制后使用,而火候的控制极为重要。检验的方式就是一把铁锤和一柄木刀,以木刀蘸桐油,迅速放铁锤上降温,提起木刀看桐油拉丝的粗细和长度,以此检验是否适用。因此,作为徒弟,必须要善于观察师傅的肢体动作和工艺规范,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多多实践,方可领悟技艺的精妙。
如果说语言和工艺过程是隐性知识的显性表达的话,而手工艺人的内在情感、价值观、心智、悟性等则是难以直观把握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而言,又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价值观、心境和情感,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审美趣味等,都会影响手工艺人的技艺创造和传承。有研究者提出了“心意载体”的概念,在他们看来以心意载体传承的隐性知识存在于手工艺人的内心深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反映手工艺人的精神世界和对传统工艺的态度。比如,木工对祖师爷及木工工具的敬畏,神像画师内心的虔诚,对于某些特殊材料取用的禁忌和信仰等都属于以心意载体存在的隐性知识,它对于某一工艺的传承发展其实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以作品为依托,以材料、工具为延伸的静态表现
不管是雕塑、刺绣、印染还是绘画、编织、锻制,手工艺人的创作最终要以手工作品的形式结束,大部分以技艺为核心的隐性知识通过手工艺人的身体转移到了作品之中。此处的隐性知识客观上说已不能称为纯粹的“隐性知识”,因为它已经和主体分离。但作品中显现出的技法和形态依然在表达创造它的手工艺人的思想和造诣。如果说动态的隐性知识依靠手艺人的活态演示而存在的话,那么静态的隐性知识则以作品的形式成为永恒。传统手工艺总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变革,有些技艺可能会因为某种变故衰微失传。而留下的作品则是我们破解其技艺秘诀的依据,结合文献记载,或许可以恢复已经失传的技艺。比如,浙江金华的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创始于东汉,衰微于元代,其传统技艺在明清时期已然失传。在近代,经陈新华等老艺人的努力,根据对婺州窑历史作品和文献的研究探索,终于烧制出了传统婺州窑作品。这即是实现了对工艺作品中隐性知识的反求和转移,使之由“剥离态”的隐性知识,又重新内化到以陈新华为代表的手工艺人身上。当然,这个过程要比正常的师徒相授要困难得多。
材料和工具是传统手工艺作品成型的物质载体,在手工艺人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关于材料和工具的特殊认知知识。而离开手工艺人主体,通过材料和工具客体反求手工艺人、材料和工具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最终为己所用,也可以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尤其是手工艺人的工具,很多专门工具都是由艺人手工制作,适应特定的材料,指向特定的技法。对于传统工艺工具的研究,探索其使用方法,也有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复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