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近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日渐活跃,传承人群的精神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态的作品、物品或某种表现形式,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或产品。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制作陶瓷的传统,以及大众对陶瓷的喜爱和欣赏,共同构成了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剪纸被列为重要的文化遗产项目,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精美的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活动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践的。生动丰富的实践是文化传统保持活力的基本标志。这种实践是知识和技艺的持有者与相关群体共同参与、密切互动的。对于需要从事生产的文化传统来说,生产实践本身就是传统,从事生产就是在延续传统。生产、创新和进入市场开展得越好,受众越多,这项遗产的实践就越活跃,遗产本身就越富有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发展的。传统是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既源流分明,又不断融入新的源泉,生出新的生命。传统与再创造的密切互动,融铸了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正因为有继承,有发展,有创造,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欣赏到人类文化多样性之树的日益枝繁叶茂。
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是认定、保护、传承、弘扬和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学习掌握新知识、开展创造性实践的权利,保障他们通过传承实践获得合法收益的权利。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原则。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意在强调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传统来自生活,传统在生活中传承;强调文化的传承是人民大众的创造性实践,是不断融入人们智慧和经验的生动过程。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成为广泛的社会自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确定为: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切实加强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着力保护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延续、发展和振兴。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大范围的传承人群能力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大批传承人进入大学和职业院校,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研修、研习和培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对造型艺术和相关材料、技术的把握和运用能力。2015年以来,先后有118所院校参与该项计划,全国各地也陆续开展本地区的培训计划,6万多名传承人因此受益。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创意,增强了自信,是传承人群的普遍收获。
二是支持各地开展传承实践和传播活动
中国政府设立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要活动,支持各地开展丰富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支持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的演出实践,支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普及教育。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传承人群的积极性和活跃度,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
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环境实施整体性保护
先后在17个省、区、市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遗产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文化生态环境一起保护。这些生态区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建设目标,并与当地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四是推动振兴传统工艺
2017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了“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的振兴目标。
实施这一计划的着眼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进入现代生活、提升大众生活品质;二是促进就业、改善从业人群生活。我们提出,振兴传统工艺要“用”字引领,让传统工艺产品不仅有用,还要好用;不仅具有现在的功用,还要开发新的功用。要引入设计的力量,不仅是外观和造型的设计,还要有功能的设计;不仅要改良制作,提高品质,还要改善功能,拓展用途,适应人们品质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发布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组织大范围和多层次的传承人群培训,多方面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支持相关企业、高校、机构在传统工艺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提高传统工艺发展水平。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些工作得到了行业、传承人群和消费者的积极响应。振兴计划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传统工艺的生存状况,带动了脱贫就业,也升华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认识,有传统的品质生活正在成为新的大众时尚。本次设计周专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和“传统工艺设计奖”,正是近年来传统工艺振兴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
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愿意继续与各方加强交流与合作,互鉴互学,扩大共识,深化实践,为巩固传统友谊和拓展务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来源: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在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设计论坛“设计的力量——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上的主旨演讲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