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梁莉莉:《传承行为与保护实践: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
  作者:梁莉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0-12 | 点击数:5170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国家级名录中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第二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一节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第二节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困境

  第三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实践

  第一节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现状
  第二节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实践审视

  第四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典型个案(一) ——群体传承的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一节 人生礼仪传承群体
  第二节 传统节日传承群体
  第三节 民俗类别传承群体

  第五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典型个案(二) —— 家庭(家族)传承的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传承人
  第二节 传统体育传承人
  第三节 传统医药传承人

  第六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典型个案(三) —— 社会传承的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一节 传统美术传承人
  第二节 传统音乐传承人
  第三节 “花儿”传承人

  第七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行为分析

  第一节 传承人传承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女性传承人的传承行为
  第三节 不同性别传承人传承行为的差异性

  第八章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机制探索

  第一节 倾听女性传承人的声音
  第二节 探寻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保护方式
  第三节 保护机制构建与民间自觉传承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龙仙艳:《文本与唱本:苗族古歌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下一条: ·[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