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伟]昭君故事母题的民族融通意涵
  作者:刘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9-02 | 点击数:6367
 

摘要:王昭君出塞和亲促进了汉匈间的和平友好交往,其功绩彪炳史册,存见于民间故事传说之中,形成了生动而系统的昭君故事母题。两千年来“昭君出塞”故事不断流传演变,纷繁多姿,对于民族间的友好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笔者通过爬梳史料和诗文典籍,寻见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即在昭君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中,人们以昭君故事母体作为承载情感的原型,并浸涵着民族融通的鲜明主题。

关键词:昭君故事;民族融通;流传演变;情感原型;

作者简介:刘伟(1977-),男,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文论、文化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中华民族大家庭由56个民族构成,民族之间的和平友好相处形成了民族融通的社会共同认知。融者,解也,取其融汇、融合、和谐、和乐、融洽无间、其乐融融之义;通者,达也,取其连接、交往、联通、顺畅、交流了解、流通交换之义。融通,即融合通达之义,指相互沟通,了解交往,融洽贯通。“融通”一语用于民族之间,即所谓民族融通,就是指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肝胆相照、和睦共存。民族融通既包括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彼此了解与相互借鉴吸收,更包括文化精神上的彼此认同。正如郝时远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所形成的心理积淀,是民族界限的最后“堡垒”。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只能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之上,它不可能是某一种文化的代替,它只能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吸收,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不会改变,人类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普遍尊重和吸收,使人类社会的文化整合形成从自觉到自然的发展过程。[1](P.58)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吸收和彼此借鉴,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整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特征及民族凝聚力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学界将“融通”概念与民族研究联结起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2]、石海光《民族文化融通背景下的元代前期儒家诗论》[3]、马平《文化的“多元融通”与民族的“和合共生”》[4]等专著和论文。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先进落后之分,各方之间多元融通。

  一、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民族融通的典范

  从民族融通角度考察,凡是能够增进民族间的了解、传播民族间的文化、促进民族间的友好、消解民族间的隔阂的人物,都是有益于国家、有助于民族、赢得各民族人民普遍爱戴的典范。无疑,王昭君就是这样典型的历史人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主持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时指出:“王昭君是对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有贡献的人物。”[5](P.1)在总理的号召推动下,全国掀起了歌咏王昭君历史功绩的高潮,董必武、翦伯赞、郭沫若、曹禺、老舍等均有风格各异的优秀诗文剧作,使学界对昭君的学理认知和其出塞和亲的精神价值得到了深刻的解读。

  王昭君,原名王嫱,字昭君,是西汉时期南郡秭归人(即今湖北宜昌市兴山县)。在汉元帝刘奭时,以良家女子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出塞和亲,她以一弱女子之躯搭建起了民族亲和的友善桥梁。昭君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居功至伟,她的“出塞和亲”换来了汉匈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因而备受各族人民的爱戴。王昭君是西汉王朝亲和并深入了解匈奴的一扇窗户。通过昭君北入匈奴单于王庭,西汉王朝传递了和平友好的信号,增进了对匈奴的了解;王昭君出塞既带来久盼的和平友好之边境局面,还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与生产技术。时至今日,在内蒙古阴山下居住的百姓们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传说:当时昭君出塞时,用随身携带的锦囊装满五谷的种子,待她到了匈奴之后,便在阴山下播撒这些种子,使匈奴百姓吃到了五谷之粮。相对与匈奴的游牧文明,昭君的到来传播了中原的定居农耕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匈奴百姓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活保障水平;从精神层面角度讲,作为“民族友好使者”的王昭君,其出塞不仅带去了和平,而且还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以和为贵”“和合共赢”等文化观念传播到匈奴百姓的心中,同时,也将匈奴的“崇尚自然”“恪守信义”“部族合作”“待人诚善”等北方游牧文明观念传回中原大地。昭君出塞和亲的义举,使汉朝的粮食、茶叶、丝绸、铁器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和大量生产技术传入匈奴,同时,匈奴的马匹、毛皮、牲畜产品及狩猎产品也得以传入汉朝。昭君出塞使汉匈双方获得了和平的环境,草原丝路畅通无阻,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这种友好交流的结果必然使中原与北方民族地区之间相互了解加深,彼此来往增多,双方和睦相处。可以说,王昭君为民族之间互融互通提供了具体的思想观念和操作范式,她以其神圣的使命、无畏的气魄、独特的方法增进了民族间的彼此认同,客观上改变了华夷对立的固有观念。

  从民族生活融入角度讲,昭君亦堪称古代民族融通的典范。如王昭君为了能够适应北方气候环境,她服胡衣、餐胡食、住毡房;为了便于和匈奴群众交流,她努力学习匈奴语言;为了尊重匈奴当地的风俗习惯,她“从胡俗”“子麀其母”;为了能够亲近匈奴百姓,她演奏北方民族乐器(琵琶),并能与民同乐,载歌载舞。王昭君以其诚挚之心彻底融入匈奴的生活,她知道自己身负重任,所以主动适应匈奴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积极帮助几任单于发展生产,从汉朝引进农业文明(种子、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初步让匈奴百姓改变单一的游牧生活习惯,逐渐感受定居生活。作为女性,王昭君还耐心指导,教会匈奴女性织布缝衣,教其使用胭脂化妆等。需要指出的是,王昭君嫁到匈奴,是单于的阏氏(正妻皇后),可谓位尊权重,可是她从不养尊处优,恃宠而骄。而是精心辅佐单于,悉心爱护部众百姓。可以说,王昭君圆满地履行自己的和亲使命,她用真诚情感、高尚品德、智慧头脑、勤劳双手帮助匈奴创造了一番繁荣景象。

  王昭君出塞是重要历史事件,有力地推动汉匈之间结束了近百年的战乱纷争,维系了两个民族间近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局面。王昭君出塞,极大促进了汉匈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彼此的联系,因而,她在民族彼此交流、民族情感认知、民族相互影响等方面的功绩彪炳史册,千年以来,昭君故事长传不息,已经形成了有丰富内涵的故事母题系统,王昭君也因而成为民族融通的杰出典范。

  二、昭君故事的发展演变———民族融通观念的不断加强

  最早记载王昭君历史事实的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元帝纪》与《汉书·匈奴传》。此后,《后汉书·南匈奴传》(南朝宋·范晔)、《西京杂记》(东晋·葛洪)、《琴操》(东汉·蔡邕)、《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随隐漫录》(宋·陈世崇)、《野客丛书》(宋·王懋)、《图画闻志》(宋·郭若虚)、《历代题画诗类》(清·陈邦彦等)、《随园诗话》(清·袁枚)、《兴山县志》以及《归州志》等史籍、野史、笔记小说,也都详略不同地对昭君故事有所记载。昭君出塞和亲确为历史发生的真实事件,这在《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均有着基本事件的大致介绍,但学界对昭君出塞事件的主客观因素、心理动因、历史接受、民族情感、发展演变等方面需要进一步阐释解读。昭君出塞故事从发生开始,历朝历代不断发展演变,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杂乱无序、自发生灭的过程,而是有着清晰的脉络线索,即昭君故事的发展演变体现了广大人民对昭君的爱戴,同时也反映着民族融通观念的不断加强。昭君故事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记载:

  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嫱)为阏氏。”[6](P.74)

  从这则史料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事实:其一、当时的历史情势是汉朝强匈奴弱。汉元帝刘奭在位16年,虽“崇尚儒术”,但此时国家兵力强盛,因而曾多次出兵击溃匈奴。尤其是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的郅支之战,汉代名将甘延寿、陈汤带兵大胜匈奴,诛郅支单于于康居。二将在战后上疏自豪地说:“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6](P.920)至此,汉朝和匈奴长达百年的战争告一段落,遂改元竟宁,即边境安宁之意。在此背景下,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汉元帝刘奭以宫女王嫱嫁之,此后,汉与匈奴近50年无战事。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汉朝强匈奴弱的历史史实,在后世的典籍记述中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记述匈奴强大南侵,索取昭君,汉朝文武无力退敌,昭君挺身而出和番,汉元帝被迫嫁昭君于单于。此种变化以元代马致远杂剧《汉宫秋》为最典型代表。

  其二、匈奴呼韩邪单于为求生存而率部归附汉王朝,自愿为汉朝女婿。呼韩邪因与其兄郅支单于政见不一,被郅支单于击败,遂遣子入汉,对汉称臣,率部众南附汉王朝。呼韩邪想借汉朝之力保全自己,因而成为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匈奴单于。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韩邪朝见宣帝于甘泉宫,得到极大礼遇。竟宁元年,呼韩邪第三次朝汉时,自请为婿,汉元帝遂赐其宫女王嫱为阏氏。到后来,《汉书·匈奴传》中对呼韩邪归附汉朝来去因由介绍较为详细,并交代了汉元帝赐呼韩邪“良家子”昭君一事:

  郅支既诛,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上书言曰:“常愿谒见天子,诚以郅支在西方,恐其与乌孙俱来击臣,以故未得至汉。今郅支已伏诛,愿入朝见。”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6](P.1138)

  此则材料说明呼韩邪在郅支单于被诛杀之后,“且喜且惧”,喜的是欺负并想吞并自己的郅支单于已被诛杀;惧的是自己也有可能被大汉王朝剿灭。于是主动上书臣服大汉,并于竟宁元年亲自朝觐汉天子,自请为婿,得到汉元帝首肯,赐其后宫女王嫱。该书中还交代一个“单于欢喜”的细节,即汉元帝将王嫱赐予呼韩邪后,呼韩邪十分中意,满怀欢欣,这充分说明昭君的容貌、气质、举止彻底征服了这位匈奴单于。昭君入胡后呼韩邪向汉庭上书,承诺与汉王朝罢兵修好,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之地界永世安宁。

  昭君出塞和番故事在南朝史学家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中有较大变化,昭君及汉元帝人物形象有了进一步发展: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掖庭:嫔妃所居后宫殿舍)。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裴回:即徘徊,形容彷徨不进貌),竦动左右。[7](P.386)

  书中记载,汉元帝见到昭君后,惊其美貌若仙,本想把昭君留在宫中,但又担心失信于匈奴而难以开启金口,遂忍痛割爱将昭君送嫁与匈奴。此则史料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昭君入宫既久,不得元帝宠幸,积悲怨;其次,呼韩邪来朝求婚,昭君是主动请行;其三,元帝送别五女时,见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颇具悔意。从史料可以看出,昭君被深藏宫中不得见幸,虚度年华,恰适呼韩邪来朝求婚,遂主动请行,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而元帝送行时见昭君明艳遂顾影徘徊,后悔而不能收回成命。此种改变较之《汉书》增添了一股幽怨之气,实开后世各种《昭君怨》之滥觞。

  昭君故事发展到东晋葛洪《西京杂记·画工弃市》诗,变化重大,因由具体,遂流传甚远,广为后世文学咏怀昭君所资: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8](P.44-45)

  《西京杂记》是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所载昭君故事,生动具体,思路开阔,有裨研史。《西京杂记》较之前代史书增添了许多故事细节,悲剧色彩越发浓烈。该书对昭君不得元帝宠幸给出了具体原因,出现了反动人物毛延寿,也暴露了西汉元帝时的社会黑暗与危机。此则故事既包括人们对昏庸帝王的深刻批判,也蕴含着人们对王昭君悲舛命运的深刻同情。

  上述先后出现于《汉书》《后汉书》《西京杂记》之中的几则材料交代了昭君出塞基本故事本末。据史载,昭君随呼韩邪单于远嫁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生有二子。后来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遵循匈奴“父死,妻其后母”(《史记·匈奴列传》)之旧俗下嫁其前阏氏子复株累单于,并生二女。以上这些史料的存在不是杂乱堆积的状态,而是有迹可寻,即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演变及广为传播,反映出昭君出塞带来了和平,促进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人们由衷赞可爱戴昭君,这些都是民族融通观念不断加强的体现。昭君出塞故事有史可稽,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所讴歌题咏,踵事增华,蔚为大观。历史表明,民族间相互融通符合各族人民利益,同时也昭示着人民期待友好,珍视和平,谁能为各民族间的和平友好贡献力量,谁就必将得到广大各族民众的爱戴与颂扬。王昭君被誉为“和平使者”,就形象地显示了民心所指,昭君越是被人传颂,越是反映民族融通观念的深入人心。正如鲁歌《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前言所述:“人们就在这样简略的历史记载基础上,派衍出许多美丽的传说,野史编出了许多不同情节的故事,画家描绘了许多画卷,音乐家谱写了许多乐章,剧作家创作了许多戏曲,诗人吟咏了许多诗篇。”[6](P.2)与历史记载相得益彰的是,后代文学艺术之中昭君故事继续发展变化,主题日益丰富,昭君形象也越发生动光彩。可以这样说,昭君故事不会固化生锈,而是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生发出更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如内蒙古昭君墓附近流传着的《金马驹》[10](P.118-120)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则故事将遥远的昭君故事与抗日传说结合起来,借以表达人民的思想情感。昭君故事是一个开放的故事系统,而故事本身就具备促进民族融通的功能和价值。昭君故事不仅在国内各族人民之间流传,而且在日本、朝鲜、越南、蒙古国等也广为人知,这说明民族融通也主导着昭君故事的不断传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孙信茹]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
下一条: ·[贺少雅]当代成人礼俗的类型、源流与发展
   相关链接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