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毛巧晖]文化展示与时间表述: 基于湖南资兴瑶族“盘王节”遗产化的思考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14 | 点击数:7008
 

摘要:湖南资兴瑶族的“还盘王愿”在遗产化过程中,其作为“文化”展示给“他者”,同时亦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统一的活动流程改变了仪式的“时间”存在。在“文化展示”中,口头叙事因文化情境的需要被“选择性”传承,仪式的“内部性”与“边界性”渐趋隐蔽,“公共性”与“地域性”逐步凸显;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群时间表述与时间观不同,当“还盘王愿”仪式被纳入现代时间观,其仪式的时序、文化空间被标准化,在标准化的时间秩序中,仪式与叙事的关联以及信仰因素会被隔断或遮蔽。遗产化的“盘王节”具有较强的公众展演性,但其神圣性渐趋消解,仪式时间亦被规范为“现代时间”表述,这直接影响了仪式的传播与传承,同时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即保护文化多样性不一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王节;文化展示;时间观;盘瓠神话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瑶族生存状况及相关风俗引起研究者的大量关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旅行天地》《时代之美》《人类学集刊》《西南边疆》《民俗》《地理杂志》《说话》等杂志均有刊载[1],研究者希冀通过“撰写民族志,以便将西南民族纳入国家话语体系。”[2]同时,随着现代民俗学的兴起,“各地的风俗习惯,……歌谣、传说、故事……”被视为“人民大众精神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活的文化遗产”[3]。《八桂西陲徭人的春节》《连县徭民生活》《调查:连阳徭民风俗及排徭地方概况》《谈八排徭的“死”仪》《徭山十日》等,提到瑶族生活中的“节序”,“徭俗沿用阴历,知年不知闰,遇闰年则曰十三月”,并详述了瑶族的“元旦”“三月初三(开春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诞节)”“六月初六(赛土神节)”“七月初七(七月香节)”“八月初二(早禾节)”“十月十六(耍歌堂节)”“立春”等[4],其中“十月十六(耍歌堂节)”就是当下所述的“盘王节”。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始祖盘王的传统节日”,过去民众一般称其为“做盘王”“跳盘王”“祭盘王”“还盘王愿”等,相关记载从晋代已有,“用糁杂鱼肉,扣槽而号,以祭槃瓠。”[5]各地举办时间不一,其“历来在每年的秋收后到春节前的农闲季节进行”[6]。举办形式亦不同,广东连阳“排中定例为三年或五年一次”;广东连山“一人一生必定要还愿一次,……一般是三天三夜,也有长至五天五夜,七天七夜的。‘还愿’以家为单位,但亲戚邻居都参加”;湖南新宁县“祭盘王要跳长鼓舞”;湖南宁远县瑶族“十月十六还盘王愿。杀猪供盘王。……请道公唱神,要还三天三夜的愿。”广西灌阳“每年还一次盘古愿,……不准汉人入愿堂观看”。[7]这一仪式活动被统一冠以“盘王节”是从1984年开始。

  1984年8月17日—8月20日,全国瑶族干部代表座谈会在南宁举行。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南民族学院以及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单位和省区的瑶族代表28人,座谈会就民族节日的意义以及选定“盘王节”缘由达成共识。他们商定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瑶族统一的节日——“盘王节”,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作用,通过节日活动,可以发展民族文化,……加强与其他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振奋民族自豪感”,而“盘王节”民族特点突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瑶族的历史传统”,而且“‘盘王节’所反映的瑶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8]1985年农历十月十六,全国各地的瑶族代表、民间艺人聚集广西南宁,首次一起共度民族节日。其后这一节日活动从“湘粤桂南岭地区三省区十县市瑶族盘王节”“南岭瑶族盘王节”发展为“中国瑶族盘王节”,举办时间改为两年一次。[9]“盘王节”成为瑶族的节日符号,2006年“瑶族盘王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改变了以往对民间文化资源的传统认知,亦改变了其传统样态。“遗产保护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地方性的生产’(«production de la localité»,Appadurai 1996)及其模式与机制的转变;同时还造成了一个代价,即在周围一切或几乎一切遗产都消失的时候,感到惊恐的人们才去寻找坐标(repères)和里程碑(bornes),以维系他们陷入剧变中的命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遗产的生产,不论是遗址、文物、实践或理念;这种遗产的生产能够恰如其分地被视为一种‘传统的发明’。”[11]

  “地方性生产”是遗产化的先决条件,而在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仪式发生了变化,很多被视为“传统的发明”,即在非遗化后,民俗仪式在多重话语表述中进行重构[12]。本文以湖南资兴茶坪瑶族“还盘王愿”为个案进行阐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叶舒宪]文化传播: 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
下一条: ·[罗士泂]物的社会生命:徽墨的社会史研究
   相关链接
·[杨利慧、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春节申遗成功
·[安德明]创建“文化交会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