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湖南资兴瑶族的“还盘王愿”在遗产化过程中,其作为“文化”展示给“他者”,同时亦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统一的活动流程改变了仪式的“时间”存在。在“文化展示”中,口头叙事因文化情境的需要被“选择性”传承,仪式的“内部性”与“边界性”渐趋隐蔽,“公共性”与“地域性”逐步凸显;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群时间表述与时间观不同,当“还盘王愿”仪式被纳入现代时间观,其仪式的时序、文化空间被标准化,在标准化的时间秩序中,仪式与叙事的关联以及信仰因素会被隔断或遮蔽。遗产化的“盘王节”具有较强的公众展演性,但其神圣性渐趋消解,仪式时间亦被规范为“现代时间”表述,这直接影响了仪式的传播与传承,同时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即保护文化多样性不一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王节;文化展示;时间观;盘瓠神话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瑶族生存状况及相关风俗引起研究者的大量关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旅行天地》《时代之美》《人类学集刊》《西南边疆》《民俗》《地理杂志》《说话》等杂志均有刊载[1],研究者希冀通过“撰写民族志,以便将西南民族纳入国家话语体系。”[2]同时,随着现代民俗学的兴起,“各地的风俗习惯,……歌谣、传说、故事……”被视为“人民大众精神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活的文化遗产”[3]。《八桂西陲徭人的春节》《连县徭民生活》《调查:连阳徭民风俗及排徭地方概况》《谈八排徭的“死”仪》《徭山十日》等,提到瑶族生活中的“节序”,“徭俗沿用阴历,知年不知闰,遇闰年则曰十三月”,并详述了瑶族的“元旦”“三月初三(开春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诞节)”“六月初六(赛土神节)”“七月初七(七月香节)”“八月初二(早禾节)”“十月十六(耍歌堂节)”“立春”等[4],其中“十月十六(耍歌堂节)”就是当下所述的“盘王节”。
一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始祖盘王的传统节日”,过去民众一般称其为“做盘王”“跳盘王”“祭盘王”“还盘王愿”等,相关记载从晋代已有,“用糁杂鱼肉,扣槽而号,以祭槃瓠。”[5]各地举办时间不一,其“历来在每年的秋收后到春节前的农闲季节进行”[6]。举办形式亦不同,广东连阳“排中定例为三年或五年一次”;广东连山“一人一生必定要还愿一次,……一般是三天三夜,也有长至五天五夜,七天七夜的。‘还愿’以家为单位,但亲戚邻居都参加”;湖南新宁县“祭盘王要跳长鼓舞”;湖南宁远县瑶族“十月十六还盘王愿。杀猪供盘王。……请道公唱神,要还三天三夜的愿。”广西灌阳“每年还一次盘古愿,……不准汉人入愿堂观看”。[7]这一仪式活动被统一冠以“盘王节”是从1984年开始。
1984年8月17日—8月20日,全国瑶族干部代表座谈会在南宁举行。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南民族学院以及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单位和省区的瑶族代表28人,座谈会就民族节日的意义以及选定“盘王节”缘由达成共识。他们商定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瑶族统一的节日——“盘王节”,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作用,通过节日活动,可以发展民族文化,……加强与其他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振奋民族自豪感”,而“盘王节”民族特点突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瑶族的历史传统”,而且“‘盘王节’所反映的瑶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8]1985年农历十月十六,全国各地的瑶族代表、民间艺人聚集广西南宁,首次一起共度民族节日。其后这一节日活动从“湘粤桂南岭地区三省区十县市瑶族盘王节”“南岭瑶族盘王节”发展为“中国瑶族盘王节”,举办时间改为两年一次。[9]“盘王节”成为瑶族的节日符号,2006年“瑶族盘王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改变了以往对民间文化资源的传统认知,亦改变了其传统样态。“遗产保护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地方性的生产’(«production de la localité»,Appadurai 1996)及其模式与机制的转变;同时还造成了一个代价,即在周围一切或几乎一切遗产都消失的时候,感到惊恐的人们才去寻找坐标(repères)和里程碑(bornes),以维系他们陷入剧变中的命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遗产的生产,不论是遗址、文物、实践或理念;这种遗产的生产能够恰如其分地被视为一种‘传统的发明’。”[11]
“地方性生产”是遗产化的先决条件,而在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仪式发生了变化,很多被视为“传统的发明”,即在非遗化后,民俗仪式在多重话语表述中进行重构[12]。本文以湖南资兴茶坪瑶族“还盘王愿”为个案进行阐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