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遗产》2018年第3期
总第52期 出版日期:05月20日
目 录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 |
主持人:宋俊华 |
1 |
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
宋俊华 |
1 |
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 |
钱永平 |
8 |
非遗保护管理的广东经验:精细管理 |
蓝海红 |
15 |
日本能乐的坚守与创新 |
丁 曼 |
21 |
|
|
|
商帮、行会与近代汉口的会馆演剧
——兼论中国戏曲史上“商路即戏路”之命题 |
陈志勇 |
30 |
论《牡丹亭》“雅俗并陈”的曲辞风格及其戏曲史意义 |
李亦辉 |
39 |
明传奇《锦笺记》作者新考 |
邓富华 |
47 |
“洪武赐曲”之说及其所蕴含的曲学史意义 |
彭秋溪 |
54 |
|
|
|
遗产本质上都是非物质的:遗产批判研究和博物馆研究 |
[澳]劳拉简·史密斯 著 张煜 译 |
62 |
越南华族会馆的生存机制
——以胡志明市堤岸区华族会馆的田野调查为例 |
谢林轩 麻国庆 |
72 |
|
|
|
话语分析:知识结构与论证方式 |
[德]沃尔夫冈·卡舒巴 著 包汉毅 译 |
83 |
传统节日的现代性危机与日常生活批判 |
黄治国 |
89 |
民俗的批判与批判民俗学
——葛兰西论民俗 |
刘奕伶 |
97 |
游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 云南洱海鸬鹚境遇的民俗学解读 |
陈爱国 |
103 |
略论“会首”在民间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变迁
——兼说河南浚县民间庙会、社火中的会首 |
邢 涵 康保成 |
111 |
|
|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
“采茶”人生路
——粤北采茶戏国家级传承人吴燕城访谈录 |
王静波 |
117 |
|
|
|
·方言文化遗产研究专题· |
|
|
浙江省方言文化教育:现状、问题及展望 |
黄晓东 |
127 |
潮州方言歌谣字调与乐调的配合关系初探 |
钟蔚苹 |
134 |
|
|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
|
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以广州天河为范本 |
储冬爱 |
143 |
榆林小曲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分期 |
滕文莉 吕政轩 |
151 |
|
|
|
稿 约 |
|
封 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