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一个美国人与三语版《苗族史诗》的故事
  作者:马克·本德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04 | 点击数:4777
 

   苗族史诗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它提供了综合的、系统的、有深度的描述,反映了苗族的制度文化,并给苗族带来了长久的精神力量。

 
  《苗族史诗》目前有苗语、英语、汉语三个版本,相关研究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口传史诗进行立档和保存,也希望口传史诗能被不同的读者接受。
 
  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苗语消失的危险,开始有意识地保存或者延续和苗语有关的故事及民俗。在黔东南流传的苗族史诗有成百上千。尽管史诗歌手的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锐减,但至今仍有演唱者活跃在许多仪式活动上。史诗有可能重新演绎,或是在新的语境下前行,抑或将这种传统持续保留于苗族生活中。
 
  《苗族史诗》这本书就是被不同的文化实践者作为传统和生活方式的“纪念物”来“保存”的,通过该书黔东南地区的口头史诗传统被“纪念物化”和“纪念馆化”了。《苗族史诗》目前有苗语、英语、汉语三个版本,相关研究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口传史诗进行立档和保存,也希望口传史诗能被不同的读者接受。
 
  《苗族史诗》翻译项目最初的参与者包括民族语言学家马学良、今旦以及其他搜集者,他们大多都是苗族人甚至是苗族史诗歌手。我作为英文翻译后来也有幸参与了这一项目。今旦的子女吴一方和吴一文找到我,希望我能翻译《苗族史诗》,即1983年由马学良和今旦修订后的版本。他们告诉我,出版三语版《苗族史诗》是马学良和今旦的一个梦想,也是其他项目组成员一生的理想。在这个活态传统濒临消失的时代,苗语的这一口头传统和他们的传承人都即将要离开曾经的舞台,这本书也将变成这一时代当地苗族人的丰厚遗产。
 
  在《苗族史诗》一书的标题里,我们用“Hmong”表示“苗族”,并将之贯穿全书。这是与今旦一家和贵州民族出版社的编辑共同商议的结果。因为我们意识到,生活在中国境外的苗族人也是这本书的重要读者群。他们在许多情况下被称为“Hmong”。此外,今旦一家也意识到许多苗语方言并不是互通的。在海外的苗族既不能阅读苗语罗马字,也不能阅读汉字文本。所以,使用英语能够扩大该书的读者范围,让更多人理解苗族史诗。
 
  希望通过三语版的《苗族史诗》,让未来几代人都能延续苗族语言文化所呈现的艺术和美学的力量。
 
  (作者单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刘先福、本报记者孙妙凝/译)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28日第673期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张举文]成人仪式研究的一部经典民族志著作
下一条: ·[郭婧雅]略读高彦颐《砚台的社会生命:清初的工匠和学者》
   相关链接
·肖远平 杨兰 刘洋:《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吴晓东]一个将回到民间的史诗文本 ——陈兴华《亚鲁王》译本与仪式的关系·[杨兰]苗族史诗《亚鲁王》战争禁忌母题研究
·[刘锡诚]《亚鲁王》——活在口头上的英雄史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