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查兹1899年7月8日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位出色的律师,获得过爵位,并曾在当时的殖民地印度加尔各答工作,之后成为法学教授。母亲来自“知识贵族”家庭,积极从事社会福利工作。这些背景深深影响了理查兹成年后对公众服务事业的热爱。理查兹在家中四个女孩中排行第二。她的童年时代是在印度度过的。回到英国后进入一所有名的寄宿学校(Downe House School)。大学就读于著名的女子学校,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Newnham College),主修是生物科学。
1922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做了两年社会救济工作,之后回到英国在纽纳姆学院开始读营养学硕士学位。期间开始关注文化需要与生物需要的问题,以及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思想。1928 年,她进入伦敦经济学院成为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1930年,在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获得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一个野蛮部落的饥饿与工作》(于1932年出版)。这项对于本巴社会的研究不仅奠定了后来她的《祈颂姑》研究的基础,还确定了她成为营养人类学的开拓者的兴趣。当时,马林诺夫斯基以他的课堂魅力和崭新的功能主义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吸引了一批有为的学生,包括后来在学界颇有影响的福蒂斯(M. Fortes),埃文思-普里查德(E.E.Evans-Pritchard)等,为英国以及世界人类学奠定了重要的根基。理查兹正是这一小批人类学家中的一位,也是当时少有的女博士之一。
▲ 理查兹博士论文的初版
1931年至1932年,理查兹只身来到英属殖民地北罗得西亚,亦即后来独立的国家赞比亚,开始了对本巴部落的调查,这也是继续和扩大她的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这一年里,她集中调查了“祈颂姑”仪式,但是,当时完成的记录手稿直到1956年才得以出版为《祈颂姑》一书。1933年至34年,以及1957年,理查兹又先后多次回到非洲,在本巴和附近地区为殖民政府工作。
在她1955年从英国退休之前的二十多年里,理查兹奔波于殖民政府的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1931-37年间曾担任过伦敦经济学院的讲师。1935年,理查兹担任国际非洲语言与文化国际中心下属的饮食委员会主任。期间还曾多次往返于英国和南非与乌干达等地。1938年至40年在南非的特兰斯瓦(Transvaal)地区工作,参与建立殖民地社会科学研究会,并曾在1938 年任南非金山大学的高级讲师。1941年她回到英国,在政府的殖民地办公室工作。1944年再次回到伦敦经济学院教课。因为理查兹在各方面的出色工作,1945年她获得里弗斯纪念奖章。1946-51年担任伦敦经济学院专职讲师。1948年,参与建立并任职乌干达的麦克勒里学院东非社会研究所,1950-55年担任该所所长,来往于英国与乌干达之间。1955年,她获得最优秀不列颠帝国勋章五个等级中的第三等司令勋章。1956年,退休后的理查兹开始在她的母校纽纳姆学院教课,并建立了人类学研究所,组织成立了剑桥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1959年至1961年,理查兹因为她卓越的人类学研究,而不是因为她作为一位女性而被选为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会长。从1960年代开始,理查兹开始关注自己居住的社区,运用人类学方法展开对“本文化”的研究,这也可以说是人类学从研究“异文化”转向对自身研究的先例之一。从1962年起,与利奇等人类学家开始创立对“邻里”社区生活的人类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工作。其成果体现在一系列有关出版物,如1981年出版的《处于核心的血缘关系:1960年代艾塞克斯西北的埃尔姆顿村的人类学》。1964-1965年,她担任英国的非洲研究学会第二任会长。1967年,作为英国社会人类学家被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FBA)。1974年,被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AAS)外国荣誉院士。1984年6月29日,理查兹在英国去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建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