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乌丙安]民俗与现代化的思考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1 | 点击数:3318
 

 <正文快照>民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形成之日起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工程。这种工程在人类文化史的进程中,始终是以它的流动性特征显示其运动的。换句话说,民俗在文化史上从来就是一个永不何断的流程。因此,任何历史阶段都有民俗素(或民俗质)的流通、流动和变动,甚至包括十分细微的变化在内,现代化进程中也不例外。

……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1987年第4期)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版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乌丙安]论满族兴起时期的天灵观
下一条: ·[乌丙安]日本神话学三个里程碑的主要代表人物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5年第1期目录·[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专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民俗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安德明]创建“文化交会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