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让中国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说开去
  作者:常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7 | 点击数:12885
 

      教师有教师节、记者有记者节、护士有护士节……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是人口的最大多数,农业丰收关乎民生根本,农民丰收如今也有了专门的节日。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消息一出,引来一片叫好声。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农事、天文、气象长期探索与研究的结晶,影响力覆盖全国,跨地域、跨民族、跨涉不同文化类型,甚至涉及多个学科。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一方面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是中国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参考,立春吃春饼,春分“竖蛋” ,清明踏青等习俗也为人们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并长期指导着农事活动,是中国传统农事的重要参照。

      回想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时人们探讨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便是如何活化与传承这一承载着中国人智慧与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如何活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热点也是难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其融入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笔者以为,在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活化传承中国节气文化的范例:通过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让农民拥有更强的参与感、获得感;为传统节气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秋分那一天,人们可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感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在刚刚过去的夏至节气,北京龙泉寺动漫中心推出了《贤二水墨动画之二十四节气》 ,画风清新,音乐简洁,以一年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小和尚贤二展开着一场奇妙又平常的修行, 5分钟的动画目前已有3 . 5万次播放量;由24位散文家合力编著的新书《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日前发布,从文学的角度,以一个人书写一个节气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书写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自然物候、历史文化、故乡亲情、生命体验;北京北海公园近日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文创产品,把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特点与北海公园景点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图样;服装设计师把二十四节气与时装结合起来,将二十四节气“穿在身上” ;拍摄二十四节气有关纪录片……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近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承载着科学与文化的二十四节气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渐渐地,我们发现,微信朋友圈中在节气当天分享有关信息的人越来越多,围绕二十四节气创作、传播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关注、重视中国节气文化的氛围愈发浓厚。

      当然,也存在一些蹭热度的“传承” ,挂着二十四节气的名头,做一些走马观花式的、过于商业化的活动,还有一些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过于肤浅、缺乏内涵。现在对二十四节气的活化与传承已经有了好的开始,但还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还有更多的资源与方式可以发掘。例如,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科技发展造成的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事活动方面的作用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可以挖掘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文化价值,找到其与当下生产生活的契合点,创作有关文艺作品,让农耕时代的二十四节气产生新的故事,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也可创作有关文创产品,让其变为人们的“日常” ;还应加大对中小学甚至大学生的相关教育,让中国节气文化成为常识、共识;加强建设、推广有关节庆活动,让人们获得更强的参与感及认同感。此外,在对外交流方面,二十四节气也可以充当十分有效的文化纽带,比如古埃及历法中12个月的名称大多反映的是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五月(图巴)意思是雨水丰沛、土地肥沃,六月(阿姆希尔)意思是大暑,与中国的谷雨、大暑等“二十四节气”所表示的气候、物候现象极为相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来自哪里?一个重要的来源便是包括中国节气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待有更多的尝试与做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其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06-25 第二版:时评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筱林]影像的力量
下一条: ·[乌丙安]手工技艺和人类共存亡
   相关链接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王晓鸣]关于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情况的思考
·[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刘阳]“文”与“艺”:兔儿神形象的地方生产
·[李才景]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岷州宝卷·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刘雨婷]锦绣鞠艺
·[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
·[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