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永康市:推动乡村振兴的“非遗方案”
  作者:本报记者 王连文/文 陈曦/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2 | 点击数:5138
 

浦江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善增(左)指点学生蒋璇芝剪纸技法。

 

 

潘周家村制作的手工面叫“一根面”,也叫长寿面,一斤面粉可以拉100多米长,且韧劲非常好,小朋友可以用面条跳绳。

永康市人民小学的小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锡雕作品。

永康市手工艺人展示锡雕技艺。

       “乡村振兴,非遗保护传承不可或缺”“非遗‘活’起来,乡村才会更美丽、更有生机”“非遗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没有理由不保护好、传承好”……近日,参加“乡村振兴”央媒浙江行的记者走访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永康市,在乡村农家、非遗工作坊、传习所和企业车间里,深刻认识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多彩非遗有着看不完的美丽风景、讲不完的精彩故事。

      传承有序,留住“根与魂”

      6月10日,在浦江县郑宅镇举行的“携手美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暨“婺风·美丽非遗”百村文化礼堂行活动别开生面,浦江剪纸、浦江什锦、浦江乱弹、“一根面”等20余个特色非遗项目,以技艺展示展演、作品产品售卖等形式与民众亲密接触、互动。

      活动中,在郑宅镇“江南第一家”牌坊群广场上,浦江剪纸展位前人头攒动,“一老一少”的师徒搭档为观众展示讲解绝活儿引人注目。在耄耋之年的浦江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善增指导下,“得意弟子”、浦江县中山中学高一学生蒋璇芝技艺精进。“非遗传承有年轻人接班,技艺才不会失传。”吴善增说,自己常年在浦江县50多所中小学开展传习活动,很受欢迎。“吴老师教得很好,特别是细节上的指导。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剪得跟老师一样好。”蒋璇芝说。

      在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古建筑群内,两项技艺同台演绎一场“视听盛宴”,引来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浦江乱弹研究会艺术团和浦江县花桥乡的12位民间艺人表演浦江什锦,花桥乡金坞村79岁的浦江乱弹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福林正襟危坐、精神饱满,他中气十足、声腔高亢,坐唱浦江乱弹《崔子戏妻》,年届古稀之年的浦江什锦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傅兴德与浦江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楼览承为他鼓板伴奏。另一旁,浦江县檀溪镇潘周家村制面人周金华一家祖孙三代展示“一根面”拉面技艺,得到父亲“真传”的周旭磊不一会儿就娴熟地甩拉出一两百米的“一根面”,孙子还用一段拉面跳起绳来。近百名观众一个接一个手捧面条围成一圈,兴味盎然地参与互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一根面”长长久久、福寿绵长的寓意深入人心。

      在“五金之都”永康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永康锡雕馆的访客纷至沓来,人们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古锡器、现代传统手工锡器、现代机械锡器,还能观摩和体验锡板浇制、裁剪、敲打、刮锉等制锡工艺。6月10日,永康市人民小学25名小学生在永康锡雕馆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体验课。在永康市芝英镇一村应远志等锡雕艺人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地在锡盘上打制自己的创意图案。“这样的传习活动很有意义,教给他们打制方法,孩子们会打制出自己的创意。”应远志说。

      正是在永康锡雕馆“掌门人”盛一原的带领下,一大批永康农村老锡雕人集结在一起,抱团开展传习活动传承技艺、打造特色锡器产品。近日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盛一原表示,让赓续于乡村、繁荣于乡野的锡雕等非遗项目传承有序,才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留住乡村振兴的“根与魂”。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06-22 第8版:文化遗产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嘉兴举行二十四节气全国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十年磨一剑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