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邀请函|“传承&创新”缙云首届民间传统手工编织大赛 ·手工编织创意赛公告
  作者:缙云县文广出版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2 | 点击数:8881
 

      大赛组委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缙云县文广出版局    缙云县旅游委员会

      承办单位:缙云县河阳管委会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缙云县非遗中心

      执行承办单位: 浙江省麻锦霞旅游名师工作室   浙江鲲鹏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温州半书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赛主题

      “传承缙云文脉 创新美好生活”

      “手传承、编风尚”,缙云县首届民间手工编织比赛分“传承与创新”两大板块,传承板块着力于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元素,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板块着力于加快推动创意设计和传统技艺的融合发展,倡导以日常用品为创意设计对象,融入传统工艺元素和科技手段,聚集优质设计师资源,挖掘当下新生活原创力量,使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艺术价值、实用功能、现代科技、市场需求相结合。

      活动安排

      1、征集时间:2018年 6月 10 日—— 8月 31日

      2、征集类别

      (1)手工织带类:包括棉线、麻线、纱线等材料手工织带;

      (2)手工绒线编织类:包括成衣服装和提包、披肩、围巾、帽子、手套、婴儿衣物、靠垫、壁饰、地毯等附件,尺寸、色彩、风格不限;

      (3)手工竹编类:包括细丝手工竹编和粗丝手工竹编;

      (4)其他综合手工编织类:包括藤编、柳编、草编等品类;

      奖项设置

      分类别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同时综合设置十大代表性传承奖、十大缙云元素代表奖、十大缙云编织创意设计奖。

      金奖(1名):价值2000元奖品+荣誉奖杯证书

      银奖(2名):价值1500元奖品+荣誉奖杯证书

      铜奖(3名):价值1000元奖品+荣誉奖杯证书

      十大代表性传承奖:价值1000元奖品+荣奖杯证书

      十大缙云元素代表奖:价值1000元奖品+荣奖杯证书

      十大缙云编织创意设计奖:价值1000元奖品+荣奖杯证书

      作品要求

      1.主题鲜明,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团体或个人自主创作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可能涉及到肖像权、著作权、商标权、名称权等问题由选送单位或者个人负责。

      3.选送参赛作品需签订《授权书》(附件2),主办方对获奖作品享受编辑、使用、公开展览等权利。

      报送方式

      2018 年 8月31日前将 《缙云县首届民间手工编织创意比赛报名登记表》(附件1)及作品报送至比赛组委会。

      联系人:朱 勇:18806781122      麻锦霞:13587158998(658998)    朱 静:15869205690(585690)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缙云县文广出版局”微信公众号 2018-06-21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从历史走向未来 延续民族史诗文化血脉
下一条: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方向(涉民俗学部分)
   相关链接
·[杨镕]文本化与语境化:民间艺术传承的双重路径·[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
·[朱煜荣]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的双重身份调适与实践研究·[朱炳国 王群]六月六节俗的传承与杂糅
·[张怡 周全明]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的局内意识与局外意识·[周霖]昌都硕督人的狮子舞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
·[张勃]北京春节的传承与变迁·[余静林 杨琳]共生理论视域下长江干流语言民俗的活态传承
·[杨卓玥]西安回坊口承文学的文化叙事与传承研究·[杨佳怡]家庭灵媒故事的代际传承
·[肖波 宁蓝玉]从传说意象到旅游地标:文化记忆视角下鹊桥的创新转化·[席辉]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
·[吴小丽 林晓彤]敬惜字纸的文化传承与影响·[吴比]东部苗族谜语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尉富国 丁永祥]汉中市南郑区“春官说春”民俗调查研究·[王子尧]北京中轴线民间叙事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路径研究
·[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王小明]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热贡艺术唐卡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