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村坐落于洱海西部,曾有渔业社。上世纪80年代初,该村尚有72户渔民驯养鸬鹚(鸬鹚1574只)。90年代末,渔家降至30户(鸬鹚540只),2005年变为8户(鸬鹚95只),至2015年只剩4户(鸬鹚90只)。关于驯养鸬鹚捕鱼的地域特点,当地渔民反复强调,其一,捕鱼时不用绳索固定鸬鹚,一旦鸬鹚捕到鱼就会主动靠近渔船;其二,渔民与鸬鹚相依为命,鸬鹚发生意外或死亡,渔民绝不将其抛尸荒野。如前文所述,关于这样的“个性”尚无明确的文字记载与考察,下文拟从以下三点来探讨洱海湖区人与鸬鹚的关系:1)鸬鹚识别体系,2)人与鸬鹚情感,3)鸬鹚“死后世界”。
1)鸬鹚识别体系
人类学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不同族群对于植物、动物的独特分类与认知体系,因为,这一方面显现了地域社会或族群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相关成果也能为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对于曾以驯养鸬鹚捕鱼为主要生计方式的白族渔民而言,识别与区分鸬鹚既有利于渔民在捕捞作业中核对鸬鹚数量,也有利于渔民快速确认鸬鹚年龄、性别、外貌、健康、能力、繁殖等各种状态。识别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对于鸬鹚群体的分类(表1),另一种则是对鸬鹚个体的认知(表2)。用白族语言命名与分类的方式彰显了地域特色与民族风采。
首先,鸬鹚群体的识别大致根据鸬鹚的年龄、性别与身体特征来确定。大致可分为“年幼鸬鹚”、“年少鸬鹚”与“成年鸬鹚”三类,而且这三类又根据性别细分为六类(见表1)。譬如,若渔民谈话中出现“nazige”这一词汇,那就意味着渔民的话题聚焦于“1岁以上、3岁以下,腹部尚为白色的雄性”鸬鹚群体。基于生长期的分类也有利于渔民更便捷管理鸬鹚的饮食、发育、繁殖、训练等多个层面的驯养活动,比如渔民通过专业的识别,选出特定成年鸬鹚进入繁殖环节,以调整驯养鸬鹚的数量与质量,实现渔民所认定的“优生”理念。
表1 鸬鹚分类方式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渔民口述内容制作(访谈时间:2017年5月4日、8月2日、3日、4日)。
其次,对于鸬鹚个体,渔民又单独加以命名以示区分。如表2所示,N村渔民X氏现有的28只鸬鹚都有称呼。
表2 鸬鹚个体命名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渔民口述内容制作(访谈时间:2017年5月4日、8月2日、3日、4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