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沃尔夫冈·卡舒巴]话语分析:知识结构与论证方式
  作者:沃尔夫冈·卡舒巴   译者:包汉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14 | 点击数:6079
 

言语……

  应该很清楚了,话语分析的目的首先必须在于,将摆论据、商讨价值观这一复杂的过程拆分为各个层次与要素、细分为各种策略与主旨。凡是精心“构建”的,都必须再被“解构”。话语分析并非为此提供一套完备的程序,但是确实会给出一些特定的步骤,可以减轻此类重构与解构的工作难度。可以简述如下: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在媒体与社会上所谈及的是哪一话语对象、哪些话语公众?相关的论证方式针对谁、借助哪些交际手段?然后,就要研究论证体系,也就是有关的表述、图像与证明,它们让某些观念变得让人信服,赋予它们以伦理、道德的意义。最后,则要追问话语规则,这关乎到如何调控论据的交流、观点的设立,以及对于商讨过程中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等类问题作出决断。其中,在每一次话语中,都使用了完全不同的传统与价值观,以作为有力的论据。对于它们,只有经过仔细的语义与思想史的分析,才能发现,它们是否发端于一种宗教的、社会伦理的或者是政治的背景。“荣誉”、“正义”、“团结”等等都是这一类的密码词,它们源自十九世纪,通过它们可以追溯到具有特定意义与影响的文化史。在今天,人们则多采用“生命”、“自然”、“文化”以及“个性”之类的关键词来加以论证,它们是后现代社会中不一样的价值观的折射。

  当然,我们自身也是属于这个社会及其话语—这即是最后的一个方法上的建议:将自己于话语世界中加以定位。“因此,观察写字桌、打字机旁边的人的活动,也是属于话语的文化分析。除了工具、技术条件之外,这种观察同样也涵括习性、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赋予人以参与话语的权利)等方面的视角,涵括自身生活中的“自画像”以及社会中的高端风尚;同话语一起,这些风尚让文学家、记者、大学生、民族学家、年轻学者、教授等类型的人物凸显出来。”这一提示再次显明了,在话语中,它的对于文化实践的影响也同样要加以界定—而并不仅仅限于对于科学文化的影响。

……以及图像

  这些与话语体系相关的联想与例子,大多都是局限于一定的文本形式。话语是语言、文本的交际体系。毫无疑问,这一观念切合于许多情况,而且大概也与话语理论的语言学起源相关。尽管如此,这一见解仍然束缚了历史的、当然首先是现在的话语模式与媒介,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原因在于,要表达核心概念、标语口号,话语不仅仅可以利用语言,也可以通过图像性的“文本”。比如所绘图画,雕像、浮雕,照片、电影,等等,也就是一些物质的、象征性的媒介,它们能够将各式各样的、纷繁复杂的论证效应与意义内容集于一身,而这是“一维的”纯文字所鞭长莫及的。

  在后现代的社会中,除了文字信息外,我们更多地被图像信息所围绕;我们集体所拥有的图片库以及个体所拥有的图片记忆都“爆炸”了;我们在一个愈来愈多样化、愈来愈交叠的图片世界中来认定自身的生活环境—如果说这一切都是正确的话,那么,没有相应的认知历史、媒体历史的思考,就不能够进行合适的话语分析。相比于文字,图像在一些方面显然处于优势地位。对于需要表达的事物来说,图像的描摹比起文字的撰述要更加地贴近。至于摄影与电影,这类图像的制作比起那些冗长、繁复的文字写作要更加地容易。可以说,对于同一对象,图像往往是更加经济的记录手段。它们比言语表述也要更加明晰得多。此外,只要在视野范围内,图像所提供的是一种同步的印象,凡是它所描摹的,人们都概览无余。囿于自身的特质,文字却只能表现为一种先后承接的排列顺序。……由于可以同步呈现某一场景的不同层面,图片就具有了信息的高密度;而之后只有通过诠释的过程,这种高密度才能逐位置、逐细节地加以分解与破译。”

  此处所论及的并非所谓的插图,它们不过是占主流地位的文字的附件罢了,这里所指的是图像自身的独立价值,指的是图像所独有的、在我们的“感官世界”中所发挥的信息认知与美学感受功能。这就给话语分析提出了新要求,涉及到“可视人类学”的领域;在文化学讨论中,其意义愈来愈被看重。原因在于,可视人类学所探究的是可视信息在社会中得以传播、认知的条件与形式—这是从图像、观察与意义这三者之间互动的意义上而言。由此,视觉人类学尝试描述由文化所主导、所中介的认知历史,并进而可以扩展至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在此背景之下,则应当追问:在当代,图像是否的确奠定了一个“现实”新层面的基础?“所中介的”与“所经历的”认知之间的界限是否日益淡化、模糊?通过媒体的视觉经验是否已牢不可分地融入了自我经验之中?作为一种话语媒介,图像是否最终能够具有自身的论证力度?

  民族学的媒体研究如今正面临挑战,以上即是对此的一些思考和假说,不仅基于媒体分析的视角,而且也考虑到现代图像媒体在民族学研究工作中的运用。正如同以前摄影曾经立马成为“经典的”田野考察方法一样,如今,也几乎没有哪一家民俗学、民族学机构可以放弃录像技术。我们以此制作“他画像”的图像,这绝对不是错的,但无论如何,它却至少是像文本创作一样复杂的工作。

  然而,这一评论已经远远超出了话语分析的范围,进入了社会认知方式的复杂领域,而这一领域是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对于图像分析,我们还远远没拥有理论上、方法上的成熟工具,这类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从美学、象征效应的视角来“阅读”图像的意义内容。尽管如此,依照我们自身学科—所谓“日常文化的科学”—的规划,我们必须要踏入这一领域,即使我们也许并不喜欢如下的口号:我们的日常文化是活的,借助于话语与媒体、并且在话语与媒体之中,它能够实现自我的认知。 

(本文原载于《文化遗产》2018年03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岩本通弥]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的变化
下一条: ·[陈爱国]游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云南洱海鸬鹚境遇的民俗学解读
   相关链接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余红艳]景观叙事的故事诗学阐释·[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陈宇]陈靖姑、妈祖传说的多元主体建构探析·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卫才华 冯晶]新中国成立前后曲艺宣传的艺术机制与话语嬗变·[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韩顺法 李柯]主流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
·[袁帅]丧葬仪式专家话语权表现形式及特性·[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