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
→
民俗与民俗学
→
民俗图说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大地图
作者:
文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22 | 点击数:20013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文木研究院”2018-05-18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
一根竹子的新生,火葫芦灯的体用造化
下一条: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据统计
相关链接
·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
[李颖]与动画IP联动传承非遗文化的路径探索
·
[鲍园园]李子柒短视频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价值
·
[苏长鸿]社区再造:论作为社区的大学及其非遗传承的意义
·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
·
[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
专家“把脉”杂技类非遗传承与发展
·
[徐建峰]重视非遗传承,振兴锡剧乡韵
·
非遗传承人冉艺飞:传承古技艺助力脱贫攻坚
·
[王学思]讲好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动人故事
·
专家学者谈数字时代的非遗传承与创新
·
[孙正国 熊浚]乡贤文化视角下非遗传承人的多维谱系论
·
湟中堆绣传承人:坚持30载只为传承民族文化
·
[郑杰修]活态与衍创:大竹竹唢呐艺术的非遗传承凝视
·
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当下是非遗最好的发展时期
·
从招财猫传统到借势宠物消费
·
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在京成立
·
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京开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学会理事
┃
会费缴纳
┃
2022年会专区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电话:(010)65513620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