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形成与西方观念,尤其是儿童文学的引入进程相伴随。从20世纪初延续至今,关于儿童观的讨论一直为儿童文学与教育学领域所关注。但是在他们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民间故事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之于儿童的教育观念。“老虎外婆”型故事在中国普遍性较强,在古代文献已有相关记载。研究者大多将此故事类型与“小红帽”研究视为一体,较少注重对其独特性的阐释。文章通过对44则故事文本的细读,以其中13则为主体,阐述了这一类型故事所反映的中国传统社会从形象到智力上对他者的想象以及“看家护院”的儿童教育题旨。这些恰可为当下儿童教育观念提供有益补充
关键词:儿童教育;“老虎外婆”型故事;他者; 家园
作者简介: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童年的概念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童年与婴儿不同,它不是生物学范畴,而是社会文化产物。在中国,一般认为“儿童的出现”从宋代起始,明中叶基本形成。但是现代儿童观则是近代随着西方观念的引入,尤其是儿童文学的引入而形成的。16世纪开始,西方到中国的传教士就开始了《伊索寓言》的编译工作,当然他们主要是将其视为传教辅助的“证道诗学”。1608年,意大利利玛窦(Matteo Ricci)编译了《畸人十篇》;1614年,西班牙庞迪我(Didaeus de Pantoja)亦编译《七克》。他们在译述过程中,都夹叙夹议,通过对话等译述了《伊索寓言》的部分内容。1625年,法国金尼阁(Nicholas Trigault)翻译的《伊索寓言》,以《况义》之名刊布面世。晚清至民国初年,孙毓修、周作人等也将寓言视为儿童文学的重要内容。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对其探讨,受到儿童文学领域与教育学领域的长期关注。从儿童文学视角而言,对于儿童文学与儿童观的讨论从20世纪初延续至今。梅子涵《讨论写作》强调“教育”不应成为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之忌讳。在教育之下,无论是强调童话对于儿童之“训导”意义,还是强调“蹲下来”,遵循儿童的审美规律,重视儿童的趣味与情感;我们都不能忽略在儿童文学发展中民间故事的儿童观这一潜流,尤其是它所蕴含的教育观。本文以“老虎外婆”型此故事还有“虎姑婆”“狼/狐精怪故事”等名称,文中根据故事语境,或者直接引用相关学者的表述之处,不予统一,其他表述中均用“老虎外婆”故事。故事为个案进行阐述,呈现民间故事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之儿童教育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建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