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林继富]十年,非遗保护的羌族经验
  作者:林继富   摄影/图:林廊满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3 | 点击数:8290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许多在羌族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羌族非遗创作主体与传承主体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有许多传承人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羌族非遗传承面临巨大威胁,传承人面临断层与生存土壤松散的境况;羌族非遗赖以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均遭到破坏,非遗传承较好的羌族村寨、社区、展示馆,传习所等均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羌族非遗以及羌文化所依附的生态环境,传承文化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为了在重建家园中保羌族非遗,2008年10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期望从整体上、从生活上、从文化关系上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0年就是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10年。

  重拾文化记忆,重建精神家园

  5.12地震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各类政府公职人员和民间人士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开展了大规模文物和非遗资源普查,全面收集羌族地区受损的非遗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及相关实物,以此抢救羌族家园的历史和文化,抢救羌族先祖的生活记忆。

  当地政府先后启动建设了保护区内178个文化生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茂县古羌城、茂县非遗展示中心、北川民俗博物馆等一批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基础设施建筑拔地而起;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北川吉娜羌寨等一大批羌寨修葺一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保护区不仅让因地震损毁的、羌族特有的以及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鲜活文化形态抢救、保护起来,还让灾区的羌族群众重拾文化记忆、重建精神家园。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和绵阳市结合灾后重建,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落实到城镇建设规划中,突出羌族文化风貌,提高城镇审美价值,建设了汶川水磨古镇、映秀镇、北川巴拿恰商业街等特色浓郁的文化旅游乡镇,提升了当地知名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北川新县城建设充分融入羌族传统居住元素,广场、马路、草坪成为羌族人新的生活环境,与羌族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天性相一致;羌族传统农村兼具地域性和地方性的文化空间在新的城镇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保护区内,不少地方建有多个非遗传承、展示中心。这些中心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大汇聚,也是展示新家园文化的大窗口。例如,汶川县就建有羌年传习所、羌族碉楼营造技艺传习所、羌绣传习所等若干个传承点;理县有羌年传习所、博巴森根传习所;茂县建有非遗传习中心、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传习所、羌族碉楼营造技艺传习所、瓦尔俄足节传习所、羌年传习所等。此外,松潘县建了羌族多声部民歌传习所,黑水县建有卡斯达温传习所、阿尔麦多声部传习所、圈德迪(二人舞)传习所;北川建有羌年、口弦、水磨漆艺、古羌茶艺传习场所;平武县建有刺绣工艺传习基地、剪纸传习所等。这些带有浓厚家园意识的行为,丰富了羌族新家园羌族民众的精神生活,发挥了非遗守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文化、重拾羌族传统文化记忆的功能。

  家园重建过程,就是非遗保护的过程

  5·12地震后,大量羌族民众从山里走出来进入城市,从传统城市进入新的城市,他们在传统信仰、传统人际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活动在新的城市里要进行适应性改变。他们身上携带的传统、传承的文化,与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相适应。

  在重建过程中,人们意识到,重建的家园空间需要赋予社会与文化意义,需要包含传统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具有生命意义的“家”。于是,当地在立足于家园之上,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羌族非遗保护系统。

  为了更好地重建和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新北川建好之后,政府采取了整体性迁居政策。新北川县城的居住主体是老北川县城居民,他们曾经是老邻居、老朋友、老同事。即便是先前不认识的人,因为地震灾难,他们之间也多了扶持、理解和帮助。这种关系的建立更有利于保留祖先、前辈创造传承传统文化血脉,留住祖先的生活记忆。

  灾后,北川新县城构建了多元非遗传承渠道和保护空间,将非遗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羌族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体系。比如,在北川建设有非遗保护中心、羌族民俗博物馆、图书馆,羌族文化演艺中心、剧院,羌族特色文化商业步行街(巴拿恰)以及吉娜羌寨、卓卓羌寨、恩达羌寨、黑水羌寨、正河羌寨、石椅羌寨、刘家大院、李家大院、羌族吊脚楼等;建立了羌学研究中心、禹羌文化研究基地等。这些场所的建立,为羌族非遗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保护和传承空间。

  保护区范围广,羌族非遗传承并非均衡性的。有些地区非遗项目密集一些,在保护的时候,这些地区就成为保护区的重中之重了。比如,北川以青片乡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建设羌族生态风情走廊。像这类重点建设区域还包括茂县、禹里乡、锁江乡、龙安镇、白马乡等地。

  家园重建过程中,非遗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包含了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选择和创新。现代生产方式给传统羌族刺绣带来挑战,传统羌绣的“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制作逐渐远去。传统羌绣常用神话传说故事和吉祥图案为题材,以此表达羌族民众对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如羌绣图案中的吉祥如意(鸡即吉,羊即祥)、金玉满堂(鱼即玉)、三羊开泰、团花似锦,“云云鞋”上飘飞的五彩祥云等。灾后的羌绣题材有所扩大,文化表达更为丰富,这是羌族民众在当代生活基础上的文化选择。

  羌族非遗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展示活动,是地方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各地以每年“羌历新年”“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文化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瓦尔俄足节、六月初六民间祭祀大禹诞辰、秋季转山会、古羌文化节等主题性非遗活动。据统计,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各类非遗活动已举办数千场,参与人数达几十万人。这些羌族特色的节庆民俗活动,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空间载体,让非遗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

  作为羌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禹羌部落》是一个集合了众多羌族非遗的项目,如羌年祭祀仪式、羊皮鼓舞、铠甲舞、沙朗、多声部民歌、羌笛、口弦、羌绣等,以四季更替为时间线,将羌族人民的生产劳作场面和民俗活动,如白石祭、成人礼、婚礼、民俗体育运动推杆等搬上舞台,用音、诗、舞、画展现出羌族悠久灿烂的非遗。

  生产性保护推进了羌族地方经济发展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生产性保护项目最容易引起民众、政府和企业家的重视。

  羌绣、古羌茶艺、草编制作技艺等项目受到人们追捧。为此,保护区内的各级政府举办了多期“四川藏羌地区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传统工匠培训班”等培训班,提升了一批具有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传承人的技能和思想意识。阿坝州成立了“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阿坝州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协会”,推动促进以羌绣为代表的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他们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了3000余名受灾失地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增收致富。

  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而保护区内非遗传承人的参与,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增添了许多亮色。

  阿坝州茂县古羌城古羌文化活态展示基地、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一条街等非遗展示园区,将羌绣文化展示、展演、技艺体验活动,集羌绣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传承人在开发羌族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遗产产品的过程中,保留的非遗传统性远强于其他纯粹文化表演人员。

  平武县修建了平武县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成为羌绣非遗保护和传承研发基地,培训羌绣传承人500余名,让海内外游客充分感受和体验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产业园的修建,增加了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和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实现了羌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保护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地政府也积极支持非遗传承人以个人或家族的形式成立私营企业,从事诸如羌族漆艺、茶艺、羌绣、咂酒等相关文化产业。羌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对于家园重建中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绵阳市依托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平台,带动羌绣产业实现大发展,目前绵阳有绣娘绣郞2000多人,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力军。北川草编传承人不仅在当地义务教授200多位残疾人和近千名留守妇女学习草编技术,并在各乡镇建立了17个传承培训和生产回收基地,解决了1000名人员的就业问题。

  十年过去,地震带给人们的惨痛记忆仍未褪去,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在党和政府、全国兄弟同胞的支持下,顽强地站起来。他们在废墟之上重建了崭新的家园,在废墟上以自己的坚韧和勤奋,将地震中损坏的非遗进行了修复,将消失的非遗以多种方式让其回到生活之中,激活了羌族非遗在当代民众生活中的传承活力,“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羌族非遗保护行为得到有效实践,在整体性的文化生态保护基础上,精准施策、分类保护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羌族非遗融入生活、承继传统的道路远走越宽广。10年来,羌族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形成的经验是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羌族人民正以崭新的面貌,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责编:焦学振)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8年5月11日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万建中:传统乡规民约丰富文明乡风建设的底蕴
下一条: ·[张青仁]从妙峰山到恰帕斯:我在边缘看中心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
·[葛颖娅]非遗表演中的身体展演研究·[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