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张永]论沈从文早期的民俗学意识
  作者:张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1 | 点击数:7562
 

  第二,在书写民俗生活和民俗语言时,沈从文对方言、谚语等特殊民俗事象进行注释。这也印证了作家接受过民俗学的影响。众所周知,注释是学术性论文的规范,而文学创作一般是很少加注的。在沈从文剧本创作中的加注现象比较普遍。当然,有的剧本没有加注也是实属无奈的。例如《过年》描写占兵被老将甲戏弄的情节。占兵是有名的民间艺人,他做的“鱼儿灯”、“竹篾狮子头”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东西。可就在这个时候,衙门大人突发奇想与民同乐,找他这个最好的扎匠去衙门扎花灯。占兵不知其中原委,老将甲则狠狠地戏弄了他。整个对话风趣生动。沈从文运用了很多当地谚语,如“道标三千六百八十名兵额,要催粮,单单点到我陈复泰”;“傩妈看戏,依不得那么多”;“不怕你精似鬼,今天轮到来吃老娘洗脚水”、“刘三踢倒凳,上算一世人”;“顺顺吃猪脚!——舒服”等等。这些民俗谚语对本地读者来说自然是“颇为解颐的”,可是在异质文化中则很难理解,而且从技术方面来说,这些谚语“要加以注解,是恐怕不胜其注的。”《赌徒》中“推牌九”也有太多的“行话”是读者所不能理解的。如果要注释的话,那也要句句注释,似乎也无从注释。难怪沈从文在这个剧本的前面就说:“这也太专门了,非另做一篇骰经作注不可。因其字字须注,反而不下注解!乡土性分量多的东西,纵注也很难使外乡人体会。”毫无疑问,对剧本中的民俗事象进行注释,是沈从文民俗学意识高度自觉的表现。顺便说一下,正是沈从文自觉的民俗学意识的使然,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他创作之余对自己的小说《边城》和《长河》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民俗学注释。

  最后,这些剧本与早期其他创作一样,在民俗书写中表现作家的“忧郁”审美特色。《三兽窣堵坡》在表达对于文学的见解同时,也表达自己当下生活的尴尬和寂寞:我“同二爷为人捣药一样,莫可奈何的写下来了。呵,创作,这样果真也说是创作!我只觉得可哀。捣药的事业虽无聊,能够如我所想象的那样,总之比之目下在寂寞中想完女人又来奋笔直书为二爷作传好点吧。”这些剧本与同时期的乡土小说,共同规约了沈从文创作的基本路径和价值立场。他说:“一面是生活的屈辱,一面是环境可怕,唯一能救助我的,仅有一点旧小说,和乡村简单生活和自然景物,小小的农家水磨拜访,掘药,捉鸟,捕鱼,猎狐等等小事,冲淡了现实生活一面。这两者却同样影响到将来的生命或工作,这就是在我作品中对平静乡村人民生命的理解基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北京大学兴起的民俗学和新文学活动,开启了沈从文自觉的民俗学意识和文学创作的道路,并将民俗学与文学创作有机地加以结合。我们对沈从文早期民俗学意识的考察和分析,为研究沈从文的民俗书写提供了理论和逻辑的依据。

(本文原载于《东吴学术》2018年01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郑土有]深切缅怀秦笃才(秦耕)教授
下一条: ·[萧放]一位老人与一部民间文学百年学术史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