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弦的差异
四胡定弦是把四根琴弦分成两组,一弦与三弦为一组,是同度音,称为外弦;二弦与四弦为一组,也是同度音,称为内弦。演奏的时候,弓毛的两股马尾分别穿过一、二弦和三、四弦的中间,弓子向外靠就是拉外弦,向内靠就是拉内弦。里外琴弦音程关系为纯五度音程,但是按照十二平均律定音蒙古高音四胡与二人台四胡存在差异。
蒙古高音四胡定弦外弦是小字一组a(la音)—内弦是小字一组d(re音)。二人台四胡定弦外弦是小字一组g(sol音)—内弦是小字一组c(do音)。据土右旗乌兰牧骑二人台剧团白光保团长介绍,目前土默特地区所用的四胡定弦与二人台四胡相同,都是sol-do音。之所以要这样定弦,原因在于考虑演员好唱,嗓子不费劲。一般情况下,在鄂尔多斯西部地区现在仍然使用蒙古高音四胡,过去乌审旗、鄂托克旗也用这样的定弦,后来当地乌兰牧骑为了提高音量、音高,将定弦改为la-do音。
聊到四胡定弦的差异,除了地域差异外,白文勣一代的老艺人在蒙古族婚庆仪式“丝弦坐唱”中使用的四胡,与现代高音四胡、二人台四胡又有哪些区别呢?白光保回答:“我父亲那一代的老艺人们不以卖艺谋生,而是业余时间的一种闲暇娱乐。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演奏几件乐器,同时也可以作为歌手演唱,或者自拉自唱。他们演唱蒙古曲儿时使用的四胡是蒙古中音四胡,拉法是按照蒙古四胡拉法,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嗓音都不是很高,为了好唱。定弦也比二人台四胡低一个调,即外弦是小字一组#f(#fa音)—内弦是小字一组b(xi音)。”
可见,无论蒙古高音四胡、二人台四胡,还是勣白文一代老艺人所使用的蒙古中音四胡,他们在定弦、演奏时主要考虑嗓音的高度,不论自拉自唱,还是为演员伴奏,乐器演奏都是为了演唱的便捷而服务。据说,过去的老艺人在丝弦坐唱时,旋律过门会用扬琴演奏,演唱的声音非常柔和、甜美。
三、“顶弦”与“按弦”演奏法的差异
以上谈到蒙古高音四胡与二人台四胡从外观形制方面的区别,其中第3、第4点差异源于第2点,即琴弦离琴杆的距离。由于这种距离的差异影响了琴轴的变化以及琴码的位置。那么,我们来进一步讨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蒙古四胡的琴弦与琴杆之间的距离远,而二人台四胡则不需要?通过笔者对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者仔细的观察和访谈得知,以上形制的差异均与四胡演奏技法有关。蒙汉不同族群的四胡艺人在四胡演奏技法上存在明显区别:除共同使用“按弦”技法外,蒙古族老艺人会使用一种“顶弦”的特殊技法。
(一)顶弦特色
结合上述形制特征,民间艺人在用手指甲顶的过程中,需要琴弦与琴杆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放入手指。据白光保介绍,土默特地区所使用的蒙古四胡,其“顶弦”演奏法借鉴于马头琴的“顶弦”演奏法,但二者又有所区别。具体而言,马头琴“顶弦”演奏法在实际的演奏时,左手虎口自然张开,拇指轻微扶住琴杆。在低把位上,常用无名指、小指指甲顶弦,小指在演奏中常从外弦下面伸进去顶里弦;在高把位上,由于音位之间距离相对小,各手指都可以用指尖按弦。由此可见,手指指甲顶弦技法相同,但马头琴常用无名指和小指顶弦,而土默特地区的蒙古四胡则常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二者从手指使用方面有所差异。
从音乐风格角度看,土默特地区的顶弦技法是从蒙古族说唱艺术中传承过来的一种风格技巧,过去老艺人在拉奏低音四胡说唱的过程中,往往穿插大段“顶弦”弹奏,目的是为了缓解气氛、调动观众情绪。后来,鄂尔多斯西部、准格尔旗的老艺人借鉴此种技法用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蒙古曲儿当中。同时,土默川地区尤其是“准格尔地”一带深受准格尔旗民间音乐的影响,老艺人们将这种蒙古族拉奏四胡的特殊技法延用至今,形成了有别于汉族四胡演奏技法的音乐风格。
这种“顶弦”弹奏从方法和演奏效果上,可以分为单指顶弦弹奏(简称“单指顶弦”)和多指顶弦轮奏(简称“多指顶弦”)两种。单指顶弦是用左手指甲顶在琴弦里侧,遇到需要顶弦的音符时,顺势弹出。单指顶弦时要保证顶出的音符清晰明亮,富有颗粒性。一般情况下,这种顶弦的音符都是老艺人即兴演奏,没有特殊的规定,完全取决于老艺人当时演奏的状态和心情。多指顶弦多用三指轮奏,或者四指轮奏。据笔者观察,白光保日常演奏时手指在琴弦里面,多使用三指轮奏,轮指的顺序或者是2、3、4指,或者4、3、2指。这种技法多用于演奏时值较长的尾音。如果为演唱者伴奏,多处是用于演员换气、长音位置。这种技法可以烘托气氛,强化伴奏的效果,音响效果类似于“马蹄音(图3)。
图3顶弦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多指顶弦的手法常与揉弦结合起来使用,土右旗老艺人把这种技法称为“指甲揉弦法”,意思是用指甲盖在弦上顶着快速原位滑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滑音演奏在土默特蒙古曲儿中经常使用,即从一个音快速滑动到另一个音,图3一般都是五度或六度跳进,这种演奏法要求每拍的后半拍为重音,后半弓要加重演奏。
上述“顶弦”的特殊技巧在蒙古高音四胡演奏中多见,并且成为其蒙古族的身份标识之一。据白光保讲,最早的鄂尔多斯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区也是用指甲顶弦,发展到后来当地的乌兰牧骑成立以后为了使声音高亢,把蒙古四胡的定调提高一个大二度,比如E升成F调,F调升成G调,这样听起来声音清脆、利索,因此成为蒙古族高音四胡的音色。同时,“顶弦”演奏时由于手指的轮换交替,需要将节奏放慢,形成了区别于二人台的“准格尔地风格”。土右旗将军尧镇、党三尧、成奎海、小召子过去的老艺人都使用这样的拉法,但是二人台音乐中几乎不用此演奏法。
随着四胡演奏技法、制作工艺的改进,琴弦由原来的羊肠制作的皮弦改为钢弦,使得“顶弦”的音色以及演奏难度发生了变化。由于钢弦十分滑,手指甲在顶的过程中难免会滑落,甚至游离到其它音符。所以,从音准方面看,这种技巧逐渐被“按弦”所取代。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