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魏琳琳]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
  作者:魏琳琳   摄影/图:魏琳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06 | 点击数:6859
 

   “认同”是一个源自个体心理学的重要概念。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美国族群问题的凸显,人类学家开始关注认同,围绕族群认同展开争论。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民族音乐学家从不同的研究路径关注“音乐与认同”主题,这些路径包括:个人自我认同、混合声音元素的吸收、认同政治的构建、权力关系及符号学的应用等。其中,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托马斯·图里诺(ThomasTurino)在对秘鲁南部城市混血儿传统乐器——恰兰戈(Charango)的研究中,提出乐器可以作为身份认同的标志,通过乐器的演奏标识着社会地位,通过这种乐器的使用,可以表达当地居民一种或其他认同的归属感。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逐渐开始对音乐文化与身份构建、主体性、族性歌腔等议题展开讨论。

  近年来,笔者在对蒙汉杂居区——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简称“土右旗”)城乡不同场域、不同类型音乐实践活动、现存的民间乐种(二人台、蒙古曲儿)进行研究时发现,其音乐的杂糅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乐器演奏是其中重要的体现。“四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是蒙古族独特的乐器之一。蒙古族称它为呼兀尔、胡尔或四弦,源于古代奚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流传来看,最初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随着“走西口”晋陕移民移居内蒙古西部,在当地二人台音乐的演奏中,民间艺人不断摸索,改良了一种“二人台四胡”作为伴奏乐器。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民间艺人普遍认为,这种二人台四胡源于蒙古四胡(尤其吸收并借鉴了蒙古高音四胡),目前在晋蒙陕冀甘宁地区已经十分普及。这里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蒙汉不同族群在同一地区,尽管对同一乐器进行使用,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将蒙古高音四胡与二人台四胡从外观形制、定弦、演奏法等几方面加以比较,并重点讨论二者在演奏技法方面的差异性,从而延伸至族群认同问题的讨论。

一、外观形制的差异

  蒙古四胡可以分为高音四胡、中音四胡、低音四胡三类。三者从形制、琴筒、音量有所区别,低音四胡形制高110cm、筒长30cm、直径15~20cm之间;中音四胡形制高90cm、筒长16cm、直径10cm;高音四胡全长80cm、筒长14cm、直径8cm二人台四胡因其二人台音乐特色,从外观形制上较多借鉴蒙古高音四胡,但经过比对发现,二者仍存在诸多差异如(图1):

图1四胡琴杆、琴筒。图中左侧为蒙古四胡、右侧为二人台四胡。

  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从外观形制方面主要的区别在于:第一,琴筒。琴筒是四胡最关键的部位,是四胡共鸣的音箱,起着扩大音量、美化音质的作用,二人台四胡琴筒比蒙古高音四胡略长,声音更高。第二,左手手持琴杆与琴弦之间的距离。蒙古高音四胡中间间距有三指宽度,而二人台四胡只有两指宽度。第三,琴杆上方栓琴弦的内外双轴的长度,蒙古高音四胡长,二人台四胡短。原因在于蒙古高音四胡琴弦与琴杆的距离宽,双轴势必要相对偏长才能系住琴弦。第四,琴码。由于上述第二、第三点琴弦的距离,蒙古高音四胡琴码离琴皮相对较远,二人台四胡较近。第五,外观。蒙古族喜欢在自己的四胡琴筒、琴头、琴体上镶以饰物或者图案,所以一眼便可看出其“民族属性”,二人台四胡则很少见。笔者在猜想这一特征是否与二人台艺人普遍认同的“四胡来源于蒙古族”的族群认同有关(图2)。

图2四胡琴杆、琴筒。图中左侧为蒙古四胡、右侧为二人台四胡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雷米·马修]昆仑山在先秦中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与现实之美
下一条: ·[刘东旭]中间人——东莞彝族工头及其社会功能
   相关链接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
·[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
·[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梁爽]锡伯族的图像叙事与历史记忆·[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田兆元]创世神话图像景观的重塑·[杨杰宏]音乐祭礼:族群艺术的身份再造与多重表述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临终关怀,还能做什么?·[明跃玲]文化互动与仪式变迁
·[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徐赣丽 郭悦]认同与区分
·[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石甜]口头传统[1]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
·[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