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失去语境的历史现场
几个月后,拆散的老房子终于照原样搭起来了。它孤零零地站立在工厂一块生硬的水泥地上,旁边是陌生的瓷砖贴面楼房,围墙外是马达喧闹的公路,与它当初“栽”在泥土和石头上,面前有清水江流过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了。更主要的是房子里面空无一人,没有家具,没有炊烟,没有鸡鸣狗叫,没有孩子的嬉闹和老人的絮絮叨叨,连精灵都不在里面走动。
老房子的主人家可能也会来人,但听说要来也只能来一个儿子,老妈妈不会来。“来这里的车票都要一百元呢”,他们有些犹豫。他们在权衡,花一百元钱来看一下被迫肢解,漂泊异乡,已经不属于他们的老房子,值不值?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借口,他们担心老妈妈心里受不受得了?
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幢吊脚楼虽然被复原,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事物了。它被从它生长和死亡的生活现场与历史现场剥离,成为一些待处理的废料。仅仅由于热心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奋力抢救,它才没有像千千万万文化遗产一样,在革命或发展的旗号下灰飞烟灭。然而,尽管它侥幸得以复原,却已经不可能复活。
我们所说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的原生地,本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现在成为一个彼此分离的东西,突兀地站立在一个缺乏语境的陌生之地,显得十分怪异。究其实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房子共生的,有居住在房子中的人,他们的模样,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是老房子不可缺少的“人气”;还有死在房子中的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遗传和牵挂,都会在老房子里留下痕迹。生者和死者的故事变成传说,甚至变成神话,永远在那块土地上流传。这是老房子同样不可缺少的“灵气”。这些与建筑一起生灭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在时间的作用下,已经整合为一种相互依附的存在,共同形成一个虚实相生的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的,有物质的土地、水、砖瓦、木料、石头、家具、人和动植物等,有非物质的家庭和宗族组织、社区或族群关系、传统习俗、集体记忆、祖灵、鬼神等,它们共同成为相铺相成的历史现场与“文化场域”,但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如果没有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或文化遗产保护者的文字及影像记录,它们的存在与死亡不会在主流历史的书写上留下任何痕迹。
(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16年04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