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延安路高架的“九龙柱”传说
上海高架路有不下成百上千个支柱,几乎全都显露着水泥混凝土的本色,唯有南北和东西高架路相接处下一柱妆以龙纹,并且是银底金纹的龙纹。这就是延安路、成都路高架交汇点的龙柱。经过此地的不少出租车司机会对外地人讲魔都神秘的龙柱,虽然每个司机的版本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版本之一,陈书记请玉佛寺住持指点迷津:
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上任后不久,贯穿市中心的延安高架即将完工,但人民广场前的主梁柱,怎么打都打不进去。当时,北京工程队以德国最先进设备及工法施工,还是没进展。最后,陈良宇请来玉佛寺住持。住持告知,这里是上海龙穴的龙头所在,建议将梁柱包上九龙壁。果真,一钻探就成功。隔日,方丈却因不明原因过世,有人说是“泄露天机”。陈良宇亲往吊唁。
版本之二,市府与市政公司请龙华寺高僧做法:
传说当初此地地基久打不入,或因龙脉,或因恶鬼,于是市政府与市政公司邀来龙华寺高僧真禅法师做法。据称,法师耗尽心力,做法三日,法事刚完,打桩声起,7根柱子顺利扎入。而半年后,真禅圆寂,当时乌气笼罩,故以龙样掩之。
与很多都市传说一样,龙柱传说是否符合历史事实颇受争议。有人声称:“市政公司、市府都有存档,有案可查。家父有个曾做市府秘书的朋友,亲身经历过此事、亲口对我讲的”。认真的追踪调查发现,在此施工的南北高架工程“PM109号墩”在打桩中确实曾遇到麻烦,打了10个月的桩,却始终打不进去。“龙柱”所在的位置被发现是杜月笙公馆原址。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处的姜开城回忆,神秘龙柱的传说从1995年立柱建成后,就逐渐在坊间发酵,演化出多个版本,但在他们设计、建造的过程当中从未出现。
大上海、杜月笙、重点工程、龙华寺高僧或玉佛寺住持,这些因素使得该传说的知名度甚至远高于前文所列。维基百科“都市传说列表”的“中国大陆”标题下,就有以下字样:上海延安路高架桥上的龙柱,据当地人相传为解决打桩时遇到的神秘问题而作。这是中国大陆被列入的为数不多的都市传说之一。可能因为传播广泛、版本众多,还有人认为其是上海第一都市传说。
重大市政工程如此,而那些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豪华超市的前生后世,也离不开灵异传说。按照这些传说,上海恒隆广场这家卖最昂贵品牌的超级百货公司,建造之初塌了又造,造了又塌。被请来的风水先生“堪舆”此地,说造楼必须要造成香炉的样子,以供奉这里的一个神。恒隆广场酷似香炉的建筑外形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相似,传说徐家汇太平洋广场所在位置,曾经是个育婴堂;这里晚上老是听见有小孩子在哭。请来风水先生看过以后,说是不干净,破解之法就是天天在那里放着同一首歌——《宝贝对不起》。
一个拥有一大会议旧址、居民受教育程度名列前茅、对外开放程度遥遥领先、号称改革龙头的大都市,在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到处宣讲的新时代,竟然与此类鬼怪故事、风水传奇共存共荣,相安无事。如同高官烧香拜佛、迷信风水一样,二者之间甚至可能借助对方的法力成就辉煌。而在彼此互动中,更可能的是政府的、资本的力量占据上风。上海高架路建设是申城重振雄风,跻身世界一流都市的前曲,要由贯穿东西南北中的“田”字格局,完成上出天、下出地“申”字形的大格局,管它龙脉龙头龙爪,只要高规格请来高僧,就要把桩打下去。资本家从急剧扩张的消费欲望中吸金,鬼神拦路,只需风水大师勘察,就能轻易找到破解之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少的教堂庙宇,恰是两者力量彼此竞争却不至于你死我活的物证。
六、上海风气变迁的文化再生产
在都市传说这个依然是发展中的领域,所有研究理论形成的方向和可能依然有待开掘。承继此前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梳理上海都市传说的几个重要个案和类型,无意做理论概括和理论扩展。如果说“只有等资料收集齐备后,才能做阐释和意解的工作”切中肯綮的话,基于前文的整理和分类,此处暂尝试做些阐释和讨论。
百年来,对充满急剧变迁的上海来说,无论盛世还是乱世,都市传说都是一种文化再生产的形式,它试图描述和诉说的,主要是社会风气的演变。在传说的生产、传播、消费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对当下世道和风气的看法、可以预期的行为趋向得以再生产。对于这类风气的变迁,已有的近代化的、单向进步的阐释,与复杂多变的社会事实相去甚远。在上述都市传说中,传统的复归、风气的承继乃至退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西风美雨”的影响下,上海渐渐形成一种新都市文化的模式。都市传说似乎传达了海派文化模式的某种独特性:在资源有限、竞争激烈、充满风险和机遇的大都市,如何获取自身的利益和实惠、占据优势、光鲜体面地生活,成为上海主流群体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人们精打细算做假领子,在几乎无处不在的公共空间保持好扮相,把事业的成功、地位的进阶和发财致富作为人生要义。为此,精致打扮一身行头是必修课,打龙脉、劫财、贩毒也可做。在一个体制力量强大、经常有人把“钞票”挂在嘴边、有人坦然声明“我为财狂”、不少人觉得拜金无罪的城市,美丽神秘的传说遭遇的是绩效主义、物质主义对它的祛魅。
(本文原载于《民俗研究》2013年03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