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高荷红:《口述与书写: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作者:高荷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25 | 点击数:6145
 

   书名:《口述与书写: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作者:高荷红

 

  基本信息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丛书名: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

  开本: 16

  页 数:215

  装帧:平装

  ISBN: 9787566822321

 

  内容简介

       满族说部丛书已出版40本,逾千万字的文本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满族说部历经口语、文字、印刷术和电子媒介时代,其传承方式从以口述为主到以书写为主,讲述语言也从满语到满汉兼行再到以汉语为主。满族及其先世语言、文字的发明对满族说部传承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基于穆昆组织的家族内部传承使得其文本以各种方式留存。不同家族对传承人的训练方式、记忆诀窍略有不同,其文本因传承人后天的努力呈现不同的样貌。满族说部传承研究对在21世纪电子媒介强力冲击之下各民族口头传统传承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个案依据和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高荷红(1974—),女,汉族。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满族说部、口头诗学、东北少数民族史诗,在《民族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民族艺术》《满语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多重视野下的口述与书写

       第一节  信息传播历史

  第二节  口述与书写

  第三节  演述与文本

  小结

  第二章  满族、满语及满族说部

  第一节  民族文字的创制

  第二节  满族及其先世与汉族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满族说部的历史

  小结

  第三章  家族与满族说部的传承

  第一节  在家族的边界之内:基于穆昆组织的满族说部传承

  第二节  纳喇氏家族与满族说部

  第三节  富察氏家族与满族说部

  小结

  第四章  记忆·演述·书写

  第一节  从记忆到文本:满族说部的形成、发展和定型

  第二节  记忆·书写:满族说部的传承

  第三节  “演”而“述”的传承人

  小结

  第五章  21世纪的满族说部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以满族说部为例

  第二节  媒介传播与满族说部传承

  第三节  “书写型”传承人研究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满族说部传承人情况简介

  附录二  何钧佑与锡伯族民间长篇故事

  附录三  口述与书写:以杨久清的《亢三》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秦耕:《草根文化散论》
下一条: ·张瑞民等:《年画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创新机制研究》
   相关链接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讣闻 | 富育光同志逝世·第32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回顾
·[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高荷红]“嘴茬子”与“笔头子”:基于满族“民间故事家”傅英仁的建档研究
·[邵丽坤]助记方式在传承满族说部中的演变·[江帆]满族说部的类型化叙事
·[江帆]意义的呈现与阐释:“满族说部”研究断想·[隋丽]满族说部复仇主题的文化阐释
·[高荷红]满族说部·[高荷红]从记忆到文本:满族说部的形成、发展和定型
·[高荷红]在家族的边界之内:基于穆昆组织的满族说部传承·[穆希琳]文化社会学视角下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困境探析
·[高荷红]国家话语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高荷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国家级传承人
·[江帆]满族说部的类型化叙事·[高荷红]关于当代满族说部传承人的调查
·[高荷红]满族说部的文本化·[高荷红]满族说部历史上的传承圈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