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某些原因,主人公从养育自己的人或其他人身上得知自己的身世和亲生父母死亡的消息。一般,父亲被设定为是村长,在和其他村子的战斗中被杀害。有时候,双亲或单亲是阿伊努神。“朱轮”是这样进行说明的:主人公的妹妹突然出现,告知主人公关于父母的事情。父亲虽然是人类,但拥有着超出阿伊努神的容貌和勇气,和狼女神结为夫妻。父亲因过人的勇气和美貌,遭人嫉妒,日夜战斗,在酒席上喝下了毒酒,阿伊努神的母亲便带着父亲和妹妹去了天国。也有一些说明讲的是双亲并不是双亡,而是去做买卖然后没有回来。单亲是阿伊努神的话,可以说是异常诞生的神的孩子,但并不一定是这样的设定,也有双亲均是人类的设定。然而,父亲一般被设定为是村长,拥有着和出生在贫困的老爷爷老婆婆家里的日本的少年英雄不一样的出生。叙事诗的英雄是养尊处优的少年。因此,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叙事诗的主人公并不满足柳田的英雄传条件。
故事的展开也并不是颠覆型的。虽然也有消灭怪物的故事,但并没有得到宝物变富裕、或者是与被抓的美丽的姑娘结婚得到了高地位的展开。正如上面所说的,故事开端就保证了主人公是过着富裕的生活的。除此之外,村长的儿子、阿伊努神的儿子—主人公没有必要通过结婚来获得高地位。孤儿这种状况不过是为了隐藏“养尊处优”。
可以确认的是,日本的传统故事有两种形式。以神赐的孩子为主的“神赐孩子”型和以被疏远的孩子为主的“淘气、懒惰”型。这与主人公的人物造型有关。叙事诗是怎样的呢?如果说叙事诗的故事展开不是颠覆型的,那人物造型会是怎样的呢?最后,将对这一点进行探讨。
(二)反秩序的超人英雄像
阿伊努族的少年英雄是出奇危险的人物,无一例外。他们均拥有着超乎常人的身体能力和欠缺思考分辨能力的冲动的行动,是无视法的暴乱者。
我们来看一下织田Suteno的关于口述叙事诗的具体的描写:首先是主人公第一次出去狩猎的场面。他寻找着在空中飞翔的像鸟一样的猎物,看见鹿,便放射弓箭,命中后,便到鹿倒下的地方。以下是这之后的行动:
这只大雄鹿睁开了大眼睛,用白眼紧紧盯着我。我非常生气,这样盯着我看是在说我什么坏话吗?!我一边这么想,一边抓着它的两条腿摔在了地上、草上。
这是和常规行为不一样的行为。战斗场面中,冲动的行为更加明显。
年长的哥哥Kaniotopushi慰劳了我。于是,我自己做了些什么我自己也忘了。当我回过神的时候,我已经把Kaniotopushi--神的哥哥的头强压在地上。
该场景中,主人公因为毫无关系的一些事情对阿伊努神的哥哥大发怒火,阿伊努神的哥哥过来慰劳主人公,主人公却因为怒火失去理智,突然杀了他。之后,主人公因杀了哥哥的自己更加生气,一边发怒一边寻找抽打哥哥Oinayupi的雷神,最终连本人和该家人,都一并赶尽杀绝。
记得自己异常愤怒,斩杀了那恶人,像Citatapc一样,在地板上刻画,敲打地板,连着老人都一并斩杀了。
这样的冲动的行为是叙事诗主人公的特征。就算没有杀亲之仇、就算不是敌人,血冲脑后就会残杀他们。虽然也有复仇和消灭怪物的设定,但也有像上述一样,主人公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毫无理由地不断开始战斗的事例,加上了对无辜者进行不可饶恕的攻击。
通过主人公这样的行为,我们可知,叙事诗本身展现的是反伦理的世界观。就算杀害无辜者,主人公也不会因此受到惩罚。上述中,杀害哥哥的场景后,主人公非常生自己的气,一边发火一边暴走于阿伊努神居住的Rikun岛。最后,神的哥哥Oinayupi勒住发狂的主人公的双臂,让他看重生的哥哥Poiyaunpe的样子,最终才能冷静下来。
这一点,和阿伊努口头文学另一类型——以人类为主人公的散文故事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这一类型提示了由“劝善惩恶”“因果必报”道德原理支配的世界观。正义者必得回报,恶人必受恶报。这样的伦理观是规范阿伊努社会的伦理观。萱野茂表示,散文故事中的讲述者,在故事中加入了这世间的善恶以及对听者中的孩子的道德教育。
结果,叙事诗毁坏了散文故事中提示的伦理世界观。村长一旦和阿伊努神结为夫妻,为维护村子的秩序,比谁都要尊重伦理规范。散文故事讲的是拥有着正义之心、遵守规范的村长和妻子,得到了阿伊努神的救助,克服了贫穷,最终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然而叙事诗的人物则是,本该维持秩序的村长的儿子却是最违反伦理道德的人。叙事诗大概是以破坏秩序为目的的形式吧。
日本的传统英雄故事有两种形式,以神赐的孩子为主的“神赐孩子”型、和以被疏远的孩子为主的“淘气、懒惰”型。柳田的英雄条件——“颠覆”适合每个类型。从伦理的角度上来讲,能干的出色的人类消灭恶,提示了伦理的世界观。另一方面,懒惰者和乱暴者意外地消灭恶,出人头地,颠覆了伦理世界观。叙事诗的英雄都是养尊处优,不管本来是不是站在伦理的立场,最终都会有反伦理行为的人物。故事的展开中,与其说消灭恶,恢复秩序,不如说主人公不断重复超乎常人的战争才是重点。不带任何正当的理由,不断和其他敌人进行战斗。如果是散文故事的话,通过谈判解决纷争才是正确的做法。因此,可以说叙事诗本身是一种毁坏散文故事中提倡的世界的形式。散文故事承担着根据伦理观位置秩序的作用,叙事诗则颠覆这个作用。同一个主人公的故事,伦理型和反伦理型并存的情况,虽然日本传统故事也有,但阿伊努文学中,根据类型不一样,明确了该作用分化。
结尾
日本传统故事中的英雄传中,异常诞生是英雄的条件。然而,这种诞生条件会往正负方面发展。因此,英雄传有着神赐的孩子型和淘气、懒惰型。像“桃太郎”这样的《大成》的典型故事,贫穷的能干的老爷爷老婆婆被神赐予孩子,该孩子文武双全,长大后立志要消灭鬼怪,最终成就伟业。另一方面,异常诞生往负方面发展,被疏远逐出家门,依靠该力量成就伟业。全部都满足英雄传的颠覆条件。从伦理的侧面来看,前者为伦理型,后者为反伦理型。
这种伦理型和反伦理型可以作为同一个传统故事的不同版本进行分类。另一方面,阿伊努的英雄传中,也对应了散文故事和叙事诗的分类。提倡伦理的故事和描述反伦理世界的故事,也能分类成不一样的类型。叙事诗的英雄的出生条件是,主人公是村长的儿子、阿伊努神的儿子,也就是养尊处优。在阿伊努的社会伦理观中,这样的人物需要依据伦理道德规范来控制行为。然而,叙事诗的主人公与此相反。道德高尚的英雄不会在叙事诗中登场。阿伊努的英雄传并不是“社会的弱者变成强者”意义上的“颠覆”,而是伦理观本身的“颠覆”。
(本文原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06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