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永平 樊文]民族民间屠龙文本与禳灾隐喻
  作者:李永平 樊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21 | 点击数:11441
 

  笔者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虎牙藏族乡田野调查整理到《涮涮水的故事》也属于这一类型[28]: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恶龙躲进了龙口的洞内,经常兴妖作怪,使人们不得安宁,无法正常生产、生活;继而当地一些小家禽家畜不翼而飞,常常被吸食;渐渐地一些大型畜生如牛羊之类也经常失踪了。后来有人发现在大龙口飞瀑下有未消化被吐出的大牲畜的头颅和四肢骨头等。在一年的冬天借恶龙休眠的季节,聚齐了全寨的男士,带着全副刀枪火杆,在大龙口处堵截了三天三夜,但都无济于事。只不过至今龙口处还留下一道十分清晰的墙的痕迹。人们对于涮涮水的恶龙降不住,祭不受,堵不死,只好逃走,因此人烟逐步稀少,几乎断了人迹。

  有一年,一名红衣喇嘛师徒二人朝圣雪宝顶途径虎牙,说是佛法无边,能斩妖除魔。当地人就把红衣喇嘛师徒挽留下来,请他们斩妖除魔。经堂设在喇嘛寺的寺庙内(今尚有遗址),整整念了九天九夜的降魔经,然后准备了三天的干粮,带上降魔法器。因怕伤害百姓,只有师徒二人到涮涮水去斩妖除魔。

  到了涮涮水龙口飞瀑下,红衣喇嘛使尽了法术,都不能把恶龙引出洞口,只好带上实用的法器进洞除妖,还有一些除魔兵器和法器都留在洞外叫徒弟看守,急用时由徒弟往洞里送一下。红衣喇嘛进洞不久,洞内便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是红衣喇嘛在洞内诅咒使法念经的声音,一会儿便听见似虎啸非虎啸,一会泉水又喷起老远。又隔了一会儿,便听见洞内一声巨响,泉水一下子变成了红水(血水),这时洞口一下子伸出一只有水桶那样粗的手杆,手杆上的汗毛有尺多长,手指有碗口粗。这是红衣喇嘛伸出的一只手,来要徒弟递送降魔兵器斩妖剑。徒弟从未见过师傅收妖,更不相信师傅的手有那样粗。他以为是恶龙飞出了洞口,一时忘了给师傅递送斩妖剑,吓得屁滚尿流逃出了涮涮水沟外。这时寨上的男士都在沟口翘首等待除魔佳音,等了半天,一见红衣喇嘛徒弟一人跑出,面无血色、没精打采的样子,知道情况不妙,便七嘴八舌追问除妖情况。徒弟因惊吓刺激一时缓不过气来,歇了半天才把所经过情形略述了一遍。人们都说徒弟没良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既不递兵器又不想法救师傅,你还有啥脸面见我们。于是沟口的人们就一齐奔进沟里到大龙口去救红衣喇嘛。但沟口到大龙口五六里远,当人们奔跑到大龙口时,只有股股血水从洞内流出,其他一切都归于平静。寨上的人们在那里守了三天三夜都不肯离去。有主事的提议,还是回去另请喇嘛给红衣喇嘛念经超度吧。于是大家才悻悻地离开。

  后来人们便在喇嘛寺内为超度红衣喇嘛亡灵念了七七四十九天经,并把他去斩妖除魔那天即冬月初八作为祭奠他的日子。每年的冬月初八寨上人们都不约而同到喇嘛寺作祭奠活动,故有“冬月初八祭红衣喇嘛”的习俗。原来涮涮水大龙口恶龙与红衣喇嘛同归于尽了。

  类型三,为完成考验屠龙。人类与异己怪物长期“战争”的历史,让屠龙转化为成人仪式中阈限(考验)阶段的隐喻,屠龙成为英雄的标志性动作。英雄外出游历或冒险,恶龙是路途中的拦路虎,英雄必须杀龙才能完成冒险。为完成考验而屠龙的故事中,龙的结局均为死亡。屠龙者结局相似:屠龙者在救出公主、找到仙女、拯救了王城或村庄之后,成为当地的英雄或国王,与公主、仙女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44则多民族屠龙型故事中,14个嵌套在成人仪式为母题的考验故事中。这14个屠龙型故事分布在5个民族中,这5个是新疆的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

  为历练自己而冒险的途中,科里契卡拉遭遇龙的阻碍:在一座城中遇见巨大的恶龙,恶龙四处追吃人畜。轮到国王献出公主,科里契卡拉杀死恶龙,救出公主。[29]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兄弟仨》中,穷铁匠的三个儿子外出游历,老二在夜半发现了要吃人畜的巨龙,于是用剑将巨龙杀死[30]。

  塔吉克族民间故事《大力士》中,双目失明的巴依老人欲培养儿子外出做生意,途中孩子救下一具将被烧掉的尸体,尸体化作大力士跟随孩子远征,途中遇见恶龙,大力士砍杀恶龙。[31]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为人民而生的勇士》中,德里达西为了找回敌人掳走的母亲和父亲的财产,踏上冒险复仇之路。途中遇见毒龙吃雏鹏,德里达西用钢刀将毒龙杀死救出雏鹏。作为回报,德里达西在复仇路上获得了雏鹏母亲——大鹏的帮助。[32]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达尼格尔神游地府》中,达尼格尔的父汗被残暴的首领杀害,达尼格尔为了给父亲报仇杀巨龙,拿到了报仇的工具。[33]

  综上,三种类型的屠龙故事中,龙的恶行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第一,龙主动向人类索要献祭,献祭的种类主要为女孩、农民、牲畜、普通食物。若人类不满足龙的要求,龙则会酿成灾祸。第二,龙被国王等当权者驱使,作为看守或者凶手攻击人类。第三,龙污染水源,致使人民无法生存。第四,过渡礼仪中,龙阻隔英雄的旅程,为完成考验,英雄斩杀巨龙。

二、屠龙文本的禳灾文化传统

  在世界最古老的屠龙神话《吉尔伽美什》中,三位英雄的屠龙都发生在洪水肆虐、灾难降临、秩序混乱的危机时刻。英雄果断屠杀酿灾的恶龙,消除灾殃、自然秩序才得以恢复,屠龙英雄获得高度礼赞。[34]

  仔细阅读各民族的屠龙文本,我们发现杀死或镇压引致灾难的怪物龙的过程中,依然保存着信仰时代禳解活动使用的法物、法术等巫术技艺:像雕刻的桃版、桃人,玉八卦牌、玉兽牌,刀剑,门神等,厌胜仪式上唱诵的祷祝、咒语等(表二)。

  白族《雕龙记》中,屠龙者使用万年古松雕琢的木龙,加上被施以称为咒语的“木经”,木龙便具备了神性从而能够制服恶龙。在一些民族的信仰中,因为葫芦是祖先出生的地方从而具有神性。根据巫术的相似律,芦笙是葫芦制作的,因此芦笙也具有神性,可以通达神灵。吹奏芦笙产生的声音也具有避邪驱魔的能力[35]。侗族和瑶族故事中,都使用吹芦笙的方法来赶走和屠杀恶龙。在自然物方面,土家族《巴列降龙》、哈尼族《德摩诗瑟杀龙》两则故事都提到,为纪念屠龙者,每年端午节在门前挂菖蒲,利用植物避邪的作用来消灾禳灾。

  根据巫术的接触律,当神性动物或神的某一部分脱离时,脱离的物件同时会转移神性动物或者神的巫术力量,从而变得具有巫术功能[36]。布依族《七女洞》中,仙女将饰品金簪从头发上取下,于是金簪便具有了神力,帮助屠龙者将龙制服。蒙古族《驯龙记》中,公羊角具有巫术力量,用公羊角做得勺子也具有屠龙的能力。

  部分民族的先民对新鲜事物大多抱有敬畏之心,一些民族并认为铁器可以禁制鬼怪和危险精灵[37]。从屠龙武器(表二)可以看出,屠龙文本中超过半数民族都使用了铁器或者是铁制品来对付恶龙。如《凤凰山和鬼龙潭》中使用铁爪来抓龙。哈萨克族等草原民族用铁制或者钢制的宝刀宝剑屠龙。实际上,某些民族也有对铁器的禁忌。如白族故事《雕龙记》中,坊间遵循不在河边使用铁器的禁忌,因为使用铁器会招来恶龙,杨木匠的儿子因为误用了铁器盛水喝,因此被恶龙杀死。[38]除上述武器之外,凡是故事中出现的经过九九八十一天锻造的宝刀、宝剑、钢刀,以及法术、草本植物都被先民认为赋予了神性力量从而能够作为屠龙法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梁青]当代日本民间叙事研究的走向
下一条: ·[扈耕田]中国国花溯源
   相关链接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商梦圆]陕西白水仓颉传说与仓颉信仰的日常表现形式
·[毛岸茜]屠龙的哪吒·[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段微]中式恐怖游戏中的民间叙述模式解析
·[程萌]网络游戏中民间叙事的传统化实践与文化认同·[程浩芯]民间信仰研究的文本进路
·[陈薇]“屋漏”型故事的结构表达及叙事意义·[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
·[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