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之帆]轿子的形成、演变与跨地域传播
  作者:张之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14 | 点击数:10570
 

  模仿唐代车舆制度的还有朝鲜,由于其政权的不断持续,所以一直到19世纪末,朝鲜还保留了一种有轮辇——“轺轩”。那是一种呈开放式的椅子式的轿子,有一条主杆作杠杆,下有独轮。轿子传入朝鲜半岛的具体时间已难考证,就唐朝与朝鲜半岛三国(高丽、百济、新罗)的紧密关系来看,步辇与肩舆应该是在这一时期进入的。由于此后朝鲜半岛一直保留了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生活习惯,所以当中国变席地而坐为高桌高椅,并进而演变出有椅轿子的时候,他们则继续保持了唐王朝时期的形式,并形成一种与中国有座椅轿子非常不同的平座轿子类型。由于在轿子内仍采用传统坐姿,这就使得轿子可以不用像有座椅的轿子那么大,在空间上也就没必要像中国轿子那样向轿子抬杠之下发展。所以与中国相比较,朝鲜轿子在外观上只有中国轿子的上半部,没有下半部。

  古代朝鲜的轿子主要由贵族和官员乘坐,也与中国一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如辇,只限于国王、王妃和世子乘坐,前面和左右有垂帘,轿底下伸出两根长棍。翟轿,类似辇,但级别较低,限公主、翁主乘坐。驾轿,由两匹马驮运的轿子。平轿,一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乘坐。四人轿,由前后各两人肩扛,平时只限判书等官员乘坐,平民婚礼也可使用。蓝舆,无帷无盖,由正三品官承旨与各官府参议以上的官员乘坐。步轿,供贵族妇女乘坐。虽然轿子乘坐有严格的等级规定,通常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不过由于朝鲜轿子实在太过于窄小,因而对作为朝鲜官员特权“享用”的轿子,中国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清人吴钟史在《游高丽王城记》中就曾记载了他在朝鲜坐轿子的感受:“陆行则轿底截去,不能容足,轿杠紧曳,不能息肩,如入樊笼,无可舒展。江流浅窄,山路崎岖,履下登高,危险万状。”难受之状,溢于言表。

  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也有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生活习惯。虽然日本在唐代就向中国派遣了大批遣唐使,但却没有迹象表明当时就从中国引进了步辇和肩舆。由于上古日本没有像中国先秦时期那样的车马文化,所以对由车驾发展而来的辇与步辇,接受起来就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与中国的联系趋于断绝,而与朝鲜半岛的联系却比较活跃,所以日本流行的传统轿子,可能同时受到了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影响。不过虽然日本人与朝鲜人在坐姿上是相同的,但是两国人民在抬负重物时的方式却并不相同。朝鲜的习惯是用背背,而不用肩挑;日本则与中国比较接近,既用肩挑也用背背。这种不同决定了两国在轿子上的差别。朝鲜的轿子由于重心太高,所以他们在抬杠上加绳,肩负手持,以使轿子重心降低。而在日本,则是直接用肩来抬杠,因此必须想法把重心降低,其方法是把整个轿子完全放在轿子的抬杠之下,如同两人抬物一样,因而正好与朝鲜相反。但这样又使抬杠之人只能是两位,所以日本的轿子比朝鲜的轿子还要小,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两人在抬一个箱子,因而与中国轿子的差别就更大了。

  传统日本轿子,以驾笼为主。驾笼之名来源于竹编的筐,其中高级的驾笼叫乘物,下面有宽广美丽的房型物,有门可出入,通常只限于将军、大名、高级武士使用。此轿一般由四人抬,轿夫叫陆尺。相比之下,一般的驾笼,就是个大筐,内有凉席、榻榻米等物,有权门(武士坐)、宝仙寺(上等町人)、町、四手、宿驾笼等之分。此外,日本还有一种被称为“椅子”的轿子,非常类似于中国的滑竿。这说明江户时代以来,日本也有认同中国椅坐习惯的人。

  总之,轿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最早由马车演变而来,历经汉魏而于宋代大体定型,至明清时期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传播与推广。与此同时,轿子又东传朝鲜、日本等国,并与当地特定社会环境相结合,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轿子形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风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其中既有自下而上的推动力,也有自上而下的限制性规范,还有不同政治权威对风俗演变方向的巨大调节作用。也正是因为此,才有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风俗传统。

(本文原载于《民俗研究》2013年03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夏循祥]民俗遗产化的价值观冲突
下一条: ·[王庆]嚼杨枝:历史上的洁齿习俗
   相关链接
·[左玉河]拓展“自上而下看历史”的新视角·“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