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之帆]轿子的形成、演变与跨地域传播
  作者:张之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14 | 点击数:10573
 

摘要:作为传统时期的一种重要代步工具,轿子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与跨地域传播的过程。这其中,既有自下而上的推动力,也有自上而下的限制性规范,还有不同政治权威的调节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风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轿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演变

作者简介:张之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500)。


  轿子是我国传统时期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对轿子有着广泛运用,尤其是在传统婚礼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不过,轿子并非中国所独有,实际上在周边一些国家,如朝鲜、日本等,也同样有轿子存在,只是在形制上与中国的轿子有所不同,如中国的轿子是有座椅的,其他两国则没有。而同样是没有座椅,朝鲜与日本的轿子亦有较大差别:朝鲜的轿子有上无下,整个轿子全都位于轿杆之上;日本的轿子则是有下无上,整个轿子全部位于轿杆之下。那么轿子有何演变而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与跨地域传播过程,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呢?下文将就这几个问题略作分析。

一、轿子的产生:“俗人所欲也”

  古代中国,是一个车马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度。据记载早在夏王启的时代,就在甘之战中使用了战车。春秋战国时代,战车更是得到大规模普及,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说。而轿子的产生则与马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轿子其实就是马车的一种演变。先秦时代,马车虽然已经非常普及与发达,但当时专供马车驰骋的道路却很少,因而使用起来并不十分方便。于是因应社会所需,轿子产生了。也就是说,正是现实的需要促进了轿子的产生,就像汉刘熙在《释名·释言语》中所说的那样:“俗,欲也,俗人所欲也”。

  但轿子最早并不叫轿子,而叫做辇和肩舆。《说文》曰:“辇,挽车也。”《周礼·乡师》“与其輂辇”,注曰“辇,人挽行”。也就是说,辇就是用人力拉的车,而其就是轿子的最初原型。只是到秦汉时期,辇已被特指帝王和皇后所乘的人力车。这时候的辇,特别是人拉的辇,还保留了马车的基本形态,而人抬的辇则去掉了轮子。由于“辇”字被皇家所专用,于是其他人所乘的辇便用“肩舆”之称来代替。舆也是一个古字,从车,舁声,本为车厢之意。《说文》曰:“车,舆也”,指车中受物之处。所谓肩舆,就是由人抬着的马车车厢。这一点通过出土文物可得证明。1973年3月6日,在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陪葬坑,就出土了三乘肩舆。这种肩舆其实就是把马车的轮子去掉,形成用人来抬的“人肩上的车”,而其形状完全就是当时马车的样子。对此,杜佑曾说:“古谓人牵为辇,……秦始皇乃去其轮而舆之”。

  不过轿子虽然产生于“俗人所欲也”,但在其产生初期,却可能主要是运用于山路交通,此后才被用于平地或宫廷内代步。如《史记·河渠书》引《夏书》说:“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陆行载车,水行载舟,上行即桥。”桥即轿,就是说走山路时用轿子做交通工具。而轿子普遍用于平地代步,约始于东晋时期。当时政权南移,由于南方多雨、道路泥泞,不适合马车行走,而南方多竹,便于轿子制作,于是轿子遂作为平地代步工具而逐步流行起来。

  虽然先秦时代的马车文化和风俗在今天已经消失,但马车文化和风俗所衍生出来的轿子却一直流传到近代,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轿子习俗。这一风俗的最初形成,与上层统治阶层的推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很快与当时严密的社会等级制相结合,使得辇变为皇家专用物,而其他人使用的“辇”则改称为“肩舆”。这种从马车到辇和肩舆风俗的形成,与统治阶层的推动有极大关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风俗的重视。如西汉贾山《至言》曰:“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同时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序中也说:“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

二、轿子的成型:“上之所化”

  从考古资料看,辇和肩舆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较为普遍的使用了。但对辇与肩舆使用的有关礼仪规定,秦以后才逐步出现,而更完善的礼仪规定则要到唐宋时期。车马是先秦礼仪规制的重要表现之一。如《周礼·春官·巾车》就规定:“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钓,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正因为此,从车马文化中发展演变而来的轿子,也被统治者纳入礼仪规范之内。而在官方带动下,轿子又被民间所普遍仿效与应用,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风潮。

  在北宋时期轿子最终定型以前,除了辇这一种皇家御用的轿子以外,轿子不管是在名称还是形制上都是多种多样的。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分别有“八扛舆”、“篮舆”、“版舆”等类别。其中八扛舆就是由八个轿夫所抬的轿子,由于轿身很大,可同时乘坐二人。不过这种舆一般只有皇亲王公才能乘坐,因而是一种高等肩舆。所以在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班姬辞辇图》中,由于乘者为汉代帝王,所以所画之辇即为“八扛舆”。相比之下,民间的轿子则简陋许多,最简单的就是版舆,也就是在两根木杠的中间,固定一块方形的木板,乘坐者盘腿或是曲膝正坐于木板之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夏循祥]民俗遗产化的价值观冲突
下一条: ·[王庆]嚼杨枝:历史上的洁齿习俗
   相关链接
·[左玉河]拓展“自上而下看历史”的新视角·“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